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31、历史、史前史和深度时间的兴起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察四周能够看见的正在发生的地质变化,认为这些过程一直都在继续。他以这样的方式观察到,地球最外面、离我们最近的那层地壳由两种岩石组成,一种是火成岩,一种是水成岩。他进一步观察到,主要的火成岩(花岗岩、斑岩、玄武岩)通常位于水成岩下面,除非剧烈的地底活动将火成岩推到上面。他还观察到任何人都能看见的现象:风化和水蚀即使在今天也会在靠近河口的海床上留下一层包含砂岩、石灰岩、黏土和小石子的细细淤泥。他问道,什么东西才有可能把这些淤泥转化成我们四周可见的坚硬岩石?他得出结论,只可能是热度。水被排除在外,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因为许多岩石显然是不溶于水的。这种热量从哪里来呢?赫顿的结论是,它来自地球的内部,以火山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他认识到,这种活动将能够解释世界各地都能看见的复杂的、棱角突出的岩层。他指出,火山活动还在发生,陆地还在上升和下沉(当时就有证据表明,苏格兰和瑞典正在隆起),河流仍然在携带泥沙流入大海,这是任何人都能看见的。[3023]

赫顿把他的理论于1788年首次发表在爱丁堡皇家学会的学报上,随后于1795年出版了两卷本《地球理论》,“最早一部可以视为地质学综述而不是想象作品的论著”。[3024]赫顿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化石的起源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化石”起初的意思是指任何挖出来的东西)。17世纪,尼古拉斯·斯蒂诺和约翰·伍德沃德辨认出化石是生物的残留物,其中许多生物现在已经灭绝。[3025]但是人们也认识到,诺亚洪水可以解释山顶化石的存在。当赫顿的书出版时,大洪水作为一种历史事实也不存在疑问了。“当从地质角度考虑地球的历史时,人们只有假设一场全世界范围的大洪水导致了巨大的地球变化,也是形成现在地球表面的首要因素。大洪水的发生证明,上帝不仅是主宰者,而且也是创造者。”正如大洪水没有争议一样,《创世记》中关于创世的叙述也没有争议。因此,创世至今的时间依然约为六千年,尽管有人开始怀疑这个时间是否足够古老,但是没有人认为地球比这古老很多。另一个问题是,动物是否比人类先被创造,不过即使这样,它也没有大幅度增加人类的古老历史。[3026]

毫无疑问,赫顿的岩石火成论比维尔纳的水成论更符合地质事实。然而许多批评家拒绝接受,因为火成论意味着存在巨大的地质时间,“存在超过任何前人可以想象的不可思议的漫长年代”。[3027]正如维尔纳和其他人所观察的,今天的火山和地震只对地球表面产生“微小”的影响。如果这种情况要造成地球现今的变化,说明地球的年龄必须非常古老,这样大山脉才能抬高到现在的高度。但是赫顿的思想还给地球假设了一个“稳定状态”。它同以下观点相比,显得更糟糕:即地球曾经比现在热得多,那时的地质活动,不管有没有大洪水,都比现在强烈得多。这至少暗示地球是发展的。赫顿的理论中还有一些冷峻的东西,因为他认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地球是通过一系列“极小事件”而不是像洪水那样的重大灾难形成的。要使赫顿的火成论同《圣经》故事吻合,就需要一些灵活的构思。一个构思是,曾经出现过“大蒸发”(它能解释所有的洪水如何消失)。然而,正如查尔斯·吉利斯皮表明的,19世纪有许多出色的科学家拒绝接受赫顿的理论,而仍然接受水成论,比如约瑟夫·班克斯爵士、汉弗莱·戴维和詹姆斯·瓦特,更不用提皇家学会的秘书海德·沃拉斯顿。[3028]直到约翰·普莱费尔于1802年出版一个通行本(见后面第35章关于19世纪普及者的关键角色以及他们在信仰衰退中的作用),赫顿的理论才开始流行。

