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35、法国专辑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碍了生活的进步和改善。[2790]于洛与自己的侄子,一个漠视周遭一切的敏感男孩杰拉尔德,建立了友谊。塔蒂的创新在于其与众不同的镜头运用,有时候一组镜头里不止一个包袱,充分显示了他的机智。有一个著名的场景,于洛的姐夫在圆形卧室窗台前来回踱步,让人感觉像是房子本身眼波流转。《游戏时间》(1967)的创新性不亚于塔蒂或布列松创作的其他作品。影片没有主人公,几乎没有情节。和《我的舅舅》一样,它讽刺了现代社会闪亮的钢制配件。其中有个典型的塔蒂式场景,运用了多种视觉元素,但都不明显,观众必须仔仔细细地看。不过,一旦你学会了欣赏,你就会明白塔蒂所观察到的世界就是我们身处的平凡世界,没有情节,但我们却有各自不同的理解。这一观点显然与巴特和德里达异曲同工,也更有趣。

法国的新浪潮或“左岸”派导演都受到了《电影手册》的影响,它反映了缘于婴儿潮而繁荣起来的青年文化。电影文化也趋于成熟,20世纪50年代末,强调国际性的国际电影节纷纷涌现:1957年的旧金山电影节和伦敦电影节、1959年的莫斯科电影节、1963年的阿德莱德电影节和纽约电影节、1965年的芝加哥电影节和巴拿马电影节、1966年的布里斯班电影节、1967年的德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电影节和伊朗的设拉子电影节。戛纳电影节是众多电影节的法国母亲,创办于1939年。希特勒入侵波兰后,戛纳电影节曾一度中断,后于1946年恢复。

新浪潮导演以技术革新而著称,主要原因是摄影机更为轻巧,便于运用各种镜头:不寻常的特写、意想不到的拍摄角度、远距离的长镜头拍摄。但他们的主要成就是一种新的直接性,一种类似纪录片的即时感。这个黄金时代为我们带来了众多经典作品,如《四百击》(特吕弗,1959)、《广岛之恋》(阿兰· 雷奈,1959)、《筋疲力尽》(戈达尔,1960)、《扎奇在地铁》(路易· 马勒,1960)、《去年在马里昂巴德》(雷奈,1961)、《朱尔与吉姆》(特吕弗,1962)、《五至七时的奇奥》(阿涅斯· 瓦尔达,1962)、《柔肤》(特吕弗,1964)、《法外之徒》(戈达尔,1964)、《瑟堡的雨伞》(雅克· 德米,1964)、《阿尔法城》(戈达尔,1965)、《华氏451》(特吕弗,1966)、《我略知她一二》(戈达尔,1967)、《慕德家一夜》(埃里克· 侯麦,1967)、《日以作夜》(特吕弗,1973)。[2791]

最著名的技术创新要数特吕弗(François Truffant)的“跳切”(jump-cut),从一组连续的镜头中除去某些画面,形成冲突效应,暗示时间流逝(特别是短时间),同时又突出情绪变化。静止镜头也得到广泛运用,最著名的是《四百击》的最后一个场景:男孩站在海边,转身面对观众。通常这样的电影结尾是开放性的,加上跳切营造的紧张感,使得这些电影有时会被贴上“存在主义”或“解构主义”的标签,让观众思考导演的用意。[2792]《电影手册》的撰稿人当然受到了萨特等存在主义者观点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布罗代尔有关“长时段”观点的影响,这在布列松的作品中比较明显。反过来,新浪潮导演采用的自由解读也推动了罗兰· 巴特“作者已死”的著名思想。[2793]

各种电影指南普遍认为《广岛之恋》在电影史上的重要性堪比《公民凯恩》。与所有杰出的电影一样,《广岛之恋》实现了故事和形式的无缝对接。影片改编自玛格丽特· 杜拉斯的小说,讲述了一名已婚法国女演员与一名已婚日本建筑师之间为期两天的爱情故事。广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死亡,这位法国女演员忍不住回想起她早年的一段爱情,那是在德军占领法国期间,她爱上了一位年轻的德国士兵,后者在她所在的小镇获得解放的前一天被杀害。由于爱上敌人,她被家人关入地窖,受到了排斥。在广岛,当她爱上这名建筑师时,同样的痛苦再次袭来。温柔、销魂的做爱场景和残酷战争的连续镜头准确地表现了她的心情。[2794]

