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2、巴格达和托莱多的哲学与代数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218]

《古兰经》用阿拉伯语写成,这对虔诚的穆斯林来说非常重要,他们相信阿拉伯语是安拉的语言,是天堂使用的语言。他们相信亚当一开始讲的是阿拉伯语,但忘记了它,所以被惩罚学习其他低下的语言。实际上,阿拉伯语是闪族语系中相当年轻的一种语言,闪族语系包括阿卡德语(巴比伦语和亚述语)、希伯来语、腓尼基语、阿拉米语(耶稣所说的语言)、叙利亚语和埃塞俄比亚语。按年代来看,这一语系可分为三组。美索不达米亚的语言可追溯至公元前3千纪,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的语言可追溯至公元前2千纪,而阿拉伯半岛和埃塞俄比亚的语言只能追溯至公元前8世纪。[1219]这是现代学者的观点,但是早期穆斯林官方根本不知道他们的语言来自何方。一种观点认为它产生于对自然界声音的模仿,另一种观点认为它是早期各族人的一次大会的结果,与会者认为它是最优秀的语言。实际上,我们所知的阿拉伯语来源于阿拉米语,通过纳巴泰人的草书写本发展而来,纳巴泰人的首都是位于今天约旦的佩特拉。甚至在伊斯兰教早期,阿拉伯语还在不断发展中。例如,那时还没有元音书写系统,如今用来区分相似字母(a和ā)的附加符号还未曾发明。为了辅助阅读,人们习惯于在元音的位置添加红色点,其他地方则用黑笔书写。[1220]

因此,阿拉伯语远非亚当所讲的第一语言,而是阿拉伯半岛西北部出现相对较晚的一种方言而已,碰巧穆罕默德所属的古莱氏贵族讲这门语言。阿拉伯语作为《古兰经》语言的地位导致了观点的出现。穆斯林,甚至现代的文法学家、语文学家和文艺批评家坚称阿拉伯语优于其他语言,《古兰经》的阿拉伯语优美非凡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的穆斯林都必须读阿拉伯语原本的《古兰经》,为什么只有一个译本(翻译成土耳其语)获得过授权认可。《古兰经》的阿拉伯语无比优美,这一直是现代伊斯兰学者的观点,甚至在18世纪开始发现阿拉伯语的起源和外来词语的存在之后也没有改变。[1221]

穆罕默德去世之时,伊斯兰教仅限于阿拉伯半岛。但是,正如这位先知所坚持的,他的新信仰是要走出去的。“伊斯兰教不是血缘的宗教,而是信仰的宗教。”这一思想对阿拉伯人来说很新鲜,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到一百年,伊斯兰教已经发展到东接印度,西抵大西洋,南至非洲中心,北达拜占庭。它的吸引力部分是由于它提供的确定性,在于早期伊斯兰教的宽容,当然是就启示的早期形式(犹太教和基督教)而言;部分是由于纯粹实际的因素,例如,伊斯兰政权比拜占庭帝国征的税低。

但是还有另一个原因:哈里发制度。先知死后,需要一个新的领导者。他身边的追随者选择了阿布·伯克尔,他是最早的皈依者之一。当被问及如何称呼他时,阿布·伯克尔说他选择哈里发的头衔,在阿拉伯语中哈里发意为继任者和代理人。这就出现了模棱两可的地方:阿布·伯克尔是穆罕默德的继任者/代理人,还是安拉的继任者/代理人呢?不管怎样,哈里发制度确立了,它将产生深远的影响。[1222]

