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8、无用的慰藉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量合成物质一个接着一个地投放市场。第一种基于乙炔的织物材料(acetylene-based fabrics)于1930年上市,同年上市的还有丙烯酸塑料,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有机玻璃(Perspex)、普列克斯玻璃(Plexiglass)和聚甲基丙烯酸酯塑料(Lucite)。玻璃纸(Cellophane)也诞生在1930年,本来是用来包在骆驼牌香烟外面的。[1557]氯丁合成橡胶在一年后面世,聚酰胺合成纤维则出现于1935年。贝纶(尼龙纤维的一种早期形式)于1938年在德国问世,而商用的聚乙烯则出现在1939年。在1940年的美国,玻璃纸一词在“最美词汇”的评选中排名第三(名列“母亲”和“记忆”之后),这堪称是市场营销的胜利。但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化学发现,在这里尼龙(nylon)的诞生最具有启发性。[1558]尽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是战败的一方,但它仍保持了化学工业方面的坚实基础。实际上,由于协约国的海上封锁非常成功,德国被迫开展了人工合成食品和产品的实验,从而在这方面领先于它的敌人。从1925年开始,随着I. G.法尔本化工集团的成立,一批有才华的有机化学家被集中起来开展高分子化学的基础研究,旨在构建具有特殊性能的分子。[1559]这被列为基础研究范畴,从而逃避了协约国对军工产品的制裁。这个化学家小组在几年内几乎每天合成一种新的化合物。纵然政治家排除了这些化合物的军事风险,但英国和美国的化学公司充分意识到了其中的商业威胁,于是在1927年,位于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的杜邦公司增加了化学部门的研发经费,从每年两万美元增加到每月两万五千美元。[1560]

在当时,人们认为化学物质分为两类,一类类似于糖或者盐,它们的分子能通过孔洞细小的膜,并能形成晶体;另一类则是大分子,类似于橡胶或明胶,它们的分子不能通过这样的膜,因此被归为“胶体”(colloids)。在人们的构想中,胶体是被神秘的“电力”结合起来的一系列小分子。然而,正如莱纳斯·鲍林的实验所显示的,化学键是构成化学物质的基础,它是一种物理力,而不是所谓的“神奇”之力。一旦破除了其中的玄机,分子之间的联系方式也变得更加清晰,合成橡胶或明胶,甚至比它们更好的物质也变成了实际的选择。当时人们急需丝绸的代用品,因为日本正与中国交战,要从日本进口丝变得非常困难而且昂贵。决定性的突破来自华莱士·休姆·卡罗瑟斯(Wallace Hume Carothers)博士的研究。杜邦公司此前许诺向他提供用于基础研究的“巨额经费”,于是他放弃了哈佛大学的邀请,来到了威尔明顿从事研究。他开始通过双官能分子,来构建史无前例的巨大链式分子——聚酯。在经典化学中,醇类与酸反应产生酯。在双官能分子中,分子的两端各存在着两个(而非一个)酸或醇的基团,而卡罗瑟斯发现这种分子“相互之间能够连续地发生反应从而引发连锁反应”,并生成越来越长的分子。[1561]随着20世纪30年代向前推进,卡罗瑟斯构建出了分子量为4000、5000乃至6000的分子(糖的分子量是342,血红蛋白为6800,而橡胶的分子量约为100万)。这些高分子的一大性能是能够被拉成长而光滑的坚韧细丝。根据斯蒂芬·费尼谢尔在《塑料的历史》中所说,一开始这些细丝要么过于易碎,要么过于昂贵,无法投入商业用途。然后在1934年3月下旬,卡罗瑟斯要求他的助手唐纳德·科夫曼(Donald Coffman)尽量用一种从未研究过的酯类物质构建一种纤维。如果任何合成纤维要具有商业意义,它必须具有“冷拉”的能力,这能够体现它在常温下的表现。标准的测试是要将一根冷的玻璃棒插入高分子混合物中,然后将玻璃棒拉出。科夫曼和卡罗瑟斯发现这种新的聚合物竟然非常坚韧,一点也不易碎,还具有光泽。

