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2、巴格达和托莱多的哲学与代数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备两个因素:权威链和源本。在此基础上,圣训分为真实的、良好的和缺乏说服力的。

9世纪(穆斯林的3世纪),圣训发展成6卷本经典,其中普遍被认为最有权威的是穆罕默德·伊本·伊斯玛仪·布哈里(810—870)的圣训集。据称,他在16年间拜访了1000位酋长,从收集的60万条传述中,选取7397条作为圣言,并将它们分为三类:祈祷、朝觐和圣战。这部圣训集成为仅次于《古兰经》的第二权威;依它所宣的誓言在穆斯林国家都真实有效,它深刻影响着伊斯兰思想。

早期伊斯兰学校的教学以学习《古兰经》为主,核心课程包括背诵《古兰经》和圣训、写作和数学。学生通过创作世俗诗歌来练习写作,以免在使用经典时产生错误。“巴格达小学中表现好的学生获得的奖励是上街展示自己并接受向他们投来的杏仁。”[1263]

智慧馆是巴格达最出色的教育机构,但是第一个与大学(我们所说的可供学生居住并注重教学而不是研究的机构)类似的机构却是由波斯维齐尔尼扎木·穆勒克于1065至1067年在巴格达创立的神学学校:尼扎米亚学校。[1264]神学学校的阿拉伯文是“马得拉萨”,课程以《古兰经》和古诗为主,还包括其他人文学科,正如后来希腊和罗马经典成为欧洲教育的基础那样。尼扎米亚学院与另一所神学院——穆斯坦色利亚赫学院合并,该学院配有医院、浴室和厨房,正门还有一座钟塔。伟大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于1327年访问巴格达时,发现合并后的学院拥有4所司法学校。[1265]在巴格达成立的神学院总共30所,大马士革的神学院数量几乎与之相同。纸出现之前,人们主要通过记忆来学习,有关惊人记忆力的故事常常是闲谈中的有趣话题。据称,一些有学问的人可以记下30万条传述。清真寺也设有图书馆,并提供圣训讲座。所有的旅行者都可以信赖圣训。此时,书在伊斯兰世界已经非常普遍。根据9世纪末一位作家的说法,巴格达有一百多家书商,全部聚集在一条街上。书商通常也是书法家,他们常常抄录书本获取额外收入,而且经常把自己的书店当成作家的聚会场所,就像后来的咖啡馆一样。[1266]

并非人人都认同《古兰经》为安拉一人所作。在伊斯兰历第二世纪(公元8世纪)中期涌现出一派思想家,他们对传统伊斯兰教几乎提出全面质疑。他们被称为穆尔太齐赖(“分离派”),认为只有对《古兰经》揭示的内容进行理性分析才能获得真理。例如,如果安拉是独一的,他没有人类的特质,就不可能说出《古兰经》,《古兰经》一定是由别的方式创造的。同时,由于安拉是公正的,受到公正原则的约束,那么人类必须具有自由的意志,否则,从不自由的行动上来评判人们是不公正的。[1267]最激进的穆尔太齐赖思想家是马扎姆(活跃于9世纪上半叶),他提出怀疑“是获得知识的首要条件”。[1268]

穆尔太齐赖的思维方式尤其受到马蒙的极大关注。他将穆尔太齐赖的思想提升为国教,宣称“《古兰经》的创造”说。它与传统称《古兰经》“是安拉的语言,而非安拉的创造”的思想截然相反。可以想象,这种对信仰的背离引起了巨大恐慌,尤其在马蒙设立“米哈奈”(一种类似异端裁判所的法庭)来审判对新教义持异议的人之后,这种恐慌更加强烈。马蒙死后的两位继任者继续推行这项新制度和对传统教义的迫害,但是后来情况发生了转变。通常认为开始向正统思想回归的是艾哈迈德·伊本·罕百里(780—855),他提出,由于安拉是全能的,他的公正就不同于人类的公正;他是《古兰经》的唯一创作者,并不意味着他必须具备人类的特质;他的特质是神圣的,人们必须按原样接受,不需要与人类的特质做类比。巴格达的阿布·哈桑·阿里·艾什尔里(活跃于10世纪上半叶)继承了伊本·罕百里的观点。艾什尔里认为安拉的听觉、视觉、语言都不同于人类,人类只需接受,“不需要问为什么”。巴格达尼扎米亚学院的成立,就是为了宣扬艾什尔里的思想。[1269]

