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6、经典的裂隙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节目却是革命性的。[2098]该公司的首位艺术导演是乔治·迪瓦恩(George Devine),他曾经在牛津和法国学习;他还带来了副导演托尼·理查森(Tony Richardson),后者时年27岁,曾经就职于BBC。迪瓦恩有经验,而理查森有天分。实际上,奥利弗· 内维尔谈到英国演艺公司的早期状况时曾说,迪瓦恩慧眼独具,发现了第一个天才。公司刚启动时,他在戏剧周刊《舞台》上登广告,征集有关当代主题的新剧本,七百多份稿件像雪片般飞来,其中有一位名叫约翰·奥斯本(John Osborne)的编剧送来了《愤怒的回顾》。[2099]迪瓦恩很喜欢它“犀利”的语言,认定其演出效果不错。他发现作者约翰· 奥斯本是个失业演员,他的很多情况在战后的英国具有典型性。《1944年教育法》(《贝弗里奇报告》的后续成果)提高了学生的离校年龄,开启了现代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校教育制度;政府还资助下层社会的学生进入表演学校。但是,战后的英国死气沉沉,学生人数太多,工作机会太少。奥斯本就是这些接受超长训练的学生中的一员,他剧本中的“男主人公”杰米· 波特也是如此。[2100]

“男主人公”要加引号,因为这也是剧本《愤怒的回顾》的几大特征之一。剧中这位主角,属于社会中下层,他一边批评周遭的一切,一边批评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吉米· 波特和奥康克沃是难兄难弟,他“被一股狂野的力量拽向虚无”。[2101]《愤怒的回顾》的结构屡遭批评,因为故事最后走向崩溃,杰米和他的中产阶级的妻子缩回了他们自己那装点着可爱玩具的梦想世界。[2102]尽管如此,这部戏剧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有位评论家说,它标志了一个时代的开始,“戏剧不再只关注中产阶级人物,戏剧的场景也不再局限于乡村别墅”。[2103]这部戏剧的标题也引起“愤怒的青年”(angry young men)一词的兴起,这个词与“极端现实主义戏剧”(Kitchen Sink Drama)一起,意指英国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众多关注工人阶级(通常是男性)经历的小说和戏剧。[2104]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奥斯本代表的趋势契合了我们所关注的文化概念重建。奥斯本的剧本以及众多小说的主角都是工人阶级的“男主人公”或者所谓的“反正统派男主人公”,其他作品还有伯纳德· 科普斯的《斯特普尼· 格林的哈姆雷特》(1957)、约翰· 雅顿的《巴比伦河域》(1957)和《忍辱偷生》(1958)、阿诺德· 韦斯克的《大麦鸡汤》(1958)和《根》(1959)、小说家约翰· 布莱恩的《上流社会》(1957)、艾伦· 西利托的《周六晚和周日晨》(1958)和大卫· 斯托里的《如此运动生涯》(1960)。这些非正统主角都富有进取心,凭借接受的教育或掌握的技能摆脱了下层社会背景,但又前途迷茫。尽管这些作者都能看到下层社会的缺点,并且发现这些缺点与其他阶层的缺点不相伯仲,但是他们的作品给下层人民的生活经验带来了正统性,也为传统文化形式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用艾略特的话说,这些作品本身持极度怀疑的态度。

诗歌领域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1954年10月1日,《观察家》杂志刊出一篇匿名文章《在运动中》。这篇文章其实出自该杂志文学编辑J. D.斯科特(J. D. Scott)之手,它指出了英国文学的一个新群体,即一群小说家和诗人,“崇拜利维斯、燕卜荪、奥威尔和格雷夫斯”,“对四十岁左右群体的绝望感到乏味……对诗意的情感极不耐烦……怀疑、坚强又刻薄”。[2105]《观察家》的这篇文章列举了五位作者。而在1955年D. J.恩莱特发表了《20世纪50年代的诗人》,以及一年后罗伯特· 康奎斯特发表《新诗》之后,共有九位诗人和小说家被认为参与了当时的这场所谓运动:金斯莱· 艾米斯、罗伯特· 康奎斯特、唐纳德· 戴维、恩莱特本人、托姆· 冈恩、克里斯托弗· 霍洛韦、伊丽莎白· 简宁斯、菲利普· 拉金和约翰· 韦恩。也许有些偏激,一位文选编者这样评价这次运动,称它是“18世纪以来与文化传统最伟大的决裂”。其主要文本包括韦恩的小说《误投尘世》(1953)和艾米斯的《幸运的吉姆》(1954),主流情调是“中产阶级怀疑论”和“讽刺性常识”。[2106]

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1922—1985)是这次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他的诗作清晰地表述了自己的生活观和文学观。他成长于考文垂,离W. H.奥登所在的伯明翰不远,从牛津大学毕业后,当了大学的图书管理员(莱斯特大学,1946—1950;贝尔法斯特大学,1950—1955;赫尔大学,1955—1985),这主要是因为他需要一份稳定工作。他早年写过两本小说,却因诗作而闻名。拉金喜欢说,是诗歌选择了他,而不是他选择了诗歌。从他的第一部成熟的诗集,发表于1955年的《较小之欺诈》中,我们可以领略他富有诗意的表达,“怀疑、坦率、没有华丽的辞藻”,更重要的是,谦逊和坚强。这部作品不像奥斯本的剧本那么愤怒,但是,拉金拒绝旧文学、传统、崇高思想和心理分析(他称之为“普通的神秘猫”),这与极端现实主义戏剧脚踏实地的特点相吻合,只不过音量没有那么大。[2107]他最著名的诗篇《去教堂》里有这样的诗句:

我摘下骑车裤腿夹,

勉强表示敬意。

这些句子立刻传达了拉金“内心的诚意”,更不用说某种喜剧意识。拉金认为,人们“渴求意义,但在很大程度上,又没有把握能胜任这项工作;毫无疑问,世界是存在着的,没有任何哲学意义;具有哲学意义的是,人对这一事实无能为力,只能做个‘无助的旁观者’;人的感受没有意义,因此无所立足。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有感受呢?这就是斗争”。他看到:

冰雹

眼看就要降临,

痛击你的生活,然后消失于无形

为了突出多愁善感的缺点,拉金刻意涉及情感,并彻底意识到多愁善感是很多人的通病。他的情感世界是一个幻想破灭和失败的世界(“两个人一起生活与一个人独自生活同样愚蠢”,这是他对婚姻的看法),是“消极的现实主义,他生活的基本目标不是要感受如火的激情,而是避免受到伤害”。正是因为他十分了解令他痛苦和消沉的科学,看穿了存在主义和其他“豪言壮语”,才能有此看法。因此,拉金的声望大增;他的观点可能并不勇敢,却颇有根据。正如布雷克· 莫里森指出,几十年来,拉金一直被看成是不那么重要的诗人,但是在世纪末的时候,“拉金似乎主导了20世纪下半叶英语诗歌史,如同艾略特主导了上半叶的英语诗歌史一样”。[2108]

与愤怒的青年和文学运动或者与他们所探讨的世界同步出现的,还有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oggart)的独创性作品《识字的用途》。这本书发表于1957年,即《愤怒的回顾》首次登台一年后。霍加特与雷蒙德· 威廉斯、斯图尔特· 霍尔和一E. P.汤普森起,并称文化研究的思想学派(今天称学科)的创始人。霍加特于1918年出生在利兹,并在当地大学接受教育,并在北非和意大利参与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军经历对他有很大影响,这与威廉斯一样。战后,霍加特与拉金是同事,当时在赫尔大学成人教育系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