但是赫顿(一个自然神论者)并不是唯一相信对现在还在继续的地质过程的观察最终会胜利的人。1815年,一个运河建造者,通常被称为英国地质学“之父”的威廉·史密斯指出,散布在地表的形状相似的岩石包含相似的化石,它们中的许多物种已经不存在。这本身说明,物种在让岩石形成并硬化的漫长时间里曾经生存过、繁盛过,最后灭绝。这在两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它证明,不同的岩层不是在同一时间形成的,而是在不同时期形成。第二,它证明,存在众多的彼此独立的创造和灭绝,同《圣经》上的说法完全相左。[3029]

对《圣经》叙述的反对意见越来越多。不过,情况仍然是,19世纪初几乎没有多少人质疑大洪水。《圣经》叙述中的水成论仍然是最普遍的说法。彼得·鲍勒说,当时有的地质学书比流行小说销量还要好,不过,科学“只有当它没有扰乱宗教和社会传统时才受人尊敬”。[3030]不过,在1811年,当法国人乔治·居维叶出版他的《化石骨骸的研究》时,水成论确实迎来一次重要转变。这本书在十年内出了四版,它表明一种全新的升级版的水成论正是人们最需要的。居维叶是法国自然博物馆(其前身是王家植物园)的馆长,他宣称,地球的历史上有过不是一次而是几次大灾难,包括大洪水。他以赫顿的方式观察四周,发现因为完整的哺乳动物和其他大型脊椎动物被山区的冰雪“整个覆盖”,所以这些灾难一定是突如其来的。他还认为,如果整座山脉从海洋中抬起,这些灾难只能(从理论上)非常强烈,如此强烈以至于整个物种(包括早期的人类)都会灭绝。[3031]巴黎盆地的考古发掘进一步表明了在咸水和淡水之间有一个沉积层,表明“大陆和海洋的相对位置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3032]但是居维叶的研究同《圣经》的记载并不完全相符。他还观察到,岩层中较深层的化石与现存生物形式完全不同,而且世界各地的化石都呈现相同的层次,它们是: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他因此得出结论:岩层越古老,灭绝动物的比例就越大。因为在那时还没有发现任何人类化石,他得出结论:“……人类一定是在最后一次大灾难和之前的大灾难之间的某个时间出现的。”[3033]他还发现,埃及探险队带回来几千年前的动物干尸,它们同现存的动物一致,证明了物种的稳定性。因此,化石物种在灭绝之前一定生存了很长时间。[3034]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对《圣经》做了妥协。人类在大洪水之后被创造,动物则要古老得多。

然而,居维叶的观察使得水成论和灾变论流行起来,尤其在英国,那里直到19世纪20年代才接受了赫顿的理论。罗伯特·詹姆森是爱丁堡维尔纳学会的领头羊,他甚至想方设法避免让赫顿的理论在他的家乡产生太大影响。[3035]事实上,许多地质学家,尤其是在英国,之所以赞成大洪水理论还有另外的理由:有些大岩石的类型完全不同于周围的陆地。后来将有人证明,它们是在大冰期被冰原沉积而成的,但是一开始,它们的分布被归因于大洪水。最坚持这一点的是牛津大学的首位地质学教授威廉·巴克兰。1819年,在他的任职演讲“地质与宗教的关系考察”中,他试图“表明,地质学研究具有证实自然宗教的倾向;地质学研究得出的证据同《摩西五经》中记载的创世和大洪水相符合”。[3036]另外,他到牛津没多久,一些矿工于1821年在约克郡皮克灵溪谷的柯克代尔发现了一个洞穴,在那里他们发掘出含有“各种骨头”的巨大沉积层。巴克兰看到了自己的机会。他赶到约克郡,迅速发现,虽然大多数骨头属于土狼,但也有许多鸟类和其他物种,包括在英国已经灭绝的动物:狮子、老虎、大象、犀牛、河马。而且,每块骨头和头骨扭曲或损坏的方式都几乎一样,他因此得出结论:矿工们发现的是一个土狼窝。他记录了这一发现,首先写成了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