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8、无用的慰藉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局外人,但作为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的一员,他绝不是不起眼的。他继续纠正政治家的言行,批评1925年时任财政大臣的温斯顿·丘吉尔将回归金本位的美元与英镑的汇率定为4.86美元兑1英镑,因为在凯恩斯看来美元的估值高了10%。[1542]他还预见到,由于德国鲁尔区的煤矿在1924年获准重新投入生产,煤炭价格将显著下降,并导致英国国内形势急转直下,从而引发1926年的总罢工。[1543]

正确的预见并没有让凯恩斯因此受到欢迎,但他也拒绝管住自己的嘴。随着1929年华尔街股灾和大萧条的到来,美国和欧洲地区的失业率分别上升到近25%和33%,美国更是有不少于九千家银行倒闭,在这种背景下,当时的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正确的做法是无为而治。[1544]传统观点认为,经济萧条是“治疗性的”,它们能“榨出”像毒药一样积累在国家经济中的低效和浪费。干涉这一自然的经济顺势疗法将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凯恩斯认为这是无稽之谈。更糟的是,鉴于大规模失业所造成的困境,这更是不道德的无稽之谈。传统经济学家的无为而治理论基于萨伊的市场定律,这一定律以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的名字命名。萨伊定律主张,商品的整体生产过剩是不可能的,同理普遍失业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生产商品只是为了享受其他商品的消费。每一次投资的增加很快都伴随着需求的增加。存款也同样被银行用来为投资提供贷款,因此消费和储蓄之间不存在真正的区别。这种失业的出现是暂时的,当人们抽出时间来花费自己的收入时,问题很快就会被纠正,而且是自愿的纠正。[1545]

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体制的弊病是失业不仅普遍存在而且是非自愿的,并且远非暂时性的现象。凯恩斯并不是唯一指出这种困境的人。他的重要观察是人们不会将自己收入的全部增长都用于消费。他们固然会花得更多,但也会存一点起来。这一行为也许看起来并不十分重要,但凯恩斯认为它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据此商人也不会将所有利润用于投资。因此,萨伊所概括的系统将逐渐放缓,并最终停止。这会造成三种影响:第一,经济体既依赖于既成事实,也依赖于人们对未来前景的认知;第二,在背负较高失业率和随之导致的社会危害的情况下,经济体仍能保持稳定;第三,投资是最为关键的因素。由此他推导出了决定性的观点,即如果民间投资匮乏,国家就应当介入,利用政府信贷和操控利率来创造就业机会。无论这些工作有用(比如修路)还是完全无用都没有多大关系,它们能给人们提供用于实际生活的现金,从而为其他人创造收益,并将这一收益链传递下去。[1546]

凯恩斯依然身处英国经济政策的决策层之外,他还需要赢得另一场战役才能走出冷宫。一直以来,他都是一位“脚踏实地的梦想家”,但其他人对此拒不承认。[1547]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首先将凯恩斯经济政策付诸实践的国家是纳粹德国。自1933年独揽大权开始,希特勒的表现几乎像是一个完美的凯恩斯主义者,大兴土木修建铁路、公路、运河和其他公共项目,同时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防止德国人将财产向国外转移并强迫他们购买国内产品。两年之内德国便消灭了失业,物价和工资开始相继上涨。[1548] 然而,许多人对德国取得的成就不以为然。希特勒造成的恐怖抹杀了人们对他所有成就的认可。1933年,在访问华盛顿时,凯恩斯试图向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兜售他的思想,但这位新总统此时全神贯注于自己的新政,并未完全被凯恩斯或凯恩斯主义吸引。此次失败过后,凯恩斯怀着让自己的思想影响更多人的希望,决定撰写一本书。于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1936年横空出世。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这部作品具有轰动效应,堪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马克思的《资本论》相提并论。对于其他人来说,凯恩斯的激进主义就像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一样令人生厌,或许还更加危险,因为它的可行性更大。[1549]一开始,这本书在美国产生的实际效果要强于英国。美国的大学接受了书中的理论,随后影响了华盛顿的决策层。J. K.加尔布雷斯回忆道:“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每周四和周五的晚上,从波士顿开往华盛顿的联邦快车上几乎一半的乘客都是哈佛的教职员工。他们都是前去为新政献计献策的。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后,年轻的经济学家所试图建言的正是凯恩斯的观点。”[1550]

1937年,就在凯恩斯的书出版几个月后,大萧条的影响似乎开始缓解,经济复苏的迹象终于开始显现。失业率依然高企,但至少商品产量和物价都在缓慢提升。这些复苏的苗头甫一出现,古典经济学家就如梦初醒地建议削减联邦支出和上调税收以平衡预算。于是经济复苏立刻放缓并陷于停滞,随即继续回到下滑状态。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910亿美元下跌至850亿美元,民间投资总量则减少了一半。[1551]大自然并不经常为人类的假说提供天然的实验室,但这一次几乎立竿见影。[1552]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已并不遥远。当欧洲战事爆发之时,美国的失业率仍高达17%,大萧条的影响已持续了十年之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将在美国几代人的字典里抹去失业一词,并预示着凯恩斯时代的来临。

20世纪30年代的本质是一段灰暗而险恶的年代,在科尔·波特(Cole Porter)的作品和歌词中却完全没有这样的感觉。Q. D.利维斯和她的丈夫可能会慨叹大众文化对思想的总体质量的影响(他们的悲观情绪也将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一次次得到呼应),有的时候却是一些近乎天才的个人缔造了流行艺术。在音乐领域,脱颖而出的就是波特。虽然他直到1955年都在持续创作优秀的作品(比如音乐剧《丝袜》),但20世纪30年代才是属于他的十年。[1553]波特发表于30年代的全部作品包括《不要困住我》、《日日夜夜》、《只是其中之一》、《无声之夜》、《我爱你深入骨髓》、《你是最好的》、《跳起比根舞》、《轻率地爱》以及下面这首《我为卿狂》:

我没有从香槟中得到快乐;

单纯的酒精无法让我激动。

所以告诉我,为什么是这样

我为你而疯狂。

我没有在飞机上得到快乐。

与某人在天空翱翔

对我来说只是梦一场,

然而我却为你而疯狂。

在1937年的一次骑马事故中,波特的双腿被压断,他因此成了半个残废,他的创作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成熟和聪明只是他天才的一部分。据格雷厄姆·格林所说,波特对细节的注重是首屈一指的,甚至不输给“奥登式”的诗歌。[1554]

你是西班牙夏夜的紫色霞光

你是国家美术馆

你是嘉宝的片酬

你是玻璃纸!

以及

在过去的日子里

长筒袜总是引人注目

但是现在天晓得

凡事皆可![1555]

玻璃纸和长筒袜,它们实际上比葛丽泰·嘉宝的片酬更令人印象深刻。[1556]20世纪30年代,莱纳斯·鲍林发现了化学键的本质,但在这十年间,贝克兰所发现的塑料也使得大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