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节课堂出现价值多元该怎么办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我国历来强调在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儒家传统教学基本上是一种“德教为先”的道德教育。首先,儒家教学以抑恶扬善、完善人格为旨归。《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记》又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再者,儒家强调,人不通过教与学,无以成就道德人格。所谓“人不学,不知道”,“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学记》)儒家不像古希腊的哲人,一开始就质疑“美德可教吗”,而是认为通过教学而成德达才是自明的。虽然,儒家承认圣人不学而得,不思而能,因其“诚”而明,但是,认为芸芸大众则需要“修道”、“自明而诚”,而“修道之谓教”、“自明而诚谓之教”。(《中庸》)所以,在儒家看来,“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正是如此,“德教”在传统教学中居于首要地位,教师必须“教之于事而喻诸德”。(《礼记·文王世子》)教师不仅仅是教授科目,而且还要讲清其中的道德内涵。比如:儒家教“射”,主要不是培养射手,而是通过射箭活动,让学生懂得“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再如:儒生学“乐”,主要是因为儒家认为“乐通伦理”。总之,儒家教育非常重视教学的道德功能,并作出了相应的实践探索,这是值得珍视的宝贵遗产。

鸦片战争之后,迫于救亡图存的目的,大量“西学”科目进入教学。道德教育一统教学的局面被打破,但是传统“经学”还占有一定比例。清末政府废科举、兴学堂之后,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确立了德、智、体三方面协调发展的教育,“西学”开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8页。但课程体系中还保留着一定的进行道德教育的传统“经学”。1928年后,“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成为国民政府时期教育的主导思想。该宗旨要求道德教育贯穿于各级学校的相关课程。比如,配套教育实施方针要点指出:“各级学校三民主义之教育,应与全体课程及课外作业相贯连。以史地教科阐明民族主义之真谛;以集团生活训练民权主义之运用;以各种生产劳动的实习,培养实行民生主义之基础;务使知识道德,融会贯通于三民主义之下,以收笃信力行之效。”同上,第418页。从中不难发现,近代以来,道德教育一统教学的局面被打破,但是德育仍居于学校教育的主导或重要地位,强调知识与道德融会贯通于学科教学之中。学科教学承担起知识与道德教育的双重任务。解放之后,党和政府历来也强调“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发布。。新近修订颁行的《义务教育法》也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特别是在这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教学应该“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各门课程标准中都设置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可见在教学中实施道德教育历来备受重视。

成为封建王朝正统的儒家教学,不仅是培养个人道德的方式,更是灌输维护王朝纲常稳定的工具。教学附上了灌输既定伦理规范的使命。在封建王朝中央集权加剧的时代,主流儒家教学内容就限定于有利于维护王朝利益的“四书五经”之中,教学方式就是教师讲解、学生记诵“三纲五常”,“教事”而“喻德”的教学被简单化为伦理规范知识的授受。中国近代发展的历史,政治风云变幻,非但没有削弱教学的道德功能,反而使之强化,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实质上演变为政治宣传的工具,日常学科教学甚至完全被政治口号灌输所替代。时至今日,虽然政治民主、思想放开,但是由于思想惯性,灌输道德规范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它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知识化。把与人的主观思想密切相连的道德规范知识化,给道德规范披上权威性、客观性的外衣,致使道德丧失了情感、意志等多个向度。这实质上是“窄化”了道德内涵。由道德知识化而导致的所谓“知性德育”认为,道德是不可质疑的客观规律,教师是道德的“传送带”,学生是有待填满的道德“空罐”。“知性德育”助长了“灌输”的风气,使“灌输”合法化。

(2)道德离人远去。道德总是人的某种主观认识。将道德转译为脱离人的知识,本质上拒斥了教学参与者的介入,将道德规范置于教学参与者之上,使道德成为外在于人的遥远的事物。《中庸》上讲:“道不远人,远人非道。”道德离人远去在教学上必然导致空泛的?高调德育”:道德教育脱离儿童生活,排斥儿童的主观感受,课堂上只有一种道德声音,教师讲授着连自己都可能不信的“美丽谎言”,学生获得一堆不能在心灵上震撼他们、在行动上引导他们的语言符号。

(3)价值观传递的教学方式。在价值观相对单一的封建时代,道德价值上的一元独尊,保障了价值观传递的正当性。传递主导价值成为日常教学中合情合理的事情。

在以全球化、信息化为标志的人类历史背景下,我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这场意味深远的社会转型,表现在社会文化价值领域的重要特征是:现实社会处在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汇之中,多种价值观蔓延于千家万户,冲击着传统主导价值观,社会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价值观多元已经成为真切的实存力量,那种以价值观传递为主要特征的教学遭遇到价值多元的难题。

一、棘手的价值多元难题

教例1

《船长》这篇课文叙写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后沉没时,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安然脱险,自己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这篇作品的主旨是歌颂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师:你们认为船长不跳上小艇一起走,值得吗?

生1:我觉得船长的这种做法很值得,因为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这就是他的做人原则,如果他跳上小艇一起走,那他就违背了自己的做人原则。

生2:我觉得船长的这种做法不值得,船沉没了可以再造,这是有价值的,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无价的。

生3:我觉得船长的做法是值得的,作为一名船长,他怎么能弃船而逃,苟且偷生呢?

生4:我觉得船长的做法是值得的,“诺曼底”号就是他的生命,船在人在,船亡人亡。这充分表现了船长忠于职守的高贵品质。

生5:我觉得船长的这种做法不值得,培养一名优秀的船长是很不容易的,他这样做对他的国家来说是巨大的损失,国家会因此而少了一名优秀船长。

生6:他用一个人的生命,换来了60人的生命,值得!

…………

教材编写者的原意显然是要正面歌颂哈尔威船长,但是,学生表达出了不同的观点。学生1、3、4、6都赞同船长的行为,而学生2、5却持反对意见。不仅如此,同样是赞同的观点,但陈述的理由则不尽相同。学生1所持的是颇似康德式的“义务论”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