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3、印度数字、梵语、吠檀多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其他信仰、当地神祇、自然神祇等的衍生。)早期寺庙的结构分成三部分。外部是门廊,饰有各种神话场景下的神祇浮雕。内部是一个正方形大厅,叫回廊或“曼达帕”,信徒在这里聚会,有时跳舞。再里面是圣堂(加婆格里亚,意思是“子宫屋”)。寺庙通常用大块石板砌成,不需要灰泥,整个院落建筑在铺砌的长方形地基上,象征微型宇宙,寺庙则类似天国。寺庙风格从开始的简单浑朴发展到后来的铺张华丽,有些甚至发展成整座城市。许多寺庙后来被一圈圈同心建筑围绕,每一圈都建有巨大的门,而且都被认为是“世界的轴心”,象征着印度教神圣的宇宙中心,即传说中的须弥山。[1312]与寺庙建筑群相联系的则是各建筑学派。

虽然印度寺庙的图像显然来自不同于基督教艺术的各种理论,但是它本身也具有同样的想象力和联动性。总体而言,印度教的形象比基督教要古老许多,而且在许多情况下甚至比希腊艺术还要古老。关于毗湿奴和湿婆等伟大主神的神话是雕塑的主题,他们每一劫都会重复出现,即每43.2亿年重复出现。所有的神习惯上有自己的坐骑伴随:毗湿奴的坐骑是天蟒或天蛇(创世之初远古水域的象征),梵天的坐骑是雄鹅,因陀罗的坐骑是大象,湿婆的坐骑是公牛。雄鹅被选为坐骑是因为它代表了所有生命的两重性:能在水面游泳却不受它的限制。[1313]雄鹅的呼吸声正是瑜伽练习者渴望达到的,实际上,瑜伽的呼吸节奏被称为“内心的雄鹅”。[1314]一直以来负载因陀罗的大象被称为“爱罗婆多”,它是所有大象的天祖,也是带来大量雨水的季风云的象征。[1315]因为大象是众神之王因陀罗的坐骑,所以大象为国王专有。[1316]

湿婆神庙最基本也是最普遍的物体是林伽或阴茎,这是湿婆神的一种形式,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石头崇拜(见第3章)。关于林伽的起源,印度教神话中有一些复杂的神话,说它从海上升起,然后裂开,里面出现的是湿婆。这隐约让人想到希腊神话中的阿佛洛狄忒神话。

印度艺术中最著名的人物是以舞王神相出现的湿婆,纳塔罗迦,他有四只手臂,被火圈笼罩。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印度图像。舞王湿婆和他的美丽妻子帕尔瓦蒂、他的两个儿子和他的神牛南迪住在凯拉萨山。这是一种通过林伽崇拜诸神的家庭生活。作为舞王,湿婆的舞步既能把宇宙化为乌有,也能创造一个新的宇宙。[1317](在印度传统中,舞蹈是一种古老的巫术,它能致幻。同时它也是一种创造活动,可以把舞者“召唤”到一个更高的身份。[1318])舞王的上边右手通常握着鼓,用来打鼓点。这能召唤声音,语言的载体,通过它得到启示。在印度,声音和以太联系在一起,以太是五大原质之首,其他原质都从它而生。上边的左手托着火焰,是毁灭元素,也是对将要发生的灾难的警示。第二只右手摆出“不必畏惧”的姿势,第二只左手则指向抬起的脚,象征着从地面的解脱,也即获得救赎。整个人物形象是在恶魔身上舞蹈,不仅仅表示胜利,也表示人类的无知,因为真正的智慧来自对恶魔的征服。火圈不仅代表火,而且代表光明;不仅象征地上肆虐的毁灭性力量,而且象征真理的光芒。虽然这些远没有穷尽这一人物的丰富蕴含(例如,他的实际姿势代表“时间的旋转”),但是它们传达了印度图像的联动性质。不了解这一点,就无法理解印度的寺庙。

笈多时代的几十座寺庙得以保存,分别在桑吉、那烂陀、菩提伽耶,以及在中央邦、北方邦和比哈尔邦的其他地方。不过正是在今天孟买东南两百英里处的艾荷洛和巴达米,“建筑和雕刻的盛宴”标志着这一新形式的真正到来。在艾荷洛,约七十座寺庙刻有拉维基尔蒂的诗歌,其中一首第一次提到了迦梨陀娑。紧随其后的是帕拉瓦王朝的主要港口马马拉普拉姆(位于东海岸中部)的巨大石刻寺庙(帕拉瓦是一个稍晚的王朝,我们此时说的是7世纪末、8世纪初)。在花岗岩小山上雕刻而成的马马拉普拉姆“七大宝塔”是印度南部雕刻—建筑一体的最好例子。柬埔寨和爪哇的很多艺术,包括吴哥窟和婆罗浮屠,都是印度教—佛教艺术的代表。[1319]

