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4、中国的士大夫、理学和毛笔文化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希腊语中,“中国人”叫“赛里斯”,拉丁语“赛里卡”由此而来,意思是丝绸。普林尼就指责他的矫揉造作的同时代人奢靡放纵,抱怨说太多的中国丝绸进入罗马。中国的纺织品至少自公元前1200年就经过“丝绸之路”运往西方,因为直到公元200年左右,只有中国人知道如何养蚕。[1354]晚至7世纪,旅行家和僧侣携带丝绸,以备生病时当医药费使用。据传说,一位中国的新娘远嫁给一位中亚的王子,她在头发里面私藏了一个蚕茧,由此,中国失去了在丝绸业的垄断地位。到4、5世纪,波斯、印度、拜占庭和中国一样,都能生产丝绸,当然,中国人仍然保持着他们的竞争优势,因为他们生产的丝绸编织更致密,式样更复杂。[1355]

到中世纪为止,世界上思想最发达、技术最先进的国家是中国。事实上,中国的领先地位可能在宋代(960—1279)比其他任何时代都更突出。剑桥学者李约瑟(1900—1995)毕生致力于早期中国科技史研究,他在其皇皇巨著中说:“无论什么时候追踪中国文献中任何一项具体的科学或技术史,人们总是在宋代发现它们的重大进展。”不过,魏根深指出,这可能是因为印刷术的发展(这点我们很快要讲到),相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多的宋代文献得以保存下来。[1356]中国发达与成功的一个标志是其人口,12世纪超过了7000万,一个世纪以后可能达到了1亿,几乎是整个欧洲人口的两倍。[1357]

自从汉代的强盛(见第8章)之后,又经历了几个朝代更替。中国被蛮族游牧部落瓜分后又统一,再次被瓜分又再次统一,朝廷征召劳力建造长城和遍布乡镇的运河。到唐代(619—906),虽然君主登基、废黜、复位,但是唐代的君主在8世纪为发展骑兵而开始了马匹饲养和繁殖计划,这为火药发明前的中国军队提供了主要战斗力,因此唐代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稳定和辉煌。两宋时期(北宋从960年至1127年,南宋到1279年结束),中国已经接近了近代科学边缘,并且出现了小规模的工业革命。“在把自然知识运用到人类的实际需要方面,没有哪个国家能与之相比。”[1358]

有一些思想和突出的技术发明推动了宋代的发展,第一就是纸张,它最终带来了印刷术的发明。中国人早在商代(前1765—前1045)就有了文字,商代人在占卜时,用红热的木棍灼烧兽骨和甲壳,从开裂的纹路卜筮吉凶,将结果刻在这些骨头和甲壳上。这些甲骨片上已经发现了大约3500个不同的汉字(现代汉语总共约有8万个汉字),这些甲骨片有时绑在一起。后来,出现了竹简,用刻刀在涂有一层清漆的竹片上写字。这些竹片也用线或绳穿在一起。孔子研究《易经》时,使用的就是这种书,显然他是一个非常刻苦用功的学生,因为他“韦编三绝”。[1359]吕西安·费夫贺和马尔坦在他们的图书史中指出,现存最古老的中国书籍于20世纪初在中亚的沙漠地带被挖掘出来,包括简策和版牍,上面写有词语、日历、药方以及守卫丝绸之路的驻兵日常生活的官方记录。它们都用毛笔书写于公元98至137年。不过,从那以后,版牍在古墓中不断被发掘,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

有的时候,竹片被缣帛代替,因为后者更轻、更韧、更有弹性,而且能用棍子卷起来,节省空间。因此,汉字中的“卷”成为“书”的代名词(正如拉丁语中的“卷轴”一样)。但是缣帛昂贵,中国人一直都在寻找替代品。从丝绸碎布,到其他废弃物(破布、破渔网、大麻类植物、桑树皮),经过不断的试验和失败,他们终于制成了一种糊状物,当它干燥后,能够在上面书写。当时的惯例是,所有的发明都要归功于宫廷,因此纸的发明者被正式认定为任宫廷作坊主管的蔡伦(卒于121年)。是他在公元105年给皇帝的进呈中首次提到了纸的发明,不过之前纸张肯定使用了有段时间,发明者是些从未见诸记载的无名人士。[1360]

