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返回上一页

观察型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及其艺术形态

时间:2023-04-12 07:13:58

□ 张恒悦

纪录片是电影三大基本类别之一,最初给此类记录类电影下定义的是英国电影理论家约翰·格里尔逊,并最先使用英文“documentary”来指称此类影片,他要求将事实客观表现,而并非虚构。除此之外,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认为纪录片是“一种介于单纯记录现实和企图解释现实之间的奇妙的中介性艺术形式”。[1]

根据美国学者比尔·尼克尔斯的观点,人们大致可以将纪录片分为六大类,[2]分别是诗意型纪录片,此类纪录片不强调叙事和连贯剪辑,着力于节奏的创造和空间的并置,传达情绪情调;阐释型纪录片,其宣传意图明确,倚重解说词的力量来说服观众接受创作者的观点;观察型纪录片,其着力于对现实世界的表达,无解说、无扮演;[3]参与型纪录片,这类纪录片不掩盖导演的在场,相反它会有意强调导演与被拍摄对象的互动;反射型纪录片,其特征在于对纪录片里呈现的社会历史过程本身的反思;表述行为型纪录片,此类纪录片往往与先锋电影很接近,它对真实事情主观放大,背离现实主义风格,强调创作者的主观表达。

在所有类别的纪录片中,观察型纪录片或许是最贴近真实且相对最纯粹反映真实的一种纪录片类型。在国外,观察型纪录片的创作者通常被比作“停在墙壁上的苍蝇”,这一说法显然强调导演对于观察型纪录片的影响很小,它要求导演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变为一个“透明人”。如何才能变为一个“透明人”,那便要求导演放弃脚本,放弃一些常用的导演视角,不要试图从自己嘴里讲述你所看到的,而是要尽可能用冷静、克制、清晰的手段为被拍摄对象提供一个场域,让他们自己“说”出自己的故事。同时要说明一点,观察型纪录片之所以能够诞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决定性的技术支持:便携式摄影机的诞生。

重新定义“观察”

对于观察型纪录片来说,它所说的“观察”包含了两大部分:其一是创作者的观察,导演要尽量抛除先入为主的观念,没有立场地去观察镜头里面自然发生的一切事情。其二是指观众的观察,这里的问题是,如何能给观众提供一个观察的机会,那便需要作品留下多义性,使观众能发挥主体作用,根据自身的阅历经验,去观察、感受、解读纪录片作品。作为观察型纪录片的创作者,为了能满足上述两部分“观察”,可以在制作过程中采取以下几点方法:

一是不写脚本,不去谋求某种“预定调和”,不要期望设想与结果一致,原则上不得与被拍摄对象进行拍摄内容上的任何事前商议,当然约定拍摄时间和地点除外。这是为了极大程度上保证拍摄内容的自然性与真实性,保证自然性是为了让被拍摄对象不受镜头的干扰,没有表演痕迹,而一旦被拍摄者有了表演的心态,其真实性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允许“突发性”,这里所说的突发性也正是向纪录片素材真实靠近的一种方式。

二是原则上摄影、录音、导演为同一人,这是为了提高机动性以及各种状况下的随机应变。在观察型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创作者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状况,当遇见不可控因素时,创作者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重要素质来保证拍摄的进程:其一是需要有导演思维,以快速判断当下的情境是否会变成一个重要素材,其二是需要有摄影思维,以快速决定拍摄技术方案,同时对于现场的收音也是必不可少,同一人的决策和行动的效率一定比三个人交换信息商讨并决定拍摄方案要高得多。

三是不要进行任何表面化的采访,拍摄要做到“精准深入”,而非“多面浅显”。对于观察型纪录片,确定对一个人物进行跟拍后,可以试着只去找寻这个人引起你兴趣的一个点去深入跟进,如此你跟进的点便是这个人身上无可取代的特征,是这个人物独有的属性。多面浅显的拍摄难免会将拍摄重点转为展现普遍人类共同体而并非一个独立个体。

