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节课堂出现价值多元该怎么办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观点,他认为人应该忠于自己的做人原则,不论何时何地原则高于一切;学生3、4颇为相似,他们认同职业角色伦理,弃船是不符合作为一个船长角色而应该采取的行动;学生6的观点虽然有些牵强,但他给出了“后果论”式的理由。有趣的是,学生5也采取了“后果论”的论证方式,但是却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而学生2可能比较同意生命伦理学观点,他把珍惜生命看做至高原则。从积极的方面看,教学气氛活跃,学生能主动思考、大胆表达,课堂气氛被激活了。对于这样的课堂氛围,无论是教育研究者还是教育实践者,都是非常欢迎的。但是,教师该如何处理学生在价值上的多元观点却异常棘手:教师在赞同与反对观点中,应该支持哪一边?如果教师根据教材编写者的要求,支持赞同的观点,又该认可哪一种论证理由呢?最为重要的是,简单地支持一方,又意味着什么呢?对学生的教育价值又如何呢?在处理类似的教学问题上,研究者和实践者众说纷纭,意见不一。

二、互竞的解答方式

(一)永恒价值引导

有人认为社会主流价值高于儿童个体价值,学校教育的公共性决定了学校是社会主导价值的代言人,教师必须以社会的立场而非私人价值观引导学生。因此,他认为应该用社会永恒的主流价值引导学生的多元价值观。丁锦宏、朱小蔓:《教师是“德行博物馆”的“看守人”——关于教师教学中主导价值传递的思考》,载《人民教育》2006年第15—16期。 那种赞成“教师价值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的流行观点与之雷同。持有这类观点的人尊重学生的人格,给予学生自主判断与选择价值的机会。但是,他们一般认为:学生幼小,观念不成熟,个人的价值观有缺陷甚至是错误的;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接受社会主流的价值;教师是道德博物馆的守门人,应把永恒而正确的价值传递给学生,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正确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开放课堂,让学生“暴露”个人的价值取向,开展小组讨论,教师最后以“主导价值”收拢,进行价值传递。这样的教学,看上去有放有收,有主有次,活而不乱,既给了学生自由,又完成了教科书预定的教学任务,是形式活泼、内容扎实的好教学。但现实是,以“主导价值”收拢教学,往往不仅不能奏效,反而受到机械灌输的质疑。

教例2

Z老师通过家乡新旧两张照片的对比,有声有色地介绍了社会中各种各样的职业。在讲课进行到2/3时,Z老师提出了一个讨论题:“小玲学习不太认真,小玲的妈妈便对她说:‘如果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得扫大街。’妈妈说得对吗?为什么?”学生们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妈妈说错了,这样就看不起清洁工了。”有的说:“妈妈说错了,这样对小玲的学习也没有什么促进作用。”……老师?一给予了肯定和表扬。突然,一个个子较高的小男孩站了起来,振振有词地说:“老师,我认为小玲妈妈的话是对的。我在大街上看到清洁工起早摸黑,那么辛苦、那么累,如果小玲不好好读书,真的成了清洁工,那多不好啊!用这句话吓吓小玲,让她好好读书也没有什么错啊!”Z老师显然没料到会出现这一幕,许多学生把目光投向了这位同学。老师停了片刻,然后把话题抛给其他学生:“同学们,你们赞同他的观点吗?”又有两位学生争着站了起来,一个学生说:“老师,我同意他的说法,妈妈的话是对的,如果小玲不好好读书而成了扫大街的清洁工,那多没出息啊!所以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得扫大街’来告诫她。”另一个学生说:“妈妈的话既对又错,长大做清洁工(确实)很丢脸,不过她妈妈这样讲似乎有点看不起清洁工,这样不对!”一场激烈的争论在小学三年级的课堂中展开了。其他许多学生似乎也有话要说。这时,Z老师神情凝重地说:“同学们,当清洁工不好么?”学生们齐答:“不——好!”Z老师话锋一转,激情飞扬:“同学们,清洁工每天起早摸黑,脏了自己而洁净了万家,是城市的美容师,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是高尚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难道你们长大了不想当个清洁工吗?”学生齐答:“不——想!”但底气显然不足。学生的回答让老师不知所措,很尴尬。老师涨红了脸,提高了声调,讲述了时传祥(清洁工、全国劳模)的事迹,然后大声问学生:“难道真的不想成为一名清洁工?如果我们谁也不愿意当清洁工,那我们的城市没人打扫该怎么办呢?”学生们都沉默了。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小男孩自言自语道:“当清洁工钱太少了。”我注意到刚才第一个提出“妈妈的话是对的”那个男孩,他正得意洋洋地环视四周,寻找他的赞同者。此时老师还在等待“奇迹出现”。终于,后排的一个学生慢慢地站了起来,轻轻地说了一句:“老师,我想当个清洁工……”这时老师快速地来到那个学生身边,大声说:“同学们,你们看——他就是你们学习的好榜样!让我们用掌声鼓励他!”学生鼓掌,软弱无力地。听课的老师全场愕然。陈素平:《我们的教育真实吗?》,载《人民教育》2005年第11期。

说起教学方式,教师们普遍赞同“引导”,而批评“灌输”。因为,“灌输”是强迫接受、封闭思想的教学方式;“引导”则不同,它似乎尊重受众的理性、承认他们的主动性。然而,简单的词汇并不能涵盖丰富的实践,“引导”所引起的问题远比想像的严重。上面的教例中,Z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方法难道不足称道吗?她用问题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希望他们主动批判小玲的妈妈对清洁工的错误认识。Z老师也颇有耐心,当一个男孩的回答不符合她预期的标准答案时,她没有直接指出错误,而是引导学生们展开讨论。但学生就是“导而不通”,束手无策的Z老师迫于无奈,不得不“唱起了高调”,灌输煽情的“美丽谎言”(因为老师、学生都不一定在内心认可),可并没有打动学生,教学在虚假的掌声中结束。由此看来,似乎“引导”不能免于“灌输”,“灌输”如影随形,“引导”难以行通时,唱高调式的灌输就会如期而至。也许有人会责难Z老师的教学能力:她机械地讲授道德,缺乏引导的主动性以及相应的引导能力,或者说是时髦的“教学智慧”。是这样吗?只是由于无计可施、教学乏术造成的吗?

(二)教学不作为

另外一些人反对这种价值引导,提倡价值商谈。他们批评实践中存在的教师“价值引导”的“文本中心论”、“教师价值中心论”,揭露了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引导仍然奉行一元化价值取向的问题,认为应该“从价值引导向价值商谈嬗变”。夏家发等:《语文教学“价值商谈”刍议》,载《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第13期。还有学者移植西方的价值澄清理论,主张让学生进行价值澄清,教师不予指导。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不介入学生的价值讨论,不给予任何暗示或指导,只在一旁默默地倾听学生们的讨论。 王萍:《价值澄清理论在小学德育中的运用》,载《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3期。他们认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个体的价值体验,鼓励学生进行多元选择,珍视自己的价值取向,提倡课堂教学中价值的多样性,只要学生讲得有道理,教师不必进行价值引导。如教例1中那位教师所说:“对于一件事情,各人有各人的观点,只要有充足的理由来加以说明,那你的观点就可以被肯定。”他也常常引用“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话来佐证他的观点。问题是,教师在价值上的“不作为”也遭受到“不道德”怀疑。

教例3

在一节课题为《藏羚羊跪拜》的语文研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