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Markus Auerbach
时间:2023-08-16 04:16:47
1. 纵观整个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电动化、互联化、共享化的趋势让汽车设计变得有些趋同了,例如外观贯穿式的灯,内饰中贯穿式显示屏,设计师如何让保时捷在趋同里展示出不同?
大显示屏并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也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我们想把这些显示屏以最佳的状态融入整个内饰中,同时不会失去属于保时捷的操作和驾驶体验。比如乘客显示屏专供副驾乘客娱乐和共享信息;另外,我们保留了很多实体按键,具有真实且丰满的驾驶体验。我们不排除将来不断进行系统升级,以此提升整体的互动体验。
2. 其他自主品牌所招的新设计师有来自多个不同部门的背景,比如市场调研、用户分析、用户体验,这些年轻的设计师重新定义了汽车设计,令其范畴更广,保时捷是否也是如此?如果是的话,您是如何带领新的年轻团队的?
保时捷要考虑作为传统车企所拥有的赛车DNA,我们需要在丰富的历史和未来中寻找平衡。作为跑车制造商,我们需要多方面考虑车内体验,比如触感、驾驶感受和人体工程学,将这些结合到一起造就了专属于保时捷的驾驶体验,这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当然,我们受到行业内新的设计理念的影响,也会慢慢地接纳一部分,但不是直接地全盘吸收然后做180度的大转变。我们在观察,也在慢慢地吸收。
3. Vision 357概念车是基于GT4 RS平台设计的一款概念车。我们还注意到上面有eFuels的标志,这是不是透露出后续有参赛的计划?或者保时捷在eFuels或新能源方面的战略?特别是Vision 357概念车具有标志性的车型,会不会引导其他车型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设计师做Vision 357概念车设计研究时更多是在享受设计的过程,而不是为了实现某个最终目的,在设计的过程中想到这个车也可能是燃油车,所以就应用了GT4 RS的底盘。关于eFuels,我们希望仍然可以通过环保的且接近于零碳排放的合成燃料帮助燃油车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电气化时代。
4. 第八代保时捷911配有很受欢迎的SportChorno组件,之后很多自主品牌在某种程度上使用这个被保时捷推广起来的概念,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类似于保时捷Taycan和电动Macan这些未来的纯电车型上有?]有基于保时捷赛车基因和运动基因而来的设计理念? Sport Chorno的设计既有实用性又有美观性,是否还有其他类似于这样更经典的设计可以分享?
作为一个具有跑车基因的品牌,我们肯定想要这些非常情感化的设计出现在任何一款保时捷车型的驾驶舱里,这在未来的车型中将是一个惊喜。我们想让驾驶者与车辆建立情感和物理上的关联,车辆不是作为产品完全和驾驶者割裂开来。就像Vision357概念车一样,情感化的设计就可以考虑应用于更深层次的概念中或者量产车型上。另外,Taycan仍然保留着左边的启动开关,这个设计来自于保时捷非常辉煌的赛车运动历史,也应用在了现在所有的保时捷车型中,将来在电车时代也会是一样的设计。在1970年代以前,所有的勒芒式起步都是让车手从赛道一边跑到另一边的赛车里,再去启动车辆,然后挂挡。于是保时捷工程师想到了一个节约时间的办法,把点火锁放在左边,同时右手挂挡,用更少的时间点火,就是这样一个非常好玩且实用的设计,变成了保时捷的一小部分历史,同时也延续至今应用在现在所有的量产车上。
5. 能不能进一步地分享一下Vision 357概念车的设计过程?如何一步步实现最初的想法的,大概花费了多久,其中有没有非常有趣的设计过程?
整个设计过程非常短,只有3个月左右。因为这是一个设计研究,并不是落地的概念车项目,所以不需要动力和底盘的接入,只是纯外观的设计。我们很享受整个设计过程,所有的设计想法几乎没有进行二次的思考过滤,想到什么就用什么。设计师们最初思考了356对于保时捷代表着什么,或者356放在现在这个时代会是什么样子。在设计过程中提出了很多不一样的设计方案,最终他们选择了比较小巧、灵活且基于356设计的车身,而不是超跑。Vision 357概念车车身很低,它的驾驶舱非常低,在他们想象中,在驾驶舱里的坐姿也是非常不一样的,这让所有人都非常喜欢。初始的设计理念全部落实在最终的产品上,并没有太多的限制,设计师们都很享受这样的设计过程。
刚才提到这款车的关键词“未经过滤的”,如果设计师真的设计一辆量产车,肯定会受到很多的限制,有很多的考虑。比如这些设计最终在实车上的呈现需要一些科技和技术的支持,以及量产车在全球各地的法规限制等等,都会限制住设计师的想象力。Vision357概念车使用整体化的设计语言,很多地方没有接缝,甚至是嵌入的。虽然已经设计出来,但现在不一定有合适的技术解决手段能够使其实现并成为一辆量产车。很庆幸Vision 357概念车并不需要量产,我们的设计师只需要基于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并做成现在的模型。他们非常享受,这是很好的设计体验。
《五问Markus Auerbach》在线阅读地址:五问Markus Auerb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