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这个例子让我得到很大的启示:原来小孩子的学习是这样的,他需要前面的不断重复,建立起认知的架构,然后就可以把类似的事情输入,形成自己的知识。
研究者也发现,人类的学习要靠大脑神经元的联结来形成,而神经元的联结,要靠重复累积的刺激,才能建立神经线路。所以当孩子在问问题,尤其重复问题时,其实孩子在展现他萌芽的好奇心。而父母的角色,就是在这时候,提供他学习的环境,让他那颗好奇心可以充分地得到满足。同样的,因好奇心引发出来的「捣蛋」行为,一旦好奇心满足了,行为自然就会消失。
儿子不到两岁时,我怀了老二。每次煮饭,儿子都很好奇地跑来看我舀米。因为平常米缸有卡锁,所以只要我一掀开米缸,他的小手就趁机在米缸中抓一把,常常把米撒得一地。
虽然要求他帮忙捡米,但大部分还是都在做。那时候挺着大肚子,捡地上的米很辛苦,有次我就对他说:「我知道你对米很好奇,但米不可以玩,妈妈要检掉在地上的米很辛苦。但我用量杯时你可以帮忙。」我教他什么是满杯,用筷子画过去就是平杯,还让他用量杯帮我舀米。第二天,为了让他有挑战性,我要求他量三杯半的米,趁机教他什么是二分之一。这样一两个礼拜下来,以后我舀米时他就不来了,即使你要他来帮忙他也不来,因为他的好奇心已经充分满足了。
有时实在不能小看孩子的重复行为。有位妈妈曾分享一件孩子玩水的故事。她描述,四岁女儿爱玩水,每天洗澡总是泡好久。浴缸里的玩具,孩子最喜欢的是一套量杯。每天就看女儿拿那些大大小小的杯子倒来倒去的,不懂怎么会那么好玩。有一天,女儿拿着二个杯子对她说:「妈妈,你看,我用这个杯子(二分之一杯)倒二次,它(一杯)就满了。」然后用一个三分之一杯,倒了倒,说:「这个倒三次就满了。」这位妈妈很惊讶的发现不会分数的女儿竟然有分数的概念,而且是自己从每天的倒水游戏中领悟出来的。所以,真的不要用大人的角度把孩子的重复行为当作是浪费时间,没有意义的事。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