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想之歌(5)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高红十:窑洞是点油灯,是有罩子那种灯。由于知青不习惯,在黑的地方经常会把玻璃罩子给打了。打了几次以后,就不用罩子了,那个油灯捻儿就“突突突” 冒黑烟儿。没有罩就冒黑烟,第二天你这鼻子都是黑的,一擤鼻子都是黑的。

1969年,一共有28000多名来自北京的知青住进陕西的窑洞。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让我们到祖国的四面八方去”等富有激情的口号下。他们和高红十一样来到农村,准备在这里“改天换地”。在这之前的一个月,与高红十同一届的初中生张祥茂也插队落户到了内蒙古的乌兰察布盟丰镇县。虽然那里没有窑洞,但前往那里的知青和全国的知青一样,满怀着“改天换地”的热情。

张祥茂(72 级工农兵大学生):当时确实属于一种血气方刚的年纪,所以我们都觉得应该去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我家的老家我也回去看过,我觉得农村也是个很不错的地方。而且当时雄心壮志:要改变“一穷二白”、“解放全人类”, 雄心勃勃的。所以我们也提出来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改变农村面貌。

回到家里,我立刻向全家宣布了我的重大决定-- 我要报名到农村去了!爸爸妈妈都很吃惊。爸爸说,你要考虑好,农村很苦的。我说,我不怕苦,有许多同学在一起呢;妈妈说,与其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不如回老家算了。我说,老家再好,没有同学啊。我早知道,妈妈已经和老家联系了,想让我回姥姥家,那里有现成的三间大北房,甚至连今后成家、找媳妇的事都替我考虑了。

当时的我真是铁了心,父母的什么话也听不进去了。整天想的就是到农村去,为改变农村的面貌大干一场!出发之前的那段时间,始终处在亢奋之中. 几个同学经常聚在一起,激昂慷慨,指点江山,像着了魔似的。

记得出发那天早上,我很早就起来了,虽然仍很激动,但一想到就要永远离开温暖的家了,陡然感到一阵莫名的酸楚和哽噎,觉得眼前的一切忽然都那么亲切,难以割舍。妈妈半夜就起床,轻手轻脚地为我包好了送行的饺子,我却一个也吃不下。一一嘱咐完弟弟妹妹,我看到,突然苍老了许多的妈妈已经趴到床上,哭成了泪人!

-- 张祥茂《知青岁月:我的第一次饮酒》

当张祥茂他们一路唱着高亢的歌曲、豪情万丈地来到知青点后,眼前的景象却让知青们愕然。乌兰察布盟丰镇县是一个简陋的城镇,虽然号称“县城”, 却只有一条十字街外加几排低矮的泥坯房。身穿破衣烂衫的人们在街上匆匆走着,说着一口他们根本听不懂的方言。

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为了安置下乡知青。丰镇县特意成立了“安置办公室”。在欢迎大会上,一个据说是“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的领导对知青们说,“安置办”将每个知青点都按“一个男生搭配一个女生”的比率搭配好,为的是今后在农村成家立业。

张祥茂:说毛主席让你们来了,你们就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毛主席叫你们到农村来,就是要扎根农村干革命,扎根就是在农村安家。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