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三编 高贵的穷人:荒诞制度下的官员真实生存状态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没有等到享外甥的福,到第五年因贫病而死。曾国藩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难过,号啕大哭了一场。

作为一个从七品的翰林,一个副处级官员,为什么这么穷呢?



主要原因就是清朝的低薪制。

翰林地位清要,然而经济待遇却特别低下,以至于被人称为“穷翰林”。解剖曾国藩这个典型,我们对清代京官俸禄之薄可以有一个具体的了解。

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清袭明制,官员俸禄水平很低。清代一品官员正俸全年不过180两,二品155两,三品130两,四品105两,五品80两,六品60两,七品45两,八品40两,正九品33两,从九品及未入流只有31两有零。除此之外,每正俸一两,还有一石禄米。

雍正年间,考虑到这个收入水平太低,根本不够花,所以对地方官进行了养廉银改革。改革完之后,地方官的薪俸水平几十倍、上百倍地增长。比如总督的收入增长了100倍左右,知府增长了10—30倍,知县也增长了9—50倍,其养廉银最低400两,最高达2259两。但是京官只在乾隆年间改开双俸,正俸之外再开一份“恩俸”,就是工资大约增加一倍。

所以按这个标准,曾国藩这样的从七品京官薪俸内容是正俸45两,加上45两“恩俸”,此外还有45斛(22.5石)“禄米”。一般禄米每石值银一两三钱,所以曾国藩的禄米值银29.25两。加上双俸,曾国藩的薪俸总数为119.25两。

除此之外,京官还有数目不等的“公费”,也就是办公经费。看起来这是很合理的一项规定,不过朝廷核定的公费银水平极低,一品大员每月公费不过5两,曾国藩这样从七品翰林的公费标准是一两半,但是国家还要克扣一点,全年实发不过10.71两。将薪俸与公费两项相加,曾国藩全年正式收入为合计129.96两。这就是曾国藩的全部收入。

关于白银的币值我们可以用购买力换算,也就是用晚清的1两白银能够买今天多少大米来进行换算,结果是1两白银约相当于今天的200元人民币。所以今天电影电视剧中有一些常见的场景是不合理的,比如一个大侠,到一个酒楼吃饭,吃完了,扔下一锭白银,20两或者50两,就走了。这说明什么,说明编剧对白银购买力不太了解。其实普通人吃饭,两三个人,吃一顿,几钱银子就够了。

那么曾国藩一年的工资是多少钱呢?两万五千多块钱,平均一个月两千一百块钱。一个月挣两千块钱,今天在北京能生活吗?不可能。何况清代妇女是不工作的,所以这是曾国藩全家的收入,曾国藩老婆孩子好几口人,这样的收入当然不够花。

所以,曾国藩没钱的第一个原因是收入低。第二个呢,也很简单,花费大。

学者张德昌说:“和同时期的其他阶层的人来比较,京官的官职收入并不菲薄”。比如,李慈铭所用的男仆,每月工资为京钱十千文,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可折银九钱五分。也就是说,一个仆人的年工资不过十两多一点而已。[6]

然而,官员与社会底层仆役的支出水平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是由京官的特殊生活方式决定的。曾国藩这样级别的副处级的京官,他一年大约要花掉多少钱呢?



我们先来看住。今天一个人从外地到北京来工作,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住房问题,曾国藩时代也是这样。清代京官在住房问题上不享有任何福利,不但没有公房或者集资房,也没有住房津贴之类。所以需要自己买房,或者租房。清代北京房价就已经很高了,刚到北京就买得起房的人很少,曾国藩的选择自然是租房。

在传统时代,等级观念很严重,一个官员必须要保持他的尊严和体面。不管朝廷给他开工资开得多么低,他要维持一个官员的体统。比如说住房的话,作为一个京官,他就不可能采取合租的方式,和那些拉洋车的、卖白菜的、卖煤的挤在一个大杂院里,他必须租一个像样的四合院,独门独院,门口还得挂块牌子:某某官宅。那么,一个像样的四合院那个时候在北京租金就不低。

曾国藩到北京后不久,在骡马市大街北的棉花六条胡同租了一处很小的四合院,全年租金六十七两白银,相当于他全年收入的一半。到第二年,也就是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曾国藩又搬到了菜市口的绳匠胡同,租了一个有十八间房的四合院。这个四合院很漂亮,不过租金更高,一百六十两白银。所以仅房租一项,就比他全年的工资还要高了。

曾国藩为什么要搬到绳匠胡同呢?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因为传统时代,官员大多很迷信,选择住房的时候非常讲究风水。有一天,曾国藩的朋友王翰城到家里来拜访。王翰城是曾国藩的湖南老乡,也是朋友圈中著名的“风水大师”。他一到曾国藩的家里就说这房子风水不好,“言余现所居棉花六条胡同房冬间不可居住”。说这个房子三面悬空,不利于堂上老人。曾国藩因为“翰城善风水,言之成理,不免为所动摇”[7],问他怎么办。王翰城掐算了一下,说后两个月不适合迁居,因此必须这个月就搬家。曾国藩一听,心急火燎,放下手中所有事儿,东奔西走去找房子,最后,在位于菜市口大街的绳匠胡同终于选定了一处风水上佳的新宅。

绳匠胡同在清朝历史上非常有名,因为这里住过清代三十多位重要的人物:乾隆朝的名臣徐乾学、洪亮吉、毕沅,以及晚清同治皇帝的老师大学士李鸿藻,湘军领袖左宗棠,著名诗人龚自珍,“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以及后来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这些人都在这条胡同住过。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名人都跑这儿来住呢?因为风水先生说,这里是北京最有“旺气”、最能出主考的一条胡同。京官都渴望着能当主考,因为能收到一笔厚礼。后来晚清官员刘光第也曾经在家书中解释说他为什么住到这里,他说:“此胡同系京师最有旺气之街道,……盖气旺则无事不旺也。”所以曾国藩也跑到这里来住。

说起来也有意思,曾国藩搬到这里,过了两年之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他果然被外放为四川乡试主考官。这是题外话了。

再以后,曾国藩的官越做越大,人口越来越多,对排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曾国藩升翰林院侍讲后,搬到上朝更为方便的前门内碾儿胡同,房屋二十八间,年租金需二百五十一两。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三月,曾国藩又一次搬家,移寓南横街路北,这次租住的宅院共有四十几间房,更为宽敞气派,价格应该也更高。

这是第一大支出——住。

曾国藩的第二大支出是社交应酬,换句话说,就是今天随份子、请客吃饭的钱。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个巨大的压力是随份子。有人算过,中国人收入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都花到随份子上了,其实清代时的压力更大。清代礼仪烦琐,随份子比今天多。亲戚朋友生日节庆娶媳妇生小孩子,样样你都得随。除此之外,请客吃饭也是一个重要支出。京官生活很清闲,很多人只需要初一、十五去两次衙门就可以了,剩下大量的时间是彼此交往,彼此唱和,请客吃饭。

我们说过了,京官生活很苦,是赔钱的买卖,那么大家为什么还要待在北京当京官呢?当京官有两大好处,一个是升官快。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