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3、印度数字、梵语、吠檀多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姓。这一诗歌发展于约公元前1000年之前的几个世纪中,之后的发展主要是专注于仪式事务的散文。梵语的散文形式与其诗歌形式略有不同,显示出东方影响的痕迹。例如,“l”代替了“r”,这种声音变化在中国也发生过。不过,无论是散文形式还是诗歌形式,都完全是口头语言。当然有点变化,但是负责保存这些材料的家族展现出惊人的记忆力,使得这一语言的变化比想象中要少许多,也比其他人说的通俗语言的变化少许多。前古典梵语文学分成《梨俱吠陀》本集(前1200—前800)、对仪式做出神秘解释的梵书(前800—前500)和详细解说仪式的经书(前600—前300)。[1300]

公元前4世纪的某个时间,出现了波你尼和他的《语法书》。语法学家在梵语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语法之所以杰出是因为需要保护吠陀经典,使其完好无损:因为根据传统,关于仪式的每一个词都必须准确发音。对波你尼的生平,除了知道他出生于印度最西北部的萨拉图剌之外,我们几乎一无所知。他的《八章书》包括四千句格言。它们不厌其烦地详细描写了当时婆罗门使用的梵语形式。波你尼成功地完成了他的使命,如此成功以至于他描写的梵语被固定下来,甚至后来被称为“完美的语言”。[1301]波你尼的伟大成就不仅在于翔实描写了这种语言,还在于它对印度语言发展的影响。即使在那时,“雅利安”语也有两种形式:梵语是学术和仪式的语言,为婆罗门专用;而普拉克利特语是日常语言。虽然这些名称实际很晚之后才出现,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到佛陀和大雄时期就已经存在了,而且从波你尼之后,由于他的《语法书》,语言变化只发生在普拉克利特语中。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情形,有极大的人为因素,而且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出现过。更奇特的是,尽管梵语同普拉克利特语之间的鸿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日益扩大,梵语并没有受到损害。如果有损害的话,也是另一方受损。例如,在孔雀王朝时期,从阿育王的石刻上可以看出,当时的官方用语是普拉克利特语。然而,几个世纪之后,它逐渐被梵语取代,直到笈多时代,梵语成为唯一的官方语言。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佛教徒之中。起初,根据佛陀的话,佛经和文献应当以俗语保存,即一种被称为巴利语的中古印度—雅利安语。但是,在公元的最初几个世纪里,北部的佛教徒放弃了巴利语:古老的佛经被翻译成梵语,新的经文也用梵语写成。同样的变化在耆那教徒中也发生了,当然时间更晚。[1302]印度的“现代”语言(孟加拉语、印地语、古吉拉特语、马拉地语)仅仅是在公元1千纪末才有记录。[1303]

印度读写能力的普及开始于波你尼编写《语法书》之时。之后的大约两百年内,大多数书面梵语文献都是宗教文献,不过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开始出现了诗歌、戏剧、科学、技术和哲学文献。当时,所有的文人都必须把《八章书》熟记于心。虽然这是一个费时的过程,但是表明他们受过教育。[1304]随着时间的流逝,波你尼定下的规则在运用时越来越严格,这样做是为了保存学术语言和神圣学科的纯洁性。有时,这种严格鼓励而不是阻碍了创新,帮助激发了梵语文学的黄金时代,其兴盛期为公元500至1200年,首先是最著名的迦梨陀娑。需要补充的是,印度的古典传统本质上是世俗的。宗教文献和学术作品一般与文学作品有区别。[1305]