稍晚一点的罗湿陀罗拘陀王朝是埃洛拉的庇护者(孟买西北两百二十英里处)。那里有一个空旷的岩面,从一端到另一端有两公里,一直以来装点着许多石洞寺庙。从这块岩面上,罗湿陀罗拘陀国王黑天一世开始雕刻无疑是世界上最令人景仰的岩刻纪念柱,所谓的凯拉萨寺庙就是从岩石中雕刻而成,它最终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结构,寺庙大小相当于一座大教堂,包括为僧人准备的单间小屋、楼梯、神堂、寺庙围地和大门,都用岩石雕刻而成。约翰·凯伊说得对,它看上去像建筑,但其实是雕刻。当地的刻录文字暗示,甚至连神祇都感到震惊,雕刻工自我陶醉地评价说:“噢,我怎么创造出了这样的作品?”雕刻/寺庙也为理解罗湿陀罗拘陀王朝的动机提供了线索。喜马拉雅的凯拉萨山被认为是主神湿婆在人间的居所。罗湿陀罗拘陀王朝在命人从岩石中凿建埃洛拉的凯拉萨寺庙时,企图把圣山放在他的王国境内,把印度的神圣之地纳入他的领土。[1320]

然而,次大陆最大的寺庙群落在奥里萨邦的邦府布巴内斯瓦尔。奥里萨和卡朱拉霍从未完全皈依伊斯兰教,而且在卡朱拉霍的八十座寺庙中,有二十五座幸存下来,它们分布在一个湖泊四周。[1321]有些寺庙建有与主殿分离的舞蹈室,所有的寺庙都刻有精美的人物浮雕,所有的人物都动人心魄,许多造型很淫荡。需要说明的是,从图像学的意义上,这些淫荡的雕刻目的是为了表现人死后从天女(即飞天)那里获得的快乐(虽然这个主题很大,在学术界也非常有争议)。许多评论家认为这些人物代表了印度艺术的最高成就。除了这些精美的雕刻,寺庙里还有大量的绘画和墙壁挂饰,上面镶嵌着宝石,大多数宝石已经被劫掠。

奥里萨的寺庙群也许是最有魅力的。它们由两百座寺庙组成,过去曾经更多。最早的建于公元7世纪,最晚的建于13世纪。它们紧密地建在一起,有点呈鸡蛋形状。这些有巨大竖笛和众多水平风向标的建筑群意欲使访客完全慑服,而且这种群落建筑的中心思想可能是对伊斯兰入侵印度的一种回应。这些群落幸免了被穆斯林毁灭的命运,似乎仅仅是因为它们地处偏僻,很快就被淹没在丛林中。19世纪一个叫伯特的上尉重新发现了它们,他看见,“那里树木缠绕,复杂的湖泊和水道野草丛生,无法再修复。就像柬埔寨的吴哥窟被一支法国探险队‘发现’那样,这里也被废弃了几个世纪,其象征神圣的复杂地貌也湮没在丛林中”。[1322]从那以后,对石刻文字的分析研究再现了旃陀罗王朝的某些历史。对图像的研究表明,这些遗址对湿婆崇拜有多么重要。

对许多人来说,全印度最令人难忘、最美丽的单座寺庙是11世纪早期由朱罗王在丹周尔建造的。朱罗王朝统治者是达罗毗荼人(印度南部),他们自史前就居住在卡佛里三角洲地带。卡佛里于公元985年在国王罗阇一世时期经历了一次复兴,罗阇一世在其统治末期决定在丹周尔建造一座寺庙以纪念他取得的成就。寺庙历时十五年才建成,它可能是印度最高的寺庙,高近两百英尺,屋顶有一块八十吨的压顶石。[1323]寺庙刻有重要的文字,装饰着展现湿婆神话和飞天舞女的稀世朱罗绘画。主殿有一个巨大的林伽,表明丹周尔神庙是献祭湿婆的神庙。这座寺庙是一个巨大建筑群落的中心,可能有五百名婆罗门和同样数量的乐人与舞女参加献祭仪式。周围几百英里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