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42、深层秩序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1986年,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走出去的学生丹· 林奇创办了一场名为Interop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商品交易会。当时,通过计算机网络互通有无的不过只有几百位“核心”科学家和学者。但是从1988至1989年间,Interop快速发展:这个交易会原本是仅限于专家,渐渐更多人参与,因为他们发现这种新的沟通方式(通过可以访问众多数据库的遍布世界各地的远程计算机终端相连,即互联网)必定会成为未来的大势所趋,不仅带来知识进步,也承诺着商业回报。来自加州的温特·瑟夫(Vint Cerf)自称“电脑迷”,每年要抽几天时间重读《魔戒》,他是少数几个可以被称为互联网之父的人之一。他参加过林奇的交易会,当然注意到这个巨变。直到那时,从某种程度上说,互联网不过是个实验,仅此而已。[3184]

至于互联网起源于何时,众说纷纭。最早的说法可以追溯到1945年范内瓦·布什(Vannevar Bush)的想法。布什在原子弹的制造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他曾经设想有台机器能够全面“访问”人类掌握的知识。但是直到1957年10月,俄国人成功发射了震惊世界的“斯普特尼克号”时,我们今天所知的“网络”才蹒跚迈开了第一步。卫星的发射(详见第27章)带来了相关的技术:为了把卫星送进太空,俄国研制了火箭,这种火箭能够准确抵达美国,如果在上面安装核弹头,就可以从事巨大的破坏活动。至此,交战规则发生了变化,这项成就刺激了美国,随后美国启动了一批研究项目,其中一项研究的就是如何将美国的(军事方面的和政治方面的)指挥系统和控制系统分散于整个国家,如果一地受袭,仍然可以通过其他地方使美国正常运转。出于各种考虑,美国政府还设立了一些新的机构,包括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3185]正是这一整套机构担起了调查核打击之后的指挥和控制机构的安全性的职责。其中ARPA拥有大约70名员工、5.2亿美元拨款和20亿美元的预算资金。[3186]

那个时候计算机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不过它们价格高昂、体积庞大(当时哈佛大学有一台计算机,长15米、高2.4米)。在高级研究计划署招募的专家中,有一位约瑟夫·利克莱德(Joseph Licklider),他身材高大,说话简明扼要,是位来自密苏里州的心理学家,曾于1960年发表过一篇论文,题为《人机共生》,他在文中展望了计算机的整体部署,反讽地称其为“星际间网络”。这似乎预示了某种方向。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保罗·巴兰(Paul Baran)提出“包交换”技术的设想,第一次突破发生了。[3187]巴兰是位波兰移民,其灵感源自人脑,人脑有时会将它传递的信息转移到新的路径,从而使病体恢复健康。巴兰打算将信息分成更小的信息包,然后通过不同路径将它们传至终点。他发现,这样不但能加快传输速度,而且还能避免因一条路径出错导致信息全部丢失的情况。这样,他们开始设想一种技术,这项技术能够在信息包抵达时将其重组,并检测网络的最快路径。当时在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工作的唐纳德·戴维斯(Donald Davies)几乎也在同一时间产生了相同的想法,事实上,“包交换”这个术语是他首创的。新硬件带来了新软件;排队论随即出现了,这是一个全新的数学分支,其目标是要发现最合适的替代方案,防止信息包在中间节点不断累积并发生堵塞。[3188]

1968年,第一组“网络”建成,它只有四个站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研究院、犹他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3189]促成这一进步技术突破是所谓的接口信息处理机或IMP的概念,它的任务是将零碎的信息输送到指定位置。换句话说,不将“主”机相互连接,而是只连IMP,每个IMP与一台主机相连。[3190]计算机可能有不同的硬件配置,使用不同的软件,但是IMP使用相同的语言,能够识别终点。高级研究计划署与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市一家名叫博尔特—贝拉尼克—纽曼(BBN)的小型咨询公司签订了生产IMP的合同,后者于1969年9月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产了第一批处理机,同年10月为斯坦福研究院生产了第二批处理机。至此,两台不相干的计算机第一次出现了“对话”的可能。到1970年1月,四个节点建成并运行,全部位于美国的西海岸。东海岸的第一个节点位于博尔特—贝拉尼克—纽曼公司的总部,于3月建成。此时,这个网络已经横贯了整个大陆,后来称为阿帕网。[3191]到1970年底,阿帕网一共包含15个节点,全部设在大学或智囊机构内部。

到1972年底,有三条横跨全国的线路投入运行,IMP簇群主要集中在四个区域,分别是波士顿、华盛顿特区、旧金山和洛杉矶,一共囊括40多个节点。至此,阿帕网基本形成,虽然其功能有严格的防御倾向,但还是能看到一些非正式的用途:棋类游戏、智力测试、美联社有线服务广播。私人信息沟通已经不再遥远。一1972年的天,电子邮件(email)诞生了,当时博尔特—贝拉尼克—纽曼公司的一名工程师雷·汤姆林森(Ray Tomlinson)开发了一个计算机地址程序,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区分用户名与用户正在使用的机器名。汤姆林森需要一个从未在任何用户名中出现过的字符。他环顾键盘,恰好看到了“@”符号。[3192]这个符号非常完美:意为“在”,且没有其他用途。事情的进展非常自然,阿帕网社区纷纷效仿。1973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在阿帕网的50个IMP,其中四分之三的信息流量为电子邮件。

到1975年,网络社区的用户已经增长到一千多名。下一个突破来自温特· 瑟夫的设想,当时他正在旧金山一家酒店的大厅里坐着,等待开会。那个时候,阿帕网已经不是唯一的计算机网络:其他国家也拥有了自己的网络,美国的一些科技公司也开始建设自己的网络。瑟夫开始思考如何通过一系列他所谓的网关把这些网络整合起来,创建一个大型网络,即链式网,其他人称之为互联网。[3193]这不需要添置机械设备,但要求设计一种传输——控制协议(TCP),即通用的计算机语言。1977年10月,瑟夫及其同事演示了第一台可以访问一个以上网络的系统。我们今天熟知的互联网终于诞生了。

网络加速发展,变得不再是单纯的演练式网络。不过,到1979年,它仍然主要局限于(大约120所)大学和其他学术/科研机构。因此,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安排国家科学基金会接手,建立了计算机科学研究网络(CSNET),并于1985年创建了一个由五家分散在美国境内各处的超级计算机中心和十多个地区网络构成的“框架”。[3194]这些超级计算机是网络的中枢和蓄电池,也是巨大的记忆库,可以吸收用户扔进去的各种信息,并防止堵塞。大学每年花在网络连接上的费用为2万至5万美元。越来越多的人如今看到了互联网的潜力,1986年1月,西海岸召开了一个大型峰会,整理电子邮件秩序,并创建了7个域名或“Frodos”,分别是大学(edu)、政府部门(gov)、公司(com)、军事机构(mil)、非营利性组织(org)、网络服务提供商(net)和国际条约组织(int)。正是这一新秩序在1988至1989年有力地促进了互联网的大发展,丹· 林奇的Interop便是明证。最后的转折发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