四是请尽量长时间开着摄影机,即使感觉这个镜头好像不是很必要,也不能漏掉任何画面,毕竟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与此同时,作为观察型纪录片的创作者,需要具有独特的敏锐性,要能够抓住与众不同的素材。

五是后期制作环节,在作品剪辑之前不要预先设置主题,创作者需要静下心来对自己拍摄到的所有素材进行多次观察,慢慢发觉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和观点。只有主题确定后才能提高剪辑的精准度,确定剪辑节奏,同时根据需要在真实的基础上去构建一定的戏剧性。

六是作品剪辑时原则上不使用任何旁白、说明字幕,可以适当添加背景音乐,但音乐的情绪不要过分明显。去掉旁白和字幕,只是让观众跟随一个事件凭借自身经验去理解才是一部观察型纪录片想要呈现的真正内容。音乐的情绪会直接引导观众进入创作者设定的情绪当中,所以如若必须使用音乐,需注意不要刻意煽情。

七是镜头剪辑考虑多留白,观众需要有观察和思考的时间,留白的镜头可以让观众体验临场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以上总结的七条规则技巧,实则是让一个未曾接触过观察型纪录片的创作者想要尽快理解此类纪录片的创作策略与特点,而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其实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不去干涉一件事情的自然始末,并要有足够的耐心站在镜头后面去等待一件事情自然而然地在我们的镜头里面发生并任由事态向着真实的方向发展。当然,还有一点也是不可忽视的,那便是尽量不去接受有任何干涉作品内容以及有附加条件的投资。

观察型纪录片并非“记录客观真实”

观察型纪录片的创作者被要求做一只停在墙壁上的苍蝇,然而即使是一只苍蝇也可以影响到眼前的世界,而镜头只要出现,它就一定会选择和影响着,所以对于观察型纪录片来讲,其所记录的“真实”只是“相对真实”而非“绝对真实”。作为“透明人”的导演也并非真正的“透明”,镜头不干涉被拍摄对象的生活,并不等于隐藏摄影机的偷拍。因此,观察型纪录片中所说的“观察”必定是“镜头参与的观察”,作为观察型纪录片的创作者必须深谙此道,除了涉及到在创作过程中的道德观,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在后期筛选素材以及剪辑过程中过分排斥被拍摄对象因为镜头的存在而表现出来的不自然。观察型纪录片创作者需要明白,这种“不自然”是必定会存在的,且不该被刻意回避的,问题在于创作者如何利用这种“不自然”去自然地连结观众与这种“不自然”的触感。曾经有一位观察型纪录片导演在拍摄一位癌症晚期患者时,他发现这位老人每每谈及自己的死亡,便会看向镜头一两秒的时间,导演在后期审核素材时发现了这一点。对于传统的观察型纪录片剪辑规则来说,所有这些“看向镜头”的素材都会被视为废片丢弃,然而这位导演最后选择了放进自己的纪录片中,他认为老人看向镜头的这短短一两秒钟,好像以一种最直接的打破第四面墙的方式强有力地连结起这位濒死的老人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这是十分珍贵且可遇不可求的纪录片素材。

同时值得讨论的是,观察型纪录片里面所说的“真实”并不指“客观真实”,观察型纪录片并不是一种“记录客观真实”的电影形式。那么,观察型纪录片拍下的都是什么?它拍下的是创作者的所见所闻,是创作者感知到的世界,甚至是拍摄时间段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创作者对于这个世界不同的感知,由此也会制作出不同的纪录片电影。因此,再极致的记录真实,创作者记录到的内容还是会被摄像机支配着,镜头捕捉到的也仅仅是现实里的一小部分。归根结底,观察型纪录片依旧是一种创作者自身体验的记录,因此媒介对于观

提醒您:因为《观察型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及其艺术形态》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观察型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及其艺术形态》在线阅读地址:观察型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及其艺术形态

12
经典故事
有温度的锋芒 Cadillic XT5
smart精灵#1 巴博斯版
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
专访Matthias Rabe博士
五问Markus Auerbach
征 稿 简 则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简介..
本刊检索与收录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征订启事..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关于学术不端稿件的认定..
热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