《四百击》被公认为有关青春的最佳电影。它是五部系列电影的第一部,最后一部是《爱情狂奔》(1979)。《四百击》(法语词汇,意指不学好、走极端,字面意思是一个人能承受的最大惩罚)讲述了12岁男孩安托万· 达诺的故事。在被父母抛弃后,孤单的安托万遇到了麻烦,他逃走了,最后被送往少管中心。特吕弗认为,安托万不算太坏,也不算太好,他只是个孩子,被他不明白的力量弄得晕头转向。影片想要表现一种自由,既是地理的自由,也是思想和艺术的自由,这孩子瞥见了自由,却对此一知半解,旋即自由又一扫而空了。在学校时,他从来没有真正地快乐过(我们看到了其他人懵懂的快乐),在他成年之前,就已经受到了“摧残”。有人认为影片结尾那个著名的静止画面模棱两可,但是《四百击》无疑是一部关于真实生活的悲伤电影。[2795]

《筋疲力尽》被认为是电影中的《春之祭》或《尤利西斯》;它是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的第一部代表作,它改变了电影的一切。表面上看,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罪犯最后的日子,他因为枪杀一名警察而引发了一场大追捕,影片根据他[由让—保罗· 贝尔蒙多扮演]的逃亡行动展开,他以著名演员亨弗莱· 鲍嘉为榜样,并经常模仿他在好莱坞警匪片中看到的亨弗莱· 鲍嘉的形象。[2796]他遇到了一位美国女学生,并爱上了她(由珍· 茜宝扮演),这位女学生可怜的法语烘托出他局限的世界和个性。他们在疯狂行动的间隙所讨论的不同的人生观使影片具备一种深度,从而区别于它既尊崇又嘲弄的鲍嘉式影片。贝尔蒙多扮演的米歇尔· 博依卡非常清楚安托万· 达诺刚刚省悟的失败的人生。这部电影依然没有逃脱生活的真实。[2797]

由阿兰·雷奈(Alain Resnais)导演、阿兰· 罗伯—格里耶编剧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是一部荧幕上的新小说。它讲述的是一名男子X力图说服一名女子A,他们去年曾经在度假酒店马里昂巴德相遇,当时她答应(或曾经答应过)今年与他私奔。我们不知道先前的相遇是否真实存在,A含糊其词,因为她丈夫就在附近;我们也不知道X的“回忆”是否实际上预示了未来。这个情节写得似乎不可信,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导演雷奈通过华美的场景、漂亮的镜头,成功地令观众感到疑惑但又一直兴趣不减。其中最著名的场景设定在巨大而整齐的花园里,人物投下了影子,而高耸的灌木丛却没有。[2798]

《朱尔与吉姆》“对体会过痴迷又毁于痴迷的情人而言,是一座神殿”,它讲述了两位作家朋友和他们遇到的一名女子,这名女子先和其中一位有了孩子,又爱上了另一位。[2799]这部作品是特吕弗的代表作,凯瑟琳的扮演者让娜· 莫罗也表现出色。她扮演的作为两人友谊中的第三者的角色很可信。在朱尔和吉姆背着她讨论斯特林堡戏剧时,她就一头跳进塞纳河,这个情节似乎非常自然。

《我略知她一二》被评论家詹姆斯· 帕洛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可能最重要的导演所拍摄可能是最伟大的电影”。[2800]情节并不动人,也不算特别有新意:它讲述了一个兼做妓女的家庭主妇的故事。这是一部出了名的难以理解的电影,人物众多,不断地提及马克思、维特根斯坦、布罗代尔、结构主义等一切与电影有关的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