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效方法之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法(一、不推卸责任)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勇于负责是衡量一个人能力及成熟度的最佳方法之一。一个人只有对自己负责,才能对别人负责,一个对自己都不负责的人,将来肯定一事无成。任何人都应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无论生活好坏,都是自己造成的,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完全负责,才会拒绝找借口,拒绝推卸责任给别人,操之在我,才能勇敢地面对生活,积极进取。

所有成熟、高成就的人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们愿意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承担全部责任,大多数人没有掌握这个概念。对任何事情都承担100%的责任是生活、学习、成长和发展的唯一路径。

不承担责任就会去责怪和批评别人,制造借口、贬低周围发生的一切。但一个人在贬低别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也把自己贬低到了同样的水平。如果一个人痛苦、过度挑剔并正在遭受不负责的行为带来的消极情感,那么他就不可能指望取得高水平的成就。

一、不推卸责任

孩子走路跌倒或不小心碰到身体的某个部位,有很多家长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做法,那就是,迁怒于其他物体。比如,是凳子绊倒了孩子,妈妈就会说:“我们打凳子,害我们宝宝跌疼。”于是妈妈做势打凳子,而孩子因为转移了注意力,也就不哭了,妈妈觉得这招很灵:瞧,孩子不哭了!可是这一招有个很不好的长期效应,那就是孩子认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转移责任。比如,凳子绊倒了他,本来是他的责任,妈妈应该告诉他,下次走路要避开凳子,注意凳子的腿,等等。但是,如果迁怒于凳子,给孩子一个信息:以后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找到“替罪羊”,长此以往,很难期待这样的孩子有着极强的责任感,推卸责任倒有可能是他的拿手好戏。比如,几年之后,孩子长大了,早晨匆忙中忘记了带课本,回家以后却怪妈妈:“都怪你!早晨也不让我带课本!”

教育者要教会孩子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光踢凳子。只有承担责任,孩子才能感到自己掌握了控制权,才有利于建立自信。如果所有的控制权都在别人手中,孩子对自己的所想、所做没有一点责任感,那将会使孩子感到自己是软弱的,被动的。缺乏责任感必然会削弱自信。

许多年以前,南非有一个叫古列的小镇发生了地震,5个在游乐宫玩耍的小孩全部被压在瓦砾中,唯独10岁的小奈尔从石缝里爬了出来,他在医院里昏迷,一天一夜醒来后,忽然记起那几个小伙伴的哭喊声,他翻身下床,拖着一条受伤的腿,拼命地往游乐宫爬行,他对救护人员说:“那里有我的朋友,是我带他们去玩的,我有责任把他们救出来!”后来,人们根据他的记忆,找到了路径,经过几个小时的艰苦营救,终于将奄奄一息的小朋友救出来,小奈尔终身残废了,但他却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著名少年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分享过一则教育案例。

11岁女儿孙冉和9岁的邻居小男孩郑重经常到家前面的一家大饭店门口的停车场玩。一天晚上,他们玩得正高兴,被身着制服的警卫赶走了,怕他们不小心弄坏了汽车。回到宿舍楼区,孙冉突然闪出一个念头:要报复一下那个警卫,结果得到郑重的同意,他们捡了好些小石子,用停放的汽车做掩护,溜到警卫身后,朝水泥地使劲地扔石子,石子落地的响声吓坏了那个警卫,他紧张地东张西望,孩子们边笑边跑了回来。一连几个晚上捣乱,警卫都没有逮到他们。一天晚上,他们又如法炮制,结果警卫发现了,孙冉吓得要命地跑回了家,而身后的郑重被抓住了。

孙云晓问女儿:“怎么了?”女儿泪流满面地哭了。在孙云晓再三追问下,女儿支支吾吾地讲了事情的经过。孙云晓严肃起来,说:“主意是你出的,你是姐姐,郑重是弟弟,你应该负责,否则你明天怎么见他呢?你马上去承认错误!”

女儿犹犹豫豫地走了出去,到了郑重家惭愧地向郑重道了歉。

家庭教育千头万绪,关键是孩子责任心的培养。没有责任心的人是最不值得信赖的,责任心是孩子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写“人”的关键。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