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法则之五:培养踏实作风法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王献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艺术家,他的书法十分精美,与他的父亲王羲之在历史上并称“二王”,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史上的杰出代表。

王献之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学习书法。开始时,他学得很认真,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几年过后,王献之觉得自己的字写得不错了,就有些骄傲起来。但是他的父亲却不以为然,认为还差得很远。看到父亲的态度,王献之心里有些不服气。这样又练了2年,他想,这回父亲该满意了吧?于是将写的字送给父亲看。谁知王羲之看了看,只是摇摇头。其中一个“大”字,字的架子上紧下松,王羲之随手在上面点了一点,变成了“太”字。王献之又把自己的字拿给母亲看,一大堆字稿,母亲一张张地看完了,叹口气说:“我儿写字两千日,只有一点像羲之。”王献之走近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因为母亲称赞的那“一点”正是父亲加上的。

王献之怀着惭愧的心情跑到书房向父亲请教学写字的秘诀。王羲之听了,笑了又笑说:“学书法哪里有什么秘诀啊!”王献之不信,又问道:“您说没有秘诀,那您的字为什么写得那么好?”父亲听后,拉着他走到房门口,用手指着院子里装水用的18只大水缸说:“要说秘诀,你看就在这里。你能把这18只大水缸里的水都写完了,就知道写字的秘诀了。”

“练18缸水,这个方法多笨啊!”献之自语到。父亲听了儿子的话,接着说:“这个办法拙是拙,但没有这个拙办法是练不好基本功的。”王献之终于明白了,父亲说的这种拙办法就是要苦练基本功,练好了基本功才会熟能生巧。于是,他决心勤学苦练,踏踏实实,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再也不去找什么捷径了。工夫不负有心人,又经过几年的努力,18缸水终于写完了,他的书法大有长进,终成一代名家。

从基本功入手是捷径,任何高级技巧都是基本功极度熟练以后能力的升华。它们都是基本功极度熟练的人用心总结出来的,只有具备了扎实基本功的人能体会和掌握。这就是“一目十行”与“十目一行”的关系。“十目一行”是苦练基本功,是到达“一目十行”的必经之路。

例如,英语水平高的人听和阅读的时候有“听关键,抓大意”的能力。他们这种能力是在长期的“逐词逐句抠,力求词词懂和句句懂”和“十目一行”的反复练习过程中积累和升华上来的。水平低的人错把这种高级能力当方法,想在基本功不扎实的情况下生搬硬套,结果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7步成诗的才能是从7000步成诗→700步成诗→70步成诗→7步成诗而来的。没有这一步一步的勤学苦练,没有这一步一步的提高,那是不可能的。

任何一项知识都是通过一个概念一个概念地反复学习才能掌握的,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绝不是3分钟热度所能解决的。比如,学英语,就要一词一词过关,一句一句过关,记不住听不懂再重来,反复写、反复读、反复记、反复倒带,三复五次,直到听懂为止,绝不留有任何一点疑点,哪怕开始耗时再多也不留夹生饭。追求快速搞定往往是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根源所在。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只要坚持学习,水平就会一步一步提高。而水平有了提高,又会反过来激励自己学习下去。

居里夫人说过:“在快捷方式上得来的东西决不会惊人。当你在经验和诀窍中碰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他们的名字不是用笔而是用生命写成的。”

曾经有科学家指出:“在科学上成年人思维的发展,只能达到青年时期打的基础能支撑的高度。”画坛巨星达·芬奇在总结他的人生经历时说:“基础是成功的根本,一旦有了坚实的基础,就可以在上面做出前所未有的创造。”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说:“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

10年的努力,可以让才能平庸者,成为才能卓越者。培养踏实作风,就要克服急于求成,快速搞定,浮躁的心理,要从点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积小成为大成,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最后才能产生临界突出,即量变产生质变,才能终有所成。这才是成功的秘诀,成功的捷径。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