纸张代替缣帛后(除了奢华的书),开始以24厘米×45厘米的尺寸生产。纸张前后粘贴形成长条,可以卷在轴上。但是这样做比较麻烦:如果想寻找某一篇章,必须展开整个卷轴。这大概促使书后来向书页发展,尽管当时印度的许多经典写在棕榈叶上,用麻线穿起来,所以有可参考的原型。在敦煌发掘的一个古代中国图书馆出土了5至10世纪的1.5万卷手稿,从封闭的墙中发现了各种形式的书。除了书卷,还有中国人所称的“旋风装”。书页的竖边相互粘贴,卷起来后就像手风琴,打开时呈波浪曲线。这种形式现在还用在书法作品、某些佛经或道教经文,以及画作上,但是由于边缘容易破损,于是出现了第二步——把纸张对折,再把书脊缝起来。这样可以自由翻动书页,这种书有个中国名称,叫“蝴蝶装”。[1361]

随着纸的出现,印刷术的发明也不会远。到纸发明出来时,中国人和其他民族一样,一直以来在大石板上刻写经典文本,以便尽可能精确地保存它们,同时也让大众能够阅读。于是出现了在石板上反向雕刻的经文,好让朝圣者或游客可以带回拓片。这实际就是印刷,除了名称不是。但事实上直接导致书籍印刷出现的是阳文篆刻的发展。到公元1世纪初时,虔敬的信徒当中流行阳文篆刻的印章,上面刻的通常是长篇经文、祈祷词,甚至还有佛像。这些印章有时会摆放在僧人的禅房里。不过,重大的突破可能还是纸张能够压出印痕,这是丝绸无法做到的。对反向雕刻的文字进行压印就可以印刷出正面可读的书页。在大量的试验之后,在已有的发现中,最早的阳文反向雕刻木版是一幅8世纪中期的小佛像,它是伟大的法国史前史学家伯希和在新疆的库车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印刷书现藏于大英图书馆,那是868年用木版印刷而成的长书卷。它是佛经文本,有漂亮的卷首插画,质量上乘,说明木版印刷技术已经非常发达。最近在韩国发现的一本书也许年代更久远,但是目前学者还无法决定它起源于韩国还是中国。[1362]

雕版印刷可能出现在长江两岸,从那里开始往外传播,主要是宗教权威组织出于保存经文的需要。公元932年,冯道给皇帝呈送了一份报告,建议使用雕版印刷来保存经典文献,因为当时的朝廷没有足够的财力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保存,即通过雕刻“石经”。新的方案非常成功,大大提高了读写能力,从932到953年,大多数传世文献都被印刷。这一新技术得到官方正式认可,冯道也被认为是印刷术的发明者。正如东汉时蔡伦和纸的发明一样,雕版印刷真正的发明者也是更早的不知名的人物。

试验在不断进行,但是铜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早期尝试都没有成功。对活字印刷的第一次真正尝试是在11世纪,发明者是一个叫毕昇的铁匠,他用胶泥制作活字,然后火烧令坚。这些活字被放入松脂和熔蜡浇灌的铁版内,松脂和蜡汁冷却后会凝固,能固定活字。当重新加热的时候,版上的字就会脱落,可以重新排列,组成新的文本。[1363]硬木、铅、铜和锡都曾被用作字模,但都不是很成功。当时的一篇文章提到,这些字模按照发音分别存放,即同一韵部的字放在一起。[1364]

然而,现在清楚的是,活字印刷在中国的近邻朝鲜发展最快。这得益于一位仁慈的国王,世宗,他于1403年颁布了一项特别法令,这项谕令即使在今天也非同寻常,更不用提当时了。他说:“须广布律令、典籍,以扬善去恶;唯有如此,方能长治久安。我邦鄙处海外,自中国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