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一、中外教学道德研究的回溯
教学既是求真,也是向善的活动。因为向善,教学需要进行道德伦理的考察。对于古代儒家而言,教学此处用“教学”而非“教育”,有两点说明:一是古代儒家作品中,几乎不见“教育”二字,但言“教”,言“学”之处甚多,故此处“教学”指教与学;二是教育是教学的上位概念,内涵广大,如制度、文化、五育等相关问题,无所不包。要有道德是不言而喻的,在他们看来,道德与教学密不可分。与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不同,古代儒家对人事的兴趣远过于天道。孔子对鬼神敬而远之,终身专心于伦理问题,即人如何“从心所欲,不逾矩”,又“泛爱众”而“以礼节之”。前者是关于“己”的德行问题,后者是关于“群”的伦理规范问题。道德是立世之本,为人之道的生死大事。荀子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荀子·劝学》)与古希腊哲人的另一个不同之处是,儒家不是只“思”不“行”的人。苏格拉底虽帮助希腊人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西塞罗语),让哲学为人事操心,但他的终身问题却侧重于“省察什么样的生活值得过”,用下定义的方式讨论此类道德问题,不仅难倒了雅典人,也让他临死时还自言“无知”。儒家则在想清楚之后见之于行动,在行动中,确证德的观念,更化德知为德行。所以在古代儒家看来,成人的问题远比获知更重要。另外,自孔子开始,儒家关心对人的天生资质的划分,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后来汉儒董仲舒予以发挥,提出了“性三品”说。北齐的颜之推继承这一思想,表述为:“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颜氏家训·教子第二》)孟子与荀子同孔子的观点略有不同。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上》),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但是,它们在天生之人中,只是以“善端”的方式存在,需要教与学来扩充善端,“如水就下”。荀子不赞同孟子的“性善说”,而提出“性恶论”,主张“化性起伪”,但他认为“涂之人可以为禹”,非常看重教育化性的作用。因此,孟荀二儒都推崇教学的成德作用,区别只是前者讲“顺性”,而后者提“化性”。(《荀子·性恶》)因此,儒家的伦理学与古希腊伦理学的重大区别是:前者更注重“德行”,由此也使我国古代的道德伦理的学问内含了“教”与“学”意蕴。成德,离不开教学;教学,以德为业。所以,儒者既求学又从教,求学是为了成为“仁者”,而仁者又要做到“爱人”(《论语·颜渊》),爱人则须教人,度人以德。所以孔子喟叹:“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悔乎?”(《论语·宪问》)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正因如此,古代儒家的哲学思想或伦理思想,在相当程度上就是教育思想。儒者一方面通过对教育的思考来表达自己的信念,另一方面又通过教育来实践自己的思想。所以,张岱年说: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是教育家的哲学。张岱年:《儒家哲学是教育家的哲学》,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年第1期。所以,《大学》开宗明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记》论教时则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从这种意义上讲,我国传统的教学是一种道德的教学,不是什么教都是儒家意义上的教,儒者不教实务,孔子不教稼穑,有志于学者,“大道不器”。(《学记》)
断言已有研究没有涉及我国传统伦理思想是不客观的,但是已有的研究仅仅从中国伦理思想史方面梳理,转而作为建构教学伦理体系的思想资源。其中缺乏教学活动特殊性的研究,也没有论证他所梳理的伦理思想何以能够作为研究资源。另外,一些伦理思想史的梳理往往大而化之,张冠李戴,没有抓住中国伦理思想的核心所在,只是简单罗列一些思想家的有关言论。其实,我国传统教育中有着丰富的教学伦理思想,尤其是儒家的教学,从总体气质看就是一种德性的教学。比如它提出了教学以善为目的,“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提出了善的教学方式,即“善喻”,所谓“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学记》)它反对记诵问答的教学方式,反对不顾学生是否学得牢靠、急于求进的教学态度;把学生作为能动的道德主体,提出“为仁由己”重要思想;主张为己之学,反对功利性的学习。这些思想都值得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并基于当代社会道德的状况,予以合理的吸收转化。
当代教学研究主要在认识论框架内展开,疏于教学伦理维度的探索。如果说对认识活动的探究一直是教学研究的“主旋律”,那么,对教学活动的伦理思考只是间或闪现的“小插曲”。“插曲”虽小,却在我国教学论研究中依旧薪火相续。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有学者提出了“教学品格”的概念。“教学品格”实指教学中教师的品格。“品格”的概念也相当宽泛,它不仅指道德品格,还包括教师仪表、声音、辞令、机敏等个人素质。姚虚谷:《小学教学技术》,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版,第1—2页。有学者论述了教学与德性的关系。罗廷光说:“道德原是整个的寄居于一切生活上的。故教学与训导难以分立;培养学生德性决不是那一方面的事。很显然的,教学须时时着眼于学生德性的培养;关于此点,各门学科都有相当的贡献,各科教师都有相当的责任。”罗廷光:《教学通论》,上海中华书局,1946年版,第23页。还有学者研究了德性教育见之于学科教学的方式方法。如葛承训说:“道德教育及公民训练,于整个教育中,与各科教学有同等重要之地位。”德性的教育有四个条件:“澄清观念”、“对此观念之深切信念”、“对此观念之情绪化”、“须实践”。一方面,可以用思考教学法增进学生的知识,扩展学生的经验,从而使学生澄清观念,坚定信念。另一方面,进行“情绪化教学”涵养学生德性。具体做法有:“辅导学生接触正当态度之材料”;“各科中随时施行附带教学”;“辅导学生组织各种团体活动”;“学校行政、教室管理、以及教师人格之表现”。葛承训:《教学通论》,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版,第62—63页。1949年建国后,教育学向苏联学习,凯洛夫的“教育性教学”思想进入我国教学论教科书。此后,“教育性教学”命题得到反复论证、陈述,乃至上升为教学规律,成为教学论中涉及道德问题研究的核心思想。随后,教育伦理学、教师伦理学兴起了对教学中教师、学生道德的研究,但多半是对教师职业规范应然性的诉求,缺乏理论色彩和实质性研究成果。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研究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扩展,教学论学科建设取得了突破与进展,教学伦理研究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但仅仅表现为一种呼吁与希望。教学伦理学还是尚待耕耘的处女地。汪刘生:《走向现代化的教学论》,载《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第10期。2001年发表的题为《教学伦理研究: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是新世纪正面讨论教学伦理研究的第一篇文章。该文指出,在认识论框架下,教学伦理问题仍未受到真正关注。周建平:《教学伦理研究: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载《教育评论》2001年第3期。此后,教学伦理文献开始增多,尤其是出现了一批有分量的博硕论文。如胡斌武的博士论文《课堂教学伦理问题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