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4、中国的士大夫、理学和毛笔文化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下滑,再也没有往日的辉煌。[1377]

一些被归功于中国人的发明,尤其是马鞍和马镫(5世纪),很可能是中国边境草原游牧民族的首创,后被中国人习得。尽管如此,大批新技术是在中国境内被发明的,[1378]其中两项尤其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即火药和瓷器。[1379]煤、硝石、硫黄的燃烧和爆炸性能首先是在唐代的炼金术中发现的,但是直到904至906年火药才被用于战事。[1380]起初,它只用于飞行投射物,称为“飞火”。后来该技术迅速发展,制造出烟雾弹和燃烧弹,最终制成炸弹。这些弹药在1161年的安徽之战中已经投入使用,帮助宋军取得了对女真人的胜利。女真族是满洲人的祖先,又称为金,占据了宋朝西北的土地。换言之,虽然火药成为燃烧武器,但是就战事而言,它最有威力的性能是爆炸性能。[1381]

第三个也是最致命的发展是火药在管中的爆炸,它的使用可追溯到1132年。第一批火药管有点像臼炮或火箭,其实就是第一批火炮,用木头或竹子制成。使用时要用两次火药,一次用于箭镞的推射,一次用于点火。金属管的第一次使用是在1280年的宋蒙之战中,有一个描述这一新型杀伤性武器的新词叫“铳”。到火药传入西方的时候,它不仅仅是炸药,而且火炮的基本要素都已经具备。同纸一样,火药也是通过穆斯林传入西方的,具体来说是通过安达卢西亚的植物学家伊本·巴伊塔,他于1248年死于大马士革。硝石的阿拉伯语是“中国雪”,而波斯语是“中国盐”。[1382]在西方,火药的历史重要性被大书特书,人们一般认为,火药的发明加快了骑士阶层的没落,结束了刀剑和战马的主宰地位,从而加速了中世纪的终结。

在火药发明的同时,宋代瓷器的生产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达到鼎盛。[1383]11世纪最重要的瓷器产地是黄河之滨的开封以及河南、河北一些城市的官窑。12、13世纪,这些官窑被东南沿海(香港的东北方向,台湾对岸)的其他官窑取代,例如杭州、福建和江西。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被外界看成是“奢侈之国度”的一个原因,它生产的商品令人垂涎。除了瓷器之外,大麻、养蚕用桑树以及棉花在13世纪也开始向外传播,茶树也开始在四川的高地种植。漆树在河北、湖南和浙江更加普遍。[1384]

中古中国最后一项伟大发明是它出色的航海事业,它开始于11世纪,鼎盛于1405至1433年明代的探险,最远到达了红海和非洲东海岸。中国的早期航海活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那个地区的风向。[1385]那里的季风很有规律。风向突变或完全无风的情况相比大西洋或地中海要少得多。因此,对划桨奴隶的需求也少得多。相反,中国比世界其他地方发展了更先进的各种帆。季风的规律性以及它们随季节而改变风向的特性(冬天是东北方向,夏天是西南方向)意味着,每年一次的长途航行可以不需要停靠港,在中途做一长时间的停留后,一旦时机适合即可返程。这样的航行导致中国人在东南亚和印度海岸建立了重要的海外殖民地,促进了思想的传播。[1386]所有这些大概对10、11世纪大型中国外海平底帆船的出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387]

自古以来,中国船的船体就有相互隔开的水密隔舱,这种构造直到19世纪初才被西方船只采用。但这决不是中国航海技术的唯一先进之处。指南针发明之前最重要的技术是船尾柱方向舵的发明,可追溯至公元4世纪。中国平底帆船的船体是长方形,能够把方向舵安装在船的尾部。直到1180年左右,船尾柱方向舵才传入西方,此前西方的船只一直使用后方桨控制方向。这种方法的控制力弱得多,而且在外海暴风雨天气几乎没有控制力。它还限制了大海航行船只的规模。与此相反,到两宋时期,中国的平底帆船规模巨大(400英尺长;哥伦布的船刚刚80英尺)。这是一系列发明和创新的结果,它的4个甲板可以装载1000人,4座桅杆上装有12张帆。这样的船可以在海上连续航行两年而不用添加补给。在中国人的其他航海发明中,还有锚、滑动龙骨、绞盘、布帆和转向帆,以及指南针。指南针第一次被提及是在一本名为《萍洲可谈》的中国书中,作者叫朱彧,里面提到前一个世纪末广东船只就已经使用了指南针。两百年后,即1280年,欧洲船只才使用指南针。[1388]

每项发明都证明,此时的中国人不仅是一个非常有创造力的民族,而且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民族。我们检视过的所有这些发明都促进了中国的兴盛,带给中国人探索世界的乐趣。但与此同时,中古的中国人生活中也存在另一面,一种更加抽象的、哲学的和形而上学的心性,它创造了另一种类的许多发明。其中最根本的就是中国的士大夫阶层观念,这一观念在欧洲也有对应物,但是在中国远比欧洲出现得更早、更广。

古典时期,由于各国之间的战争,中国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正如第5章所说,这就是士。[1389]在这段动荡混乱时期,世袭出身开始变得不那么重要,而个人的才能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贵族子弟,虽然受过教育但是没有爵位,因此他们施展自己的才能,游走于各国之间,充当书吏或史官。一些人的主张颇有成效,就能带来政治上的晋升:士开始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社会阶层。到两宋时期,这一阶层已经经历了几次变化。成为士的途径也变得更复杂。最重要的途径是参加科举考试,士大夫从中产生,并由此形成一个事实上的文官行政体系,管理整个国家。在科举制度之前,士都由有威望的人甄选,尽管有时他们也会犯极大的甚至是荒唐的错误。[1390]正因如此,习惯做法是,士必须先在地方官衙进行历练,可是,由于特殊阶层总是尽力保护自己的利益,这一体系自然就弊端百出。结果是,到隋唐时期(581—906),不满情绪滋生。第一种改进的方法是让荐举官为候选人的表现负责,不过这种方法并不见效。从6世纪开始,人们尝试采用口试和笔试与推荐制度相结合的体系。[1391]

整个唐代,考试取代了推荐/实习制度,到宋代正式成为一项制度。到那时,称为“科举”的整个考试包括三个阶段,一般每三年举办一次,第一轮是在州、府考试,几乎所有的考生,不论家世,均可参加。[1392]考生一般在地方书院学习备考,书院类似现代“填鸭式”私人教育机构。[1393]现代研究者计算,大概两万到八万考生参加州考,而通过率很少高于百分之十,而且经常低至百分之一:考试非常难。[1394]通过考试的人可以进入县或府级的儒学书院学习,准备参加下一轮考试。第二轮考试在帝国的都城举行(从唐代的长安迁到宋代的开封),由礼部主持。合格的生员会留在京城,参加最后一轮考试,这最高级别的考试有时被西方学者视为相当于博士学位。同样,第三轮及第的生员不会超过十分之一,但是即使失败也不会感到耻辱。考生从十八岁开始参加科举,直到三十多岁才及第是很常见的事情,有的直到五十多岁才及第。事实上,那些仅取得参加礼部考试资格的生员就可称为“举人”,意为“中举之人”。起初,第三轮是整个科举考试的最后阶段,但是975年宋代第一位皇帝发现及第的名单中有一个人的名字,觉得他缺乏才能,因此下令让所有的举人都参加皇帝的面试。这一做法延续了下来,而且由于皇帝亲自参与,使这一制度更有声望。从那时起,只有那些通过了州考和京城三个轮回考试的生员才被认为拿到全部学位。[1395]

考试分四场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