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2、巴格达和托莱多的哲学与代数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巴格达及其智慧馆是主要的翻译中心一样,1085年托莱多被基督教势力占领后也拥有了类似的地位。从时间来讲,第一个将阿拉伯文作品翻译为拉丁文的人是来自非洲的君士坦丁(卒于1087年),他是一个皈依基督教的突尼斯穆斯林,在意大利南部的萨勒诺工作。他翻译的希波克拉底和盖伦著作极为糟糕(一位学者称之为“野蛮”),有时他冒充是作者。西西里岛也有众多的翻译者来翻译阿拉伯的哲学著作,但是托莱多的翻译成就是无与伦比的。[1282]

在加泰罗尼亚,对阿拉伯语的翻译从10世纪就开始了。巴塞罗那是我们已知的首位西班牙翻译家蒂沃利的柏拉图的故乡。1116至1138年,在安达卢西亚犹太人萨瓦苏达的帮助下,蒂沃利的柏拉图翻译了犹太和阿拉伯占星术和天文学著作。但很快,这些活动的中心转移到希腊—犹太—阿拉伯文化的明珠——托莱多。学者涌向托莱多,拜读伊斯兰教主宰西班牙时期收集在此的阿拉伯宝藏。托莱多大主教雷蒙德(1125—1152)参与了这项事业,“托莱多学派”也成为这个分散多样的群体的名称。情况似乎是这样的:一开始,来到托莱多的西方学者几乎无人懂阿拉伯语,所以他们向那里的犹太人和莫扎勒布学者寻求帮助(莫扎勒布人是穆斯林统治下被允许在非常严格的条件下修习其信仰的基督徒)。这些人将阿拉伯文翻译成西班牙文,而后西方学者再将西班牙文翻译为拉丁文。久而久之,境况有所进展,移民学者自己也学会了阿拉伯语。即便如此,这种合作精神仍然流传了下来。正如蒂沃利的柏拉图与萨瓦苏达合作那样,托莱多学派两名最杰出的翻译家也有自己的合作者。塞戈维亚的执事长多米尼各斯·冈狄萨尔维与皈依基督教的犹太人阿文德斯(伊本·达乌德)合作,后者有一个更有名的名字,叫约翰内斯·希斯巴纳斯。克雷莫纳的盖拉尔多或许是最著名的翻译家,他的合作者是莫扎勒布教徒加利普斯(加利卜)。[1283]

冈狄萨尔维是包括法拉比、肯迪、安萨里和伊本·西那在内的阿拉伯哲学的主要翻译家。盖拉尔多(1114—1187)去世后,他在托莱多的同事及学生给他撰写了传记及书目注释,并将其插入他的许多翻译手稿中。“从这些注释中我们了解到,盖拉尔多不屑于自己拥有的世俗财富,他生活简朴,将一生奉献给科学。出于对科学的热爱,他学会了阿拉伯语,并翻译了七十多部阿拉伯作品。这些作品列在了书的注解中。”[1284]最著名的有《天文学大成》(托勒密由此为西方所知)、伊本·西那的《医典》,以及欧几里得、亚里士多德、希波克拉底、盖伦、拉奇、花拉子米(“欧洲代数之父”)和肯迪的作品。事实上,推动9、10世纪阿拔斯王朝文化的整个希腊—阿拉伯科学都被盖拉尔多保存和传承了下来。盖拉尔多在托莱多生活多年以后,回到家乡伦巴底终老。除了这些人,我们还应当增加两位英格兰人,巴斯的阿德拉德(欧几里得和花拉子米的翻译者)和切斯特的罗伯特,他首次将《古兰经》翻译为拉丁文并首次翻译花拉子米的代数学著作。[1285]

到13世纪末,大部分阿拉伯(因此也是希腊)科学和哲学传入欧洲。由于这条从北方到伊比利亚半岛的路线途经普罗旺斯和比利牛斯山脉,法国南部城镇图卢兹、蒙彼利埃、马赛和纳博讷受益很大。翻译活动在这些地方进行,蒙彼利埃成为法国医学和天文学的主要研究中心。在众多西班牙僧侣的帮助下,里昂以北著名的克吕尼修道院变成阿拉伯学术的传播中心。修道院院长皮埃尔(1141—1143)赞助了《古兰经》的新版拉丁文翻译。阿拉伯和希腊科学从克吕尼传播到列日及其他地区,然后继续传入德意志和英格兰。

包括地中海东西两部分(像之前的罗马帝国一样)、向东延伸到印度的阿拉伯帝国的整体形态对欧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腊学术得以保存和补充,并沿着一条迂回的路线(穿过北非向北进入西班牙,而不是径直通过拜占庭和巴尔干半岛)到达西欧。其久远影响将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介绍,但有两点在此值得一提。首先,欧洲最初接触希腊文化,尤其是亚里士多德思想,但也包括柏拉图和其他人的思想,经过了阿拉伯语的“重新阐释”,而非直接传播。例如,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研究或是依据希腊原本的阿拉伯转译本,或是依据伊本·西那的著作。这意味着,至少在一段时期内,希腊哲学被涂上了伊斯兰教力图调和《古兰经》与理性主义的色彩。尤其是伊本·西那认为《古兰经》中与理性相悖的段落应当用隐喻的方式加以理解。这深深影响了托马斯·阿奎那等人以及人们对《圣经》的解读。

其次,这意味着,欧洲在一段时期内接受了伊斯兰思想中确立的哲学和医学之间的紧密联系。这种联系(阿拉伯单词“哈奇姆”既指医生,也指哲学家)在拉奇、伊本·西那和阿威罗伊的著作中尤为明显。阿拉伯医学为西方所承认,它的显著重要性增强了与之紧密联系的哲学的重要性。

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和哲学上的成就对西方早期的科学发展至关重要。从巴格达到托莱多的曲折传播路线保存了我们今天依然赖以生存的基本思想。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