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前言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三十年改革开放不仅引发了我国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也引入了取向殊异的多种思想文化资源。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观念的碰撞,使得价值观多元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种实存状况,面对之下又平添许多担忧与困惑:会不会冲击了主流价值而出现道德滑坡?我们是回到原来的“一”,还是走向相对主义的“多”?本书作者也时时陷入类似的困扰中:如果说青少年一代的道德成长需要价值的引领和滋养,那么这种多元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说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之下不可能存在价值单一的学校和课堂,那么多元的价值资源如何才能成为引导学生道德健康成长的力量?

这些困扰促使作者反复思考“多元之后怎么办”,进而聚焦于“教学是不是一种德性实践”,持续的研究与思考最终成就了他的博士论文。作为导师的我,当时正主持一项题为“价值多元化背景下道德教育改革与学校德育环境重建”的文科基地重大项目,也时时走进同样的困扰。我们围绕着相互间既有区别又相关的主题所展开的交流与研讨,缓缓地推进着各自的任务进程。

王凯博士基于博士论文形成的这本书,反映了他对理论资源的吸收与批判,还有对相关实践的感悟与反思,我觉得比较突出地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现实针对性强。如前所述,价值多元丰富了价值资源,使价值教育显得尤为必要,也使得价值商谈成为可能。尽管我国的教育学教材把知识的思想性和教学的教育性当做原则来遵奉,但是在知识的“育思想”价值和教学的“育德性”的价值上,总是简单化的灌输有余,针对性的启发、引领、商讨不足。在陈旧的教育观念支配下的一些课堂上,只要涉及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价值问题,教师均习惯于寻找唯一正确的答案,久而久之,也就培养了不少价值问题上的“应声虫”。作者提醒人们,教师在道德价值上的“强灌输”、“硬牵引”和“贴标签”等现象值得反省。“帖标签”既是思想的僵化也是思维的简单化,“硬牵引”不过是装扮成对话的独白,如果只有“强灌输”而无接受者个体的意义生成,价值观教学就会变成空洞的说教或机械的教条。

前言二是行文的论辩性强。该论著直面价值多元之后的教学问题,批判了价值观教学上“教学即传递”和“教学即不作为”的典型观念,指出它们分别以“价值一元”和“价值相对主义”为前提,以二元对立的思维看待道德价值问题。在批判的基础上,作者以复杂思维的眼光,从教学伦理角度切入展开论证,指出课堂教学应该宽容学生的“非标准”价值观,形成价值交流、商谈的氛围,让学生在丰富价值资源的滋养下生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个人珍视的价值观。

三是本书在展开阐述的过程中,运用的实例十分丰富。不仅提出并论证了教学作为德性实践的理论命题,而且结合教学案例分析德性实践的展开逻辑与行动策略,较为系统地提出了解决价值多元之后德性生成问题的教学德性实践之路。这种实践是多主体参与的交往实践,是开放互动的生成性实践。学生既作为社会价值的承载主体而存在,同时又作为价值选择和自我指导的主体而存在,也就是说,是使“价值意义”在他自己身上得以不断“生成”的主体。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更多的道德教育资源是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中生成的,关注这种生成的必要与可能,也就成为组织、推进和评价教学过程的必然要求。

作为作者的第一部专著,在论证上也许还有疏漏之处,文笔也许略显稚嫩,甚至带有一丝“初生之犊”的味道,但我相信,他在书中的思考是专注的,他在书中的表达是真诚的,他的这种理论勇气和批判意识也是值得嘉许的。

杨小微

2008年11月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