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958年:诗人郭沫若(1)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籍目录 章节列表 下一章




1958年:诗人郭沫若

杨建民



1958年,是共和国史上一个特别的年份。

当时人们的行为及思想,可以“热狂”二字形容。那么,当时人们热狂到一个怎样的程度呢?除去现在留下的那些亩产过万甚至数万的荒唐数字;两年超英国钢产量,数年全面赶超英国的口号;除去千万人齐上阵,敲盆砸锅“大炼钢铁”,消耗大量资源,只留下许多铁疙瘩和至今仍常可见到的土高炉遗迹……在思想文化领域,它留下些什么呢?

在当时的文化人中,郭沫若是一个相当充分的代表。他不仅担任过政务院副总理、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还是全国文联主席;就在1958年2月,经毛泽东任命,他又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一职……政治、学术、文艺等方面的显赫位置,使他的言论有相当的分量和影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许多知识界人的心情。所以,从观察郭沫若的作品入手,也许能够对当时情境中人们的精神状态,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

1958年的热狂,是在1957年之后出现的。1957年的“反右”运动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打击,相当沉重。在心理上,许多人多年之后还是一个难释之结。在“反右”刚刚过去不久的1958年,人们心中的惊恐状态,也是我们今天读郭沫若诗歌不得不加以考虑的。



1958年元月的上中旬,郭沫若正在国外参加会议及访问中。这次外出的时间很长。头年11月初,他便以中国科学院代表团团长和中国代表团成员身份,随毛泽东到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节的庆祝典礼。在此期间,他随毛泽东前往红场拜谒过列宁、斯大林陵墓;又随毛泽东出席了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的,“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庆祝大会,参加了红场阅兵式;并陪同毛泽东会见苏联各界著名人士……之后,又以中国代表团团长身份,参加在埃及开罗召开的亚非人民团结大会;又经匈牙利,飞罗马尼亚,再到莫斯科,直到20日才返抵北京。

回京不过数天,郭沫若就写下了那首产生很大影响、如今却颇遭诟病的诗作《题毛主席在飞机中工作的摄影》:

在一万公尺的高空,

在图104的飞机之上,

难怪阳光是加倍地明亮;

机内和机外有着两个太阳。

不倦的精神呵,崇高的思想,

凝成了交响曲的乐章;

像静穆的崇山峻岭,

也像浩渺无际的重洋。

诗尾注明写作时间为“1958年1月25日”。



书籍目录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