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6、经典的裂隙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大合唱。摇滚的声音淹没了其他一切,年轻人的文化完全焕然一新了。

流行音乐的发展是白人中产阶级接受并改编黑人音乐的结果,这绝非偶然。20世纪50年代,黑人的自我意识不断提升。美国黑人参军打战,与白人一样无所畏惧,他们自然期待公平地分享战后的繁荣。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他们发现事与愿违,特别是在南方,种族隔离依然十分明显,黑人感到受了羞辱,他们的怒气即将爆发。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决校园内种族隔离违宪,否定了此前盛行的“分开却平等”的观点,黑人的大光其火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实际上只用了一年半)。随后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一名美国黑人罗莎· 帕克斯被捕,原因是她坐了公共汽车前部为白人保留的座位。即将撕裂美国的民权运动从那天起轰轰烈烈地开始了。此时,在国际社会,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殖民地的自我意识也获得提升,也开始寻求独立。(1947年印度独立,1951年利比亚独立,1957年加纳独立,1960年尼日利亚独立。)其结果是,20世纪50年代迎来了黑人文学创作的繁荣。

在美国,我们已经看到20世纪20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所取得的成就。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的写作生涯跨越战争,他最重要的两本书分别问世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始末,《土生子》发表于1940年,《黑孩子》发表于1945年。赖特的作品十分出色,着力描述了当时那个变革过于缓慢的社会,赖特的一位朋友对此则牢骚更甚。

拉尔夫·艾里森(Ralph Ellison)8岁时,母亲给他买了一把短号,他因此立志要当一名音乐家。但是1933年,他进入布克· 华盛顿的塔斯克基学院后,在那里的图书馆发现了T. S.艾略特的《荒原》。[2077]受到朋友赖特的影响,也由于海明威在《纽约时报》上刊登了西班牙内战的报道,艾里森于1952年发表了《隐形人》。在这本巨著中,主角(无名氏)经历了现代美国黑人历史的所有阶段:“在南方腹地度过童年;上了北方慈善机构资助的黑人大学;到北方工厂做工;在哈莱姆经历狂暴而复杂的黑人城市生活;‘回到非洲’运动;共产主义机构‘兄弟会’;最后成了一名颓废派。”[2078]但是,所有这些都使他反感,隐形人无所适从。艾里森较早时批评过贡纳尔· 默达尔,不过,除了对黑人面临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大胆批评之外,艾里森似乎也没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这部小说问世之后,他本人反常地陷入沉默,几近销声匿迹。真正震动白人的是第三位黑人作家,他对黑人所处的水深火热的环境有着切身的体验。

詹姆斯· 阿瑟· 琼斯生于1924年,兄弟姐妹共十个。他在极度贫困中长大,从未见过父亲。多年后,母亲嫁给了大卫· 鲍德温,他于是改跟继父姓。这位继父是位极具“煽动性”的传教士,“根深蒂固”地仇恨白人,因此,到14岁时,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也继承了这两种性格。[2079]他在布道中的表现证明了他的写作天赋,于是他被菲利普· 拉夫介绍给了《新领袖》(C.赖特· 米尔斯曾经在那儿获得机遇)。由于鲍德温既是同性恋又是黑人,他从理查德· 赖特的著作中吸取营养,流亡巴黎,在那儿写出了早期作品。这些作品继承了美国的实用现实主义传统,受到了亨利· 詹姆斯和约翰· 多斯· 帕索斯的影响。当时,鲍德温给自己的定位是要充当“哈莱姆封闭的家庭和教堂的眼睛,谨慎地观察巴黎的同性恋事件,尤其是要敏锐地记录人类内在的自我冲突”。[2080]《向苍天呼吁》(1953)和《乔瓦尼的房间》(1956)使他小有名气,但是随着20世纪50年代末民权运动的出现,他的生活旋即发生了新的变化。1957年,他从法国回到美国,9月份受《哈泼斯》杂志委托,报道阿肯色州小石城及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为取消种族隔离而发起的斗争。当年9月5日,阿肯色州州长奥维尔· 法柏斯曾经试图阻止黑人学生到小石城的一所学校就读,于是艾森豪威尔总统派遣联邦军队强行取消种族隔离,保护了黑人儿童的权利。

这一经历改变了鲍德温:“过去的鲍德温是一个在白人世界里谋求发展的黑人作家,但是此时的鲍德温变成了真正的黑人。”[2081]他不再是一名旁观者,《哈泼斯》杂志上的文章使他克服了对南方的恐惧(他本人如是说),他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愤怒和诚意,是接受或者拒绝,读者们看着办。他用痛苦、本色的语言传达讯息:“他们(参加静坐示威和游行的学生)并不是第一批面对暴徒的黑人,但这是第一次,感到惧怕的不再是他们,而是暴徒。”[2082]鲍德温的两篇文章结集成书,即为《下一次将是烈火》,这本书颇受关注,他生动地叙述黑人的经历,向白人传达黑人心中强烈的仇恨和愤怒。“因为美国黑人生活中的恐惧已经无法言表……我意识到惊天大事正在发生,而我身负使命。我会因此不快,但我绝不会袖手旁观。”[2083]黑人的愤怒倾泻而出,掷地有声。

此外,黑人写作也取得了进步。英国的科林·麦金尼斯(Colin MacInnes)发表了两部小说(1959年的《绝对新手》和1960年的《爱先生和正义先生》)。不过,这两部小说对西印度群岛人的生活方式作了较为敏锐的观察(这些人自1948年后陆续来到伦敦,在交通系统工作),而不太关注直接的社会观点或政治观点。[2084]在法国,“黑人气质”(négritude)这个概念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有了,但直到1945年以后才广泛使用;其主旨是赞美非洲人的过往,强调与希腊人的理智和逻辑相对应的黑人的情感和直觉。主要代表有塞内加尔总统利奥波德· 桑戈尔、艾梅· 塞泽尔和弗朗兹· 法农(法农是位精神病医生,来自马提尼克岛,在阿尔及利亚工作,详见第30章)。“黑人气质”是个宝贵的词汇,它所描述的那个阶段似乎比鲍德温或艾里森笔下的更为安全可靠。这个词汇的中心意思是,黑人文化或黑人生活与其他文化一样丰富多彩、意蕴深厚、令人满意,黑人艺术源于黑人经历,它新颖、感人,值得分享。

实际上,“黑人气质”是欧洲人用的一个标签词,指发生在非洲法语地区的事情。[2085]然而,这些非洲国家正在经历的历史却比这个词的内涵更加痛苦和深刻。殖民地走向自治的过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副产品。殖民国家日益衰落,难以维系对殖民地的控制,而且还要依赖殖民地的人力出征打仗,巨大的道德压力迫使殖民国家在政治上放弃对殖民地的控制。与此同时,思想界也在发生变化。

希普林· 埃昆西的《城里人》(1954)是西非第一部现代的现实主义小说,不过使西方国家注意到非洲文学新发展的是阿莫斯· 图图奥拉于1951年发表的《棕榈酒醉鬼故事》。[2086]然而,尼日利亚作家钦努阿·阿契贝(Chinua Achebe)于1958年发表的小说《瓦解》才是非洲小说的真正原型。它用优美的英语生动地描述着,白人的到来导致非洲传统社会走向瓦解。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无论从情感或是地理上看,小说的场景都是非西方的。所有这些交织在一起,最后汇成一部杰出的悲剧。[2087]

阿契贝的母语是伊波语,但他从小学习英语,并在1953年成为伊巴丹大学英语文学专业首批毕业生。另外,阿契贝深刻同情其小说人物的性格缺点,他巧妙的创作方法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