迦梨陀娑的身世不比波你尼更确定。他的名字意思是“迦梨女神的奴隶”,某种程度上说明他出生于印度南部,尽管作为湿婆配偶的迦梨在孟加拉有众多的追随者。与此同时,迦梨陀娑作品中的某些特征暗示他是来自乌贾因或曼陀娑尔的婆罗门(许多细节表明他非常熟悉马尔瓦地区肥沃的纳尔马达河谷)。同索福克勒斯一样,迦梨陀娑也只有七部作品传世。他首先是一位抒情诗人,但他也创作了史诗和戏剧。他最有名的诗是《云使》。诗中,一位恋人试图通过大雨来临之前一片移动的乌云向他的情人传递消息。在叙述中,乌云从德干高原以北的圣山向喜马拉雅山飘去,飞过下面变化万千的风景——美丽的河流、雄伟的山脉、精美的宫殿,产生各种感情。迦梨陀娑最让人感动的戏剧是《沙恭达罗》,它讲述了豆扇陀国王在一次狩猎中遇见了一位美丽的仙女。落入情网的国王抛弃了他的妻子和宫廷,与这位迷人的仙女结合。最后他回到宫廷,逐渐忘记了她。后来,当沙恭达罗生的儿子来到首都时,国王一开始拒绝承认。故事情节很简单,但突出的是迦梨陀娑对话中的欺骗性现实、人物的多变人性,以及他随时随地发现美的方式。尤其是迦梨陀娑对人物的理解和刻画,人物能够提升或堕落的方式,使他成为莎士比亚的前驱。[1306]

笈多王朝有自己的戏剧理论,由婆摩诃(5世纪?)做出了总结。他是有据可考的最早的文学批评家/理论家,尽管他的理论改编自更古老的传统:婆罗多(传说是第一位“演员”)的《乐舞论》。根据《乐舞论》,戏剧的发明是为了描写和谐的黄金时代衰退之后世界上出现的冲突。[1307]《乐舞论》的主要思想是,戏剧可以划分成十种:街头戏剧、关于神灵的远古戏剧、幕间舞等。戏剧探讨八种重要感情:爱、幽默、力量、愤怒、恐惧、悲伤、厌恶和震惊。戏剧的目的是模仿世间主要事件,给观众带来各种美的享受(戏剧家的目的不是为了引诱观众与人物认同)。戏剧“应当向观众展示,敏感、喜剧化、英勇、愤怒、不安、同情、恐惧、神奇都意味着什么”。戏剧是为了享受,不过舞台也应当有教育意义。婆摩诃把这一理论扩展到了整个文学领域。

这一时期印度文学的思想和创作传播至整个东南亚,这一事实更印证了它的璀璨成就。在马来亚、爪哇和婆罗洲都出现了笈多风格的佛陀形象。[1308]据认定,公元3、4世纪第一次在印度支那出现的梵语文字表明它是那里读写能力的开始,“几乎东南亚所有的前伊斯兰文字都是笈多婆罗米文的派生”。[1309]

正是在笈多王朝的统治下,印度教寺庙成为印度的古典建筑形式。印度教寺庙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整个世界(尤其是中国、朝鲜、西藏、柬埔寨和日本)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印度艺术,西方也是如此。英国达勒姆大学古尔班基安东方艺术博物馆的菲利普·罗森这样描述:“后来历史上的艺术的某些象征和形象首先出现在印度河谷的微雕和印章上。例如,以‘万兽之王’形象盘腿而坐的阴茎神、裸体女孩、一条腿成对角线穿过另一条腿的舞者、圣牛、健壮的男性半身像、‘生命之树’,以及众多的小型猴子、女性、牛和推车等陶俑。”[1310]

从历史上看,印度教没有产生任何永久的仪式。印度教徒可以自由地在乡村任何地方献祭,因为神灵喜欢在乡村现身。[1311]然而,公元2世纪时,印度教开始表现出与印度王权理论结盟的倾向,在此理论下,某些神灵受到国王的敬拜,这样国王可以把自己的权力同神的超自然力量联结。结果,印度教的石室建筑和寺庙雕刻在分散的各处发展起来,这些地方都曾经是王朝的都城。婆罗门在他们的神圣文献《往世书》中利用这些地方创造传说,吸引信徒,他们中的很多人又建造了其他寺庙。寺庙建筑群就是以这种方式成为印度宗教/建筑生活的一个特征。

正如古典时期的希腊一样,印度教寺庙也被理解成神灵的家园,里面有神像,人们可以献祭供品、做祷告。每座寺庙供奉一位特殊的神,经常是毗湿奴、湿婆等的化身。(就像史诗中那样,主神往往是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