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想之歌(9)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17 岁那年,我离开北京前往陕北黄土高原插队的村子叫-- 李家湾。李家湾是赫赫有名延河旁边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面河背山。山无名, 比照着像人脑瓜顶,就叫了个脑畔山。黄土高原大凡这种背山而居的村庄都有个脑畔山。庄户人心有灵犀,呐喊着-- 上脑畔山揭地(耕地),上脑畔山拿粪,上脑畔山发送某人即给某人送葬…… 便起身朝那地块走了。不会错的。来往践踏于庄户人自己的脑顶,还是土地爷的脑顶,不去想他。

延河在此处拐了个弯。可能李姓人最先在河边平滩地跑马占荒安营扎寨,村名便唤做李家湾。无论按“赵钱孙李”的百家姓序列,还是按“张王李赵遍地刘”的国情,李,都是大姓。中国历史最红火发达的唐代,就是老李家当皇帝。让明朝崇祯皇帝在京城景山歪脖树上吊死,让响箭在故宫大匾上生根的起义首领,也是陕北米脂的李姓农民,叫李自成。天高皇帝远。李家湾的百姓不懂这些,也根本没想搞懂。1935 年就红了又叫解放了的这方土地上的子民同共产党的政治贴心。

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共产党的九大,李家湾麦场高吊的喇叭里广播中央委员的名单。那些土眉土眼的庄户人除了念叨“毛主席大救星”,“陈永贵是咱受苦人的代表”,再就是数姓李的有多少。播音员齐越读罢了,吃烟人也数清了:十四个。比姓王的少一个,可比姓张的还多出两个-- 极大地满足了李姓人的优越和自尊。往下,李会计报出十天半月的工分,李队长派出第二天的农活。月乏星稀,天都困歪了。回窑睡觉去。李队长说。于是,李姓的多数和非李姓的少数拖拉着鞋,抄着手,向自家龙门走去。虽然中央有那么多李姓的委员做大官,可地里的土疙瘩,碗里的面疙瘩,

还要靠没进中央这些人自己扒拉。人比人,活不成。多亏他们不比。

-- 高红十《十七岁,我去插队》

春天的李家湾十分美丽,漫山遍野都开满了五彩缤纷的野花。金黄色的木瓜花、红艳艳的山丹丹,老榆树也吐出新枝,长出淡黄色的嫩榆钱来。但此时的知青们已没有刚来时新鲜与好奇。“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全年最艰苦的季节。繁重的农活让日子变得非常漫长。

每天天刚亮,他们就要跟着社员们一起上山挑粪、掏地、耕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上十几个小时,一直要到太阳落山才能收工回家。这些知青,基本还是些十六七岁的孩子,以前最多在家里干过一点家务活,都还处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学生期。但现在,他们却必须承担一个农村青壮劳力的劳动量。而且干活时稍微偷一下懒,队长就会点名批评。

农村的清晨非常安静,太阳一出来,村里鸡鸣狗叫,整个村庄就开始热闹起来。这个时候队长就开始敲铁管子吆喝大家起来干活。

春天积肥最重要,为了积肥,人们经常要担粪上山。挑粪途中,谁都不允许停留。那些上百斤的猪粪、羊粪沉甸甸地压在知青们稚嫩的肩膀上,这些空着肚子、蓬头垢面的孩子也只能咬牙往前走。

高红十:最开始我记得肩膀都烂了,全是血痂,都凝烂了。凝到最后要麻木了。你必须要换,换某一块肉皮别老挤在那个地方。有时候一早晨送两趟, 真是觉得什么话也不能说了。开始还说笑还调侃,最后就是一个,你眼睛都不要往高处看,往高处看肯定要泄气。你只能往脚底下看,一步一步。

挑粪这种的农活对从小在城市长大的高红十来说,完全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历练。但是性格倔强的高红十从不服输,再苦再累的活她也咬牙上。很快,这个倔强的姑娘受到大家的称赞,在一次生产队长的选举中,被选为妇女队长。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