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四节 阿尔寨,草原上的西夏印记(2)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当地流传着成吉思汗率军在阿尔寨筹谋攻灭西夏,并在此疗伤的历史传说。传说,当年成吉思汗进攻西夏时,率军屯驻在此,每日携带众多的猎狗在草原上围猎。一日,狩猎的人们人困马乏,猎狗焦渴,草原上既无清泉也无井水,成吉思汗急命兵器巨匠尧勒达日玛,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水源地,钻出108眼水井,解了燃眉之急。查阅史料获知,这便是《蒙古秘史》中两次提到的“翁浑―――答兰―――忽都黑”。成吉思汗出征西夏在这一带驻军几万(战马更众),如果没有众多水井是不能解决军卒和战马饮水问题的。

巴图所长给我介绍说,据一些蒙古族学者和他的考察,阿尔寨石窟东南侧的10号石窟,就是成吉思汗养伤时的住所。在这个石窟门口,我看到竖有代表成吉思汗战无不胜的威猛神勇的苏勒德神矛,门西侧壁上却有一座西夏风格的佛塔浮雕,门前的石崖边上,凿有两道竖壕,据说是为方便成吉思汗养伤时坐着射箭所凿的,前方一里以外据说有树立成吉思汗箭靶处。站在石窟前极目远眺,数十里外的山峰、草原尽收眼底。 走进石窟第28号窟中,有一幅壁画价值非凡。这幅壁画现被专家确认为“成吉思汗安葬图”。 这幅壁画为梯形结构,最上面两层绘有山川、河流、原野,并在突出位置绘有两军对垒、激烈作战的场景,应是表现成吉思汗征西夏作战的场面。第三层左侧绘有若干匹白马,一匹褐红色马,及若干峰骆驼,应是表现成吉思汗在阿尔巴斯猎野马时,所乘“红沙马为野马所惊,成吉思汗坠马跌伤”。 右侧绘有两座白色蒙古包,尖顶高耸,其左侧有一间寺庙,一间宫殿,宫中绘一妇人,似在垂首痛哭。应是表现成吉思汗逝世,随行的也遂夫人悲痛不已。 壁画中部,绘有三人立于一木棺之后。左侧男子着盛装,束袖袍服,头戴盔型圆帽,在其右侧站立的似为两位僧人,应为随同成吉思汗征西夏的拖雷王子及为成吉思汗祈祷的僧人。木棺头粗尾细,由一根圆木中间剖开而成,棺木年轮较清晰,木棺中间有三道箍。三人身后,绘有方形墓圹,其中伏着一具尸体,有四只白鹤用嘴将尸体衔起。墓圹右侧则有一位僧人跪着,为逝者念经超度。剖木为棺,是当时蒙古人的安葬之礼。

在阿尔寨石窟西边约80公里处,方圆10公里左右的地方,还分布有若干处与成吉思汗安葬有关的地点,其中有一处依山傍水的草原,当地人叫“包特根西力”,汉语意为驼羔梁,当地学者大多说这里就是蒙古史书中所载成吉思汗安葬时杀骆驼羔之处。当地的牧民巴特尔告诉我,“文革”前,这里曾经有一块巨大的圆石,中间凿有一孔,可栽木桩,牧民中间流传的一个说法是,这个圆孔的用途是,杀驼羔时防止母骆驼发怒伤人而拴母骆驼用的。可惜,这块石头在“文革”中被炸碎。巴特尔还特意带我走到离驼羔梁东北约10公里处的地方,说这个叫“包拉陶勒亥”的地方,汉语的意思是小山丘。在这里的牧民中,有这样的说法:相传成吉思汗西征西夏,途经此地时曾驻马高坡,满怀希望能征服西夏,就在成吉思汗幻想着征服西夏时,手中的镂金银马鞭不觉坠地。侍从欲去捡起,成吉思汗挥手制止,沉思良久,说:“此地甚美,可为吾百年之后安葬之地。”

百眼井有着许多没解开的谜: 一,当地蒙古族牧民称百眼井为“敖楞脑海音其日嘎”,翻译成汉语的意思为“众狗之井”,这是何意?这些井是一群狗刨挖出来的呢?还是为一大群狗喝水之用呢? 二,在一望无际的高平原上,80多眼井星罗棋布,深者几十米,浅者十余米,井壁光滑,并没有斧砍刀劈的痕迹,也无下井的蹬阶,它们是怎么修成的?三,百眼井周围地区,当时为水草丰美之地,有数条河流潺?蜿转,流入黄河。如为放牧所需,绝无在狭小范围内开凿如此众多深井的必要。当地又无农业耕作的灌溉的需要。如群星而聚的百眼井,是为什么凿建的呢? 答案只能从成吉思汗第六次南征西夏时,在鄂尔多斯地区的活动中去找。 当地牧民藤格巴给我介绍说,这些井已有数百年历史。随着岁月沧桑,有些井枯竭了,目前有80多眼还有或多或少的水。但由于生态恶化,水位下降,多数已无水可取了。传说,当年成吉思汗南征西夏,在这一地区驻屯大军。一日,成吉思汗带着108只猎狗,在草原上围猎黄羊、狍子、狐狸。正是秋高气爽,晴空万里,人困马乏,猎狗焦渴。但是,在茫茫草原上既无清泉,也无水井,成吉思汗心急如火,命令兵器巨匠尧勒达日玛,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水源地,钻出108眼井,解了燃眉之急。从此,百眼井得名“敖楞脑海音其日嘎”。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