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想之歌(20)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人民文学〉复刊的一场斗争》

时代的歌声

1973年冬天,北大中文系的同学们纷纷从各地农村、厂矿返回学校。这时候高红十他们又接到到杨匡满的通知,《人民文学》虽然赞不复刊,但筹备副刊期间收到不少诗作,决定择优编书。杨匡满希望他们对《理想之歌》再进行一些修改和润饰。

高红十:杨匡满说刊物是不复了,“但是在办这个刊物期间征集的稿子,我们想出一本诗集。所以你们还得改”。这已经是那年冬天了。

张祥茂:修改《理想之歌》,它主要是加大一些政治背景、一些描述,大家也很费解,当时也觉得赶快完成任务,不想老在这里待着,因为单位都有工作。

此时大家刚从各地回来,中文系的学生都有把“开门办学”素材写作出来的任务。高红十要写作《张思德》、张祥茂也准备写一篇报告文学。修改《理想之歌》只能利用业余时间。频繁的政治运动、指导老师谢冕的退出……各种繁琐的事务,渐渐消磨了四位年轻人的创作热情。

1973 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的学生领受了写先进知青典型的任务,写出来的文章要编辑成书。他们在暑假期间集中起来,写出了第一稿。1973 年底到1974 年初,中文系学生“开门办学”。开门办学就是学生到工厂、农村去,把所学专业运用到实践中,请校外老师讲课,把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结合起来的一种方式。中文系的学生到全国各地搜集知青典型的先进事迹,同他们交谈对青年理想的看法。他们走访了云南的朱克家、山西平陆的天津知青小组、河北省温泉屯的程有志。这些知识青年的事迹,当时也是广为报道、人人皆知的。这次开门办学的成果汇集成书, 书名叫《广阔的道路》,1974 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日)岩佐昌章《文革期间文学的另一面-- 高红十和她的〈理想之歌〉》

应《人民文学》的要求,四位年轻人还是坚持把诗歌完成。按照《理想之歌》最初确定的写青年、写理想的主题。高红十先拟订了一个提纲,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将全诗分为四段。第一段老知青迎接新知青:老知青问新知青有什么理想,新知青回答后结束;第二段共和国的初期:以共和国同龄人开始,到“反右倾”“文革”为结束;第三段全国的上山下乡运动、知青来到延

安后与老乡结合,以批判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结束;最后全诗在希望和理想的高

潮中结束。

高红十:结构定了以后大家就开始改,比如我改一遍,陶正改一遍。陶正可能把我一个词句给删了,把他的加上。张祥茂再改一遍,把他的加上,把陶正去了。于卓再改一遍。反正我印象就是这么,后来我们称为“复辟、反复辟斗争”。

经过无数次反反复复地修改后。四名年轻人终于把最后的定稿交到出版社。杨匡满看了还是觉得不满意。但他没有再让他们继续修改下去。

高红十:词穷了,才尽了,何况我们原来也没有多少才。最后拿给杨匡满, 杨匡满觉得也不满意,但是知道你们已经都到底了。再弄你们就该吐血了。

1974年9月,这一部诗歌选集正式出版。让四位作者既意外又兴奋的是,书籍以《理想之歌》命名。作为其中唯一的一首长诗,《理想之歌》放在书的最后,成为压轴卷。诗歌的署名是“北京大学中文系72级创作班工农兵学员集体创作”。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