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情绪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沙洛维(Peter Salovey)和梅耶(John Mayer)于一九九○年提出的,它指涉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以及人生的乐观程度和面临挫折的承受力。正如智商反映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智力一样,情绪智商也适切地反映了个体的社会适应性。
情绪智商的内涵,有很多种不同的诠译,各家不同。我个人最常用的是由耶鲁大学心理教授沙洛维提出的说法。依沙洛维的说法,情绪智商可以大略分为五个元素:清楚知道自己的情绪;合理表达自己的感受;自我控制欲望冲动的能力;知道别人的感受;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孩子认识各种情绪
培养孩子的情绪智商,可以简单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骤,描述他的情绪给他听。对孩子来讲,肚子饿了会哭,生气时摔玩具,有些是反射的动作,他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所以在与孩子的互动中,父母要帮他描述自己的感受,而且从他一出生就可以开始,告诉他:「你现在哭得很伤心,是因为肚子饿。」「你没有看到妈妈,所以很害怕。」
让他熟悉这些描述情绪的语言,以后碰到类似情境时,他就可以用语言来表达,比如得不到东西哭是伤心;妈妈不能陪自己玩是失望;事情做不好是懊恼。这个过程可以帮他准备好工具,学习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所以父母与孩子在一起时,要常常跟他讲话,或许小孩子小时候还不会响应,看起来好像我们在自言自语,但是孩子听多了,等他两岁左右开始讲话,就可以使用描述自己感受的字汇了。
第二步骤,接受孩子的情绪。孩子开心,哈哈大笑时,父母都没有问题,但是孩子生气时大哭,摔玩具,父母就会起情绪反应。其实不管情绪为何,情绪本身是没有对错的。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情绪时,最容易犯以下三种错误:
首先是忽视。当孩子哭时,父母可能会转身走开子。因为很多父母觉得「不要理他,他自己就会停下来。」年纪愈小的孩子,对这种情形往往愈害怕,反而会愈哭愈大声,因为他觉得爸妈不要他了。日子久了,孩子也可能学到哭也没用,不哭了。但孩子不再哭,有可能是他以为自己不应该有情绪,甚至不可以把情绪表达出来,这种想法对EQ的发展是不健康的。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