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奥秘之三:做个善良的人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清华大学的学生刘海洋为了测试狗熊的嗅觉,把硫酸扔进熊山,烧伤了狗熊,而事发后他面对审讯的警察说,他也不知道会烧伤狗熊,造成这样严重的后果。又听说有一位父亲为了“锻炼”儿子的胆量,弄了些青蛙来让他练习剥皮,那个孩子开始很胆怯,最后在父亲的教导下,能熟练而麻木地把青蛙皮活生生地剥下来了。这位父亲指导他的儿子获得了“胆量”的同时,已失去了一颗对事物的仁爱之心。

巴金教育子女有过一句名言,值得我们铭记,他是这样说的:“第一是善良,第二是善良,第三还是善良。”善良是金。

教育有两大目标:一是帮助人变得聪明;二是帮助人变得善良。善良的情感是良心的头道防线,真正的善良能改变世界。雨果说过:“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莎士比亚说:“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夸美纽斯说:“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席永恒的筵席。”托尔斯泰说:“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卢梭说:“为人善良和正直才是最光荣的。”罗素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马克·吐温称:“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聋子听到。”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更加宽阔。

人的残忍和暴力的行为往往是从童年伤害小动物时获得快感开始的。要教育孩子尊重生命;不要让孩子虐待各种小动物,不要让孩子看见你杀死动物。如果你无法避免,就要在特例中,向孩子认真讲明这样做的理由。只要孩子对比他小的孩子稍不友善,你就要立刻回报以同样颜色,当他抗议时,你可向他解释;如果他不希望别人这样对他,他也决不可对别人有同样的举止。通过这种方式,别人也具有自己一样情感的事实,就生动地印入他的脑海中了。

少用暴力对待孩子。过于严厉的惩罚不利于克服孩子的残忍行为,要注重方式、方法,采用一般性提醒、批评、沟通疏导及温和式的惩罚。并且暴力教育方式会滋生或助长孩子的残暴行为。

培养孩子的善良情感,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决不能容忍孩子的残忍行为。平时要教导孩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有伤害别人的念头,更不能讲所谓的“哥们儿义气”而去助纣为虐。行为残忍的人都是愚蠢的,是缺乏良好教养的表现。并且要求孩子不准贬低、诋毁别人,造谣中伤别人,不要搬弄是非,道人长短,不要做伤害别人的一切事情。

拒绝暴力文化。弗洛伊德说过:“童年生活决定人的一生。”教育者要尽最大的努力避免孩子受恐怖文化的影响。不容否认,电视、互联网、电影和电子游戏给孩子们带来了太多的暴力和残忍的形象。研究表明,反复接受暴力的影视节目和游戏的孩子们很少有表现出愿意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的善良行为。人们观看媒体的暴力越多,就会变得越麻木。我在看《拯救大兵瑞安》这部电影的时候,有些表现受伤和奄奄一息的士兵的场面惨不忍睹,我深感痛苦。然而,我听见坐在我前面的几个十几岁的孩子们却哈哈大笑,我难过得要命,心想他们怎么会如此残忍,看着人死亡还那么开心。那是因为他们对残忍司空见惯,已经变得麻木不仁了。目睹残忍行为不再产生那种对受害者表示关心的同情冲动,取而代之的是,这些人只能做出无动于衷和麻木不仁的反应。

产生善良危机的因素很复杂,但是有一个事实是不可否认的:孩子们接触的暴力信息实在太多了。

清代黄宗羲说过:“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培养孩子的善良情感,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