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节 无定河边,党项人消失的背影(2)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党项羌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羌族中的一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它的发展壮大一直对中原汉族王权西部边疆构成威胁。历史的车轮碾到唐朝时,王朝的执政者对已经在几百年间给历代汉族政权一直构成威胁的羌族政权开始了新的政策,不再像以前那样采取单一的军事镇压,而是抓住强大起来的吐蕃人从青藏高原上逐步驱逐党项人的有利时机,利用党项人向其求援的契机,对党项人开始了长达百年的大规模政策移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少数民族整体迁徙,而且以近百年的时间来完成。百年的时间里,从一些地名串联起来,可以看见他们迁徙的线路:甘肃的玛曲、郎木寺、宕昌、四川的松潘、茂县一带,甘肃的武都、天水、甘谷、庆阳,陕西米脂、横山一带。

唐朝为什么要将这些归附的异族安置在这里?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这里是唐朝疆域北部地区。半干旱的自然条件无法提供给让他们强大起来的马场,也提供不了农耕社会空间里充足的农业物产。唐王朝对这些随时都能起兵造反的异族势力无法完全放心,不能安置在王朝的内部地区,将这些人安置在这里,可形成北方少数民族进攻中原王朝的缓冲地带。就这样,无定河流域一带就扮演起了接纳唐时党项人的角色。

迁徙到陕北时,党项部族有八大种姓部落,其中以拓跋氏势力最强。从公元8世纪中期开始,迁徙的党项人经过10年多时间,到公元765年左右,以拓跋部为主的党项人以今天横山县无定河北的地区为核心,使这一带成为党项拓跋部兴起的基地,在唐代行政区域中,这里称为静边州,治所在今横山县党岔乡一带。唐政权眼中的不毛之地,却成了党项人很快兴起的“风水宝地”:往南的黄土高原厚土区成了他们的粮仓,往北的鄂尔多斯高原是天然而上乘的马场,加上唐朝对他们采取的不征税政策,使党项人很快在这里兴起,唐朝对党项人的这种税收优惠政策在大诗人白居易《代王?答吐蕃北道节度论赞勃藏书》里有明显见证:“且如党项久居汉界,曾无征税,既感恩德,未尝动摇。”。从陇东到陕北的大片土地上,很快形成了党项六大部落。生活在今天甘肃东部的是南山部落,生活在无定河一带的叫平夏部落,党项拓跋部是平夏部的主力。南山党项在唐朝的政治评判中是不安分的一群人,唐宣宗颁布的《平党项德音》的诏书中就说:“南山党项为恶多年,化谕不悛,颇为边患。”对平夏部落则表扬为:“平夏党项素闻为善,自旬月以来,法使抚安,尤见忠顺。”后来,南山部落归顺唐朝后,被唐政府嘉扬为:“平夏、南山虽云有异,源流风俗本实不俗。”唐朝政府的好恶使位于无定河边的党项人中的平夏部落获得了发展的契机。

唐朝末年,世界上最大的帝国大厦开始倾颓,黄巢带领的农民起义更是摧毁倾颓的帝国大厦最有力的推手,在阻止这支手的各种力量中,其中不乏党项人。面对危及到帝国生命的颓势,唐僖宗调各路人马,前往镇压农民起义,骁勇善战的党项人被抽调到镇压的前列。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带领着的上万名党项热血男儿,离开无定河流域,南下参战。战争以唐王朝的胜利而告终,流居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的党项人终于得到了唐王朝的认可。为这个一直在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辗转流徙的民族赢得一个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唐王朝决定奖赏年轻善战的拓跋思恭。

局势稳定后,公元901年,唐僖宗在宫廷里召见有功的拓跋思恭,一番赏赐后还问他有什么要求,这位有远见的党项人回答说:“自从唐王朝政府下令将党项人安置在内地,使我们远离了吐蕃人的压迫,但我们一直没有自己固定的地界,能否将夏州一带地方赐予给我们?” 唐僖宗答应了这个要求,就这样,党项人合法地拥有了夏州。拓跋思恭将夏州的治所选择了无定河边、匈奴人修建的坚硬城池统万城,并开始了对这里合法的开发、经营。这是自从来到黄土高原上后,党项人第一次合法地拥有地方政权,这个政权也就像个跳板,提供着党项人在后来的发展中,从不同方位的出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