新媒体背景下辽宁地域戏曲创新动画研究
时间:2023-08-16 03:30:43
刘佳慧
(沈阳工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新媒体、融媒体逐步取代了传统媒体,占据着公众视野,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的多样性,为传播和接收信息提供了更多选择。媒体融合使信息时代不断发展,传播内容也更加多才多艺,传播方式也独具特色。为了紧跟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改变地域戏曲原有单一的传播途径,使地域戏曲“活”化、潮流化、时代化、重新走进大众视野成为创新地域戏曲的重要环节。
一、辽宁省地域戏曲“活”化的动画教育宣传片所体现的内涵
(一)戏曲的文化生态环境
“文化生态系统”是一个三位一体的复合系统。这个系统由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组织、经济生态环境等元素共同组成,是一条环环相扣的生态体系链,也是地域戏曲产生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文化生态环境。
自然生态环境是地域戏曲的第一物质要素。自然环境是指被人类改造、被人类利用、为人类提供活动场所与文化生活物质的自然系统。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必要条件。每个地域戏曲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其特定的地域环境密不可分,不同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会制约或促进地域戏曲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加大对自然生态环境元素的保护力度,保护文化原生土壤,整理与规划文化原始基因生态元素,是保护地域戏曲生命之源的重要措施。
民族性是社会生态组织、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的最大特征。每一种文化都与当时的社会形态相适应,并受制于社会物质文化的发展。文化发展的连续性与历史的继承性等均受制于社会物质生产及社会物质发展的连续性与历史继承性。从这个角度看,文化生态泛指人们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环境与状况。有关部门在对地域戏曲实施保护的过程中,应在最大限度内保护地域戏曲。
(二)戏曲动画教育宣传片的多维创新与新体验
动画教育宣传片是动画片的一种,也是美学的一种表达方式。传统中国动画从创作开始一直坚持“寓教与乐”,坚持保持自身的教育意义,它是教育性、娱乐性、思想性的完美结合,其内涵体现着教育的意义。
动画一般以一种夸张、娱乐的辅助的教育形式出现在观众面前,具有积极健康的教育意义。动画可以高度还原地域戏曲的背景、发展过程并传达难以言传的意义、情感和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带领观众走进传统文化的最深处,观察该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
将动画教育宣传片应用于传播地域戏曲,既是动画教育宣传片发展的新领域,也是地域戏曲传播方式的新突破。以动画的多维度形式,进行新的创新发展,实现非物质文化重新走进新媒体时代的初步体验。
二、戏曲元素在戏曲动画设计与制作中的应用
戏曲中的脸谱元素是戏曲独有的造型化妆艺术文化,一直受到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和人民意识的影响、熏陶。中国戏曲中的脸谱通过夸张的图案、独特的造型和醒目的配色,展示出角色的善恶、美丑、奸忠等性格特征。
中国动画发展初期便融合了中国戏曲的脸谱元素。由于动画独特的人物塑造能力和出色的画面呈现水平,使得戏曲人物形象夸张但不违和,戏曲与动画相辅相成,使得优秀的戏曲脸谱动画作品深入人心。
(一)脸谱元素
人物脸谱是戏曲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不仅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而且能够通过不同的脸谱造型表现不同戏曲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一种直观艺术。我国的戏曲将人物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其中生分为小生、老生及武生等;旦分为武旦、花旦及老旦等。戏曲脸谱的造型艺术为观众带来直观的视觉效果,勾勒脸谱的线条在此时尤为重要。为凸显人物形象,戏曲动画中,大部分作品会选择将人物的脸部勾勒得更大,以圆润为主要造型特点描绘面部图案,改变现实戏曲脸谱中原本的形式和性质,重新创造出新的形象,使戏剧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我国早期国产动画多以二维动画的形式展现要表达的内容。二维动画中,戏曲脸谱中的色彩和图案通过平涂的手法呈现。例如,20 世纪60 年代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影版《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动画人设形象创作就吸收了传统戏曲的脸谱、民间皮影艺术、民间版画和年画等诸多艺术元素,创造出一个“桃心红脸、绿眉黄眼、长腿蜂腰、细胳膊大手”的孙悟空形象。线条主要借鉴了民间绘画和木刻,风格简练的同时也充分保持与人物形象装饰性相吻合,整体造型元素搭配不失美感;色彩方面,以红、黄、绿这种浓重鲜明的颜色作为主体成分,将孙悟空机灵、勇敢、纯真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新时代动画技术发展中,动画主流也由传统的二维动画转变成三维动画。2015 年上映的三维动画《大圣归来》,孙悟空的面部形象由平面过渡到三维立体风格。影片中的孙悟空回归到“普通人”的设定,没有法力的孙悟空造型风格改为简约写实的猿猴形象。脸型由“桃心红脸”变得细长、下颚也较为突出,同时写实地体现了猿猴上肢长、下肢短的特点。但在该片中开头与结尾处的孙悟空恢复了神力,因此在人物设计中,也充分体现出“猴的特征、神的威力、人的感情”等特点,在眼鼻部使用十字门这一京剧常用脸谱造型,这种脸上的红色十字线代表着忠义与真诚,加长下肢,恢复了“长胳膊长腿”的设计,给人饱满真实的感觉。
2019 年上映的动画《白蛇:缘起》的角色设计同样参考了戏曲中的脸谱。女主角小白的眼部妆容借鉴了传统戏剧中“闺门旦”的化妆技法。整体妆面简约素雅,双眼和鼻翼周围晕染腮红,眉眼之间大面积晕染桃色眼影,完美展现出女主角的端庄大气。
(二)服饰元素
戏剧服饰元素是塑造角色外部形象的艺术手段,可以展现角色的身份、年龄、职业等信息,是塑造角色外部形象的艺术手段之一。作为戏剧中审美客体最直观的外在形式,服装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强化自身在综合戏剧因素中的主动性,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戏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个性的表达。
除人物脸谱外,服饰造型是中国戏曲中人物造型的另一主要构成元素,其中戏衣、戏鞋和水袖等,这些都是设计动画人物形象时必须参考的要素。服饰造型不仅可以表现人物性格,还可以通过应用不同的服装体现出人物的心情状态。例如,《人面桃花》的第一版人物设计中,人物线条感不强且脸谱形象不突出,所以第二版设计中增添了线条与更多细节,多次修改面部妆容后,使最终版脸谱设计非常符合人物特点,以妆容表现男女主人公的年纪和性格特点等。头饰设计中也逐步加入宝石、绢帕等元素,服饰由单一纯色变化为对比性更强、更能突出年轻者的红衬白,通过服装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外貌等特点。
(三)戏曲动作元素
戏曲舞台动作具有虚拟性与夸张性。首先,舞台上的戏曲表演时空跨度较大,观众以人物的动作、行为确认时间和空间。比如用手持马鞭加舞蹈动作可以表现骑马驰骋的意境,一般也用来表示人物骑马的心情,或用来显示人物身份、性格和行动目的等。戏曲舞台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要求舞台演员的动作必须具有夸张性,为了更有效直接地传递动作信息,起到感染观众的效果,戏曲动作往往需要对生活化动作进行夸张的艺术加工。
与其他表现艺术相比,戏曲文化的程式化动作节奏感更强,通过设计不同角色的动作能够在保证观众美感体验的基础上展现人物内心情绪,推动
提醒您:因为《新媒体背景下辽宁地域戏曲创新动画研究》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新媒体背景下辽宁地域戏曲创新动画研究》在线阅读地址:新媒体背景下辽宁地域戏曲创新动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