这一发现之后,杜邦公司开展了疯狂的行动,以期率先生产出一种成功的合成丝。该专利于1937年4月28日提交,在1939年纽约世界博览会上,全世界在杜邦公司的“神奇化学世界”中见识了这一新物质。尼龙(以尼龙丝袜的形式)出尽了风头。它最初被称为66号纤维,此后尝试了数百种名字,从“克利斯”(Klis,即把丝绸Silk倒过来写)到“努拉伊”和“瓦卡拉”(想象一下,“我要一双瓦卡拉”)。尼龙最终成为正式名称,因为它听上去有合成的感觉,而且不会与别的名字混淆。在这次博览会后,人们对尼龙的需求逐渐高涨。许多商店限制每位顾客只能购买两双尼龙丝袜。然而,这股尼龙热潮有着严肃的一面,正如《纽约时报》所指出的:“通常情况下,合成物是对自然界中物质的复制。……这种尼龙则完全不同。在自然界中它没有对应的化学物质。……它是……对物质的完美控制,以至于人类对食物、服装和建筑材料的需要不再完全依赖于动植物和地壳。”[1562]

在大萧条最黑暗的岁月里,百老汇的86家合法剧院中只有28家依然开门营业,但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的剧作《悲悼》的门票则销售一空,就连最贵的六美元的位子也全卖掉了。[1563]早在1931年10月26日《悲悼》首演之前,奥尼尔就已然被尊为“伟大的美国剧作家,在他之后美国才有了真正的戏剧”。[1564]然而直到30年代末,奥尼尔年过半百之时,他才创作了两部真正代表他艺术造诣的伟大杰作《送冰的人来了》和《长夜漫漫路迢迢》。其间的年月则被他称为“低潮期”。

比起大多数艺术家,奥尼尔的某些履历对于理解他的作品要更为重要。在他还不到14岁时,他发现自己的出生促使母亲染上了吗啡瘾。他还发现父母责备长子杰米,因为他把麻疹传染给了次子埃德蒙,并导致后者在18个月大时便夭折了。1902年,奥尼尔染上毒瘾的母亲艾拉·奥尼尔用完了家里所有的吗啡,于是企图自杀。这导致当时正值青春期的奥尼尔在一段时期内沉溺酗酒和自我毁灭的行为。他还开始流连于剧院(他的父亲是一名演员)。[1565]在一次失败的婚姻之后,1911年,奥尼尔自己也在一家小旅馆里试图用过量服药自杀,此后他因心理问题看了几位精神科医生。一年后他被诊断患有结核病。1921年,他的父亲罹患癌症不幸去世,母亲也于次年与世长辞。他的哥哥杰米先是罹患酒精性精神病,在奥尼尔母亲去世后以一年也因中风去世,享年45岁。奥尼尔本来打算在普林斯顿攻读科学课程。然而在大学期间,他深受尼采的影响,接受了一种被他的传记作者称之为“科学神秘主义”的生活态度。他最终因为出勤率太低而遭到学校开除。1912年,他当上了记者,开始了写作生涯,但很快转向了戏剧领域。[1566]

除了他的自传之外,奥尼尔的戏剧理念还可以通过他对美国所下的定论来理解。他说,美国“非但没有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国家,反而成了最大的失败者。究其原因,这是因为它拥有了一切,超过其他任何国家。……它的主要理念是永恒的游戏,试图通过占有灵魂之外的东西来占有你的灵魂”。[1567]《送冰的人来了》和《长夜漫漫路迢迢》都长达数小时,而且两部作品都是谈话剧,几乎没有动作。剧中的人物和观看演出的观众都被困在同一个屋子里,在这里谈话是不可避免的。在《送冰的人来了》中,角色都待在哈里·霍普旅馆的酒吧里,他们在那里喝酒聊天,日复一日地互相讲着同样的故事,这些故事实际上都是白日梦,是永远不会发生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