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想之歌(30)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理想的伤痕

1976年的中国,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这年元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7月6日,朱德元帅与世长辞;7月28日,河北唐山大地震,百万人口的唐山市瞬间夷为平地。整个京畿地区为之动摇。9月9日零时10分,毛泽东主席撒手人寰。一个伟人的时代结束了。

1976年10月6日,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采取措施,逮捕了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结束了历时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随即各地举行盛大的集会游行,庆祝粉碎“四人帮”的历史性胜利。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

此时,远在延安的高红十也听到了从各处传来的锣鼓声。她知道,那个曾经给她带来荣耀的时代,已经在这锣鼓声中画上了句号。

高红十:失落,肯定很失落。觉得对你的所有的付出是否定的。人们会觉得你们是跟错了路线。所以你们就不值得肯定了,包括你大学毕业的选择。

“文革”结束后的高红十没有立即离开农村,她担任了生产队妇女队长兼会计。负责给生产队里的社员算工分。1979年,国家给“文革”时期自愿下乡当农民的工农兵大学生落实政策,为他们重新分配工作。高红十最后选择离开了她劳作四年的农村。那一年她已经27岁。

高红十:当时陕西高教局给凡是大学毕业当农民的重新分配了一次,就算落实政策了。不知是延安还是整个陕西省还有11 个,还有清华的,可能还有兰州铁路学院的,都是自愿选择当农民来的。

陕西高教局按这些人的专业给他们选择了各自对口的单位。毕业于北大中文系毕业的高红十,最后分配到了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室。到了那里,高红十才明白,编辑和创作完全是两码事。她希望自己能做与创作更接近的事。

1982年,借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招聘编辑评论的机会,高红十回到了北京。1985年,高红十由陕西人民出版社调回北京,成为北京《中国法制报》社(现为《法制日报》)的一名记者。

高红十:回北京是1985 年。1975年毕业到1985 年十年。就在外头转悠了十年。后来我不这么转悠,1985 年之前已经在《法制日报》借调了一年,就这么待了一下,完了就待在那儿。

1985年高红十已经33岁。此时她又面临一个新的尴尬,工农兵大学生的本科学历不被人们所承认。这成为她在评职称和晋级时的软肋。与当时许多工农兵大学生一样,已经过了读书年龄的高红十重新开始上学。经过一番努力,第二年她成功考入北大首届作家班。

高红十:我觉得作家班我还要上。1986年我都35 岁了,那我还要上。而且我是不脱产的上。因为单位给的前提是给你出学费,不许脱产。北大在鲁迅文学院那儿,当时我们报社好像在五棵松。反正就这么来回跑啊。

1986年6月,经过作家班三年的学习后,高红十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和文学学士的学位,并获得庄重文文学奖金。毕业后到农村的选择,使高红十此后的人生走得比其他同学更为坎坷。但性格倔强的她却不认为自己工农兵的学历比其他人更差。凡事坚持尽力而为,这就是她做事的风格。2006年11月,高红十退休,稳定的生活持续了21年,今天的她仍然孑身一人。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