艾什尔里之后,许多伊斯兰思想像基督教思想一样,开始热衷于将希腊思想融入经典,继艾什尔里之后的是阿布·哈米德·本·穆罕默德·安萨里,他被普遍认为是最伟大的伊斯兰神学家。他于1058年生于波斯呼罗珊的图斯,某种程度上堪称伊斯兰教的圣奥古斯丁。他遵循先知留下的传统,漫游世界,获取智慧,思想上同时涉猎怀疑论和苏非主义。苏非主义过去是,现在也是伊斯兰神秘主义(一种禁欲运动)的主要形式,具有诺斯替教、新柏拉图主义、基督教和佛教的元素。他们模仿基督教僧侣,穿着粗羊毛(苏非)织就的衣服,保持独身。苏非派的启示意味较微弱,他们相信有“敌基督”,将获得喜悦作为净化灵魂的方式。他们可能从印度教那里引入了念珠(十字军东征时传给了基督徒),并且像诺斯替教那样将安拉的知识(神智)和理性知识区别开来。[1270]

如今在许多穆斯林心中,安萨里的地位仅次于先知。他的主要著作《圣学复苏》综合了辩证法、神秘主义和实用主义,对包括托马斯·阿奎那和布莱兹·帕斯卡在内的许多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今天的伊斯兰教。全书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伊斯兰教的支柱;第二部分思考了仪式之外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如婚姻、聆听音乐及世俗财富的获得;第三部分着眼于激情和欲望;最后一部分最具独创性,论述通往安拉之路。在书的前半部分,安萨里不断提醒读者要每时每刻感受自己的灵魂,正是这种自我意识为人们的行为添加了额外的意义并使其更有价值。[1271]在这部分中,安萨里将通往安拉之路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悔过,然后是耐心、恐惧、希望和放弃那些本身无罪但妨碍人们信仰安拉的东西。每个阶段都会有给旅途中的人以慰藉的启示,但这些都来自安拉的恩赐,而且是暂时的。然而,随着灵魂的上升,它自身的努力起越来越少的作用,更多依靠安拉的引导。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是停滞在某一阶段无法前进。人必须放弃所有的错误信仰,把自己完全交给安拉。当人完全忘记自我、安拉成为爱的化身、人开始意识到一种新的知识(神智)时,人就达到了最高境界。此时人就可以从远处看到安拉,并被准许看一眼即将到来的天堂。安萨里之后,逊尼派(认为《古兰经》和先知的言行就是足够的指引)成为伊斯兰教的主流。

开放和宽容贯穿巴格达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医学、数学、哲学、地理和其他科学分支也打下了雄厚的基础。苏非派在10世纪末、11世纪初时达到顶峰。伊本·纳迪姆的《索引书》(巴格达所有书本的纲要汇总)也在这个时期出版。正如上文提到的,巴格达展现了一系列具有异域风情的活动,吸引着当时的阿拉伯人,但从这里也清楚看出,许多人(商人、戏剧演员、作家、科学家、占星术士、炼金术士)涌向巴格达,如同后来人们涌入柏林、巴黎和纽约一样,因为巴格达如此开放且展现出万花筒般的人性。11世纪早期,中国指南针的传入使阿拉伯人摆脱海岸航行,阿拉伯人的旅行热情由此被激发。

然而大规模的开放并未持续下去。源自希腊和印度的研究在某些领域被视为“异域科学”,虔诚的信教者也对它们提出怀疑。正如我们所知,1065年或1067年,尼扎米亚学院在巴格达成立。在这所神学学校里,《古兰经》和古诗,而不是希腊科学,是学习的主要内容。后来它与一所比较晚近的学院——穆斯坦色利亚赫学院合并,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