一开始,这一制度不是世袭的(《古兰经》没有对继承问题做出指示,这很奇怪)。最初的四个哈里发之间没有血缘关系,被现代穆斯林称为“四大正统哈里发”,即“受到正确引导的”。尽管他们中只有第一个不是被刺身亡,他们统治的时期通常被视为黄金时代。然而,第四任哈里发阿里是穆罕默德的女婿和堂弟,他对哈里发地位的角逐恢复了前伊斯兰的一个传统。考虑到过去的刺杀,许多信徒相信先知的亲属做领导人会更加接近先知最初的方向。阿里的追随者建立了一个后来简称为什叶派的教派。[1223]什叶派后来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但不是此时,因为阿里也被刺杀了。在随之而来的伊斯兰内战中,胜利者是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他来自麦加的倭马亚家族。这带来了伊斯兰发展的新阶段,因为随后将近一个世纪,哈里发的继承权都掌握在倭马亚王朝手中。在之后的正史中,这一时期在重要性上有所降低。倭马亚王朝之前有“四大正统哈里发”,在他们之后,如我们将要看到的,伊斯兰领导权掌握在“被神认可的”哈里发手中。[1224]这表明伊斯兰教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分歧。什叶派认为神圣的权力规定了哈里发职权属于先知的血亲后代,这导致了680年的一场叛乱,阿里的儿子、先知的外孙侯赛因对倭马亚王朝宣战。侯赛因的军队被彻底击溃,根据传说,只留下了一个幸存者。从此以后,什叶派和所谓的逊尼派之间出现了两个巨大的分歧:前者相信(1)哈里发应该拥有穆罕默德的血统;(2)《古兰经》的一字一词都是真实的。

倭马亚家族战胜侯赛因并不出人意料。他们是极其精明的政治领导人(将他们的帝国扩张到印度、非洲和伊比利亚半岛)。他们还发展了宏伟的建筑,促进了学术的兴盛。这主要是由阿卜杜勒·马利克(685—705)和他的继任者希沙姆(724—743)完成的。在他们的统治下,阿拉伯语取代希腊语和波斯语成为官方行政语言;罗马和拜占庭的货币被阿拉伯货币取代;“伊斯兰历史上首个伟大的宗教建筑群”,圆顶清真寺和与其毗邻的阿克萨清真寺在耶路撒冷拔地而起。[1225]这标志着伊斯兰教成为世界主要文明之一。

也是在倭马亚家族统治下,第一批阿拉伯学术中心得以建立。它们位于巴士拉和库法。正是在这里,阿拉伯语得到系统研究,并出现了第一批文法和字典。也是在这里,哈迪斯(圣训)的传统发展起来。哈迪斯意为“穆罕默德教义”,但它具有更加具体的意思,指的是穆罕默德或其亲随的言行。圣训被视为仅次于《古兰经》,为许多伊斯兰神学和教律(即非教会法)提供了基础。[1226]在《古兰经》中,讲话的是安拉;在圣训中,讲话的是穆罕默德。在圣训中,只有意义是受神启的;在《古兰经》中,意义和语言都是受神启的。[1227]

正如上文提到的,伊斯兰教最早的建筑典范是在倭马亚王朝统治下建造出来的:耶路撒冷的圆顶清真寺(691)和大马士革的大清真寺,大马士革是倭马亚王朝的王庭所在地。许多人认为圆顶清真寺仍然是迄今为止最美丽的伊斯兰建筑,许多穆斯林认为它展现了伊斯兰教的优越性。这是事实,不过伊斯兰教从没有产生任何美学理论的伟大思想。建筑物如果不是以功能重于外表来衡量的话,也是按照两者的同等重要性来衡量的。考虑到贝都因人作为游牧民族住在帐篷里,实际上对建筑没有什么需要,这就没什么奇怪的了。第一座清真寺(这个词来源于“麦斯吉德”,意为匍匐的地方)位于麦地那,只是一个简单的露天庭院,后来被棕榈树干支撑的棕榈叶覆盖。一根树干被砍下作为敏拜尔,即宣教台,穆罕默德会在上面对信徒讲话。早期的资料一致宣称,先知自己的及其亲随建造的清真寺都很简朴。此外,据称穆罕默德对清真寺的装饰十分反感,他说“吞噬信徒财富的最无益的东西就是建筑”。[1228]

即使伊斯兰教没有正式的美学,但确实有一些大体思想成了传统。一个就是装饰或说点缀的思想。伊斯兰教认为安拉创造了世界,并装饰了世界,而且给予人类创造“点缀物”的能力。阿拉伯语单词“扎亚那”意为点缀和制作美丽的东西,“正如安拉用群星点缀天空”,不过另一个单词malih,来源于词根m-l-h,形成了milh,意为盐。因此,在阿拉伯语中,美有“欢娱”之意,而非柏拉图思想中的道德之善。[1229]阿拉伯诗歌中的美女无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