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32、天与地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一个中子组成,但它们很快由于和其他粒子的碰撞而被撞开。

在3分2秒之后:

温度是10亿K(大约是目前太阳温度的70倍)。氘和氦的原子核形成。

在4分钟后:

宇宙由25%的氦和其余“孤单的”质子和氢原子核构成。

在30万年后:

温度是6000K(与太阳表面温度大致相同),此时质子能量变弱,无法将电子从原子中撞击出来。至此,可以说大爆炸结束了。宇宙“相对平静地”膨胀,一直在冷却。

在100万年后:

恒星和星系形成,核聚变发生,重元素形成,从而将形成太阳和地球。[2547]

此时,整个过程对于实验变得可行了,因为粒子加速器使得物理学家得以复制恒星的某些内部环境。这表明,元素的基础成分是氢、氦和α粒子,即氦—4核。将它们加入已有的原子核,元素就以四个原子质量为单位逐步聚集:“例如,两个氦—4核变成铍—8,三个氦—4核变成碳—12,这些恰巧都很稳定。这一点很重要:每个碳—12核的质量略微小于构成它的三个α粒子。因此,能量释放了,这符合爱因斯坦的著名方程式:E=mc2,释放的能量又产生更多的反应和更多的元素。这个过程在恒星内继续:氧—16、氖—20、镁—24,最后是硅—28。”温伯格写道:“最后一步是这样的,成对的硅—28核结合,形成铁—56、镍—56、钴—56等相关元素。这些元素是最稳定的。”请记住,构成地核的是液态铁。这种有关早期宇宙的描述不仅属于卓越的科学,而且是科学家想象力的伟大成果,是20世纪进化论的第二次综合。[2548]不仅如此,除了需要高水平的想象力以外,还需要有证据相互印证(确实有证据)。作为一种知识性的尝试,它可与哥白尼、伽利略和达尔文的思想相媲美。[2549]

不过,背景辐射并不是20世纪60年代在太空深处发现的唯一一种无线电波。天文学家还观察到与可见恒星或星系无关的很多其他类型的无线电波辐射。1963年,月球从其中一个辐射源前通过,这个辐射源在《剑桥太空目录第三辑》中编号为273,也称3C 273。天文学家细心捕捉月球边缘阻断3C 273无线电噪声的确切时刻——他们用这种方法定位辐射源,并且认定这些天体“类似于恒星”,但是他们还发现该辐射源存在非常大的红移,这意味着它处于我们所在的星系之外。接着科学家又发现这些“准恒星”天体或类星体(quasars)形成了遥远星系的心脏部分,这些星系距离地球非常遥远,它们在宇宙年轻时期(即100多亿年前)所发出的光线如今才到达了地球。不过,其亮度表明,释放这些能量的天体大约有一光日宽,大致与整个太阳系相当。计算结果表明,类星体因此释放的能量“大约是银河系所有恒星发射的能量总和的1000倍”。1967年,曾经在哥本哈根学习并参与过曼哈顿计划的美国物理学家约翰·惠勒(John Wheeler)振兴了18世纪的黑洞理论,使其成为对类星体的最佳解释。直到相对论证明黑洞存在之前,它一度被认为是数学奇闻。黑洞所在之处,物质致密、重力巨大,一切都无法逃脱,甚至包括光线:“我们所听到的无线电噪声这样的能量就是来自以大得惊人的速度被吞没的大块物质。”[2550]脉冲星(pulsars)是无线电波探测到的另一种天体。1967年,剑桥的射电天文学家约瑟琳·伯奈尔(Jocelyn Burnell)发现了脉冲星,这一发现与背景辐射的发现同样偶然。她在使用无线电望远镜研究类星体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无线电波源。其脉冲极其精确——其精确程度起初使剑桥天文学家们以为那是另一种遥远的文明发射出来的信号。但是更多此类现象的发现表明这可能是自然现象。脉冲速度很快,有两个明显的特点:脉冲源不大,并且在自转。只有快速自转的小型天体才会产生这样的脉冲,就像灯塔的光束不时以极快的速度射过来一样。由于脉冲星的体积较小,天文学家因此猜测,它们要么是白矮星,即“拥有类似太阳的质量,却只有类似地球的体积”的恒星,要么是中子星(neutron stars),即其质量类似太阳,但其外形是一个“直径不足十公里的球体”。[2551]研究表明,白矮星要产生那样的脉冲必须以极高的速度旋转,但这必然会引起它本身破碎,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只得接受中子星的存在。[2552]这些超密恒星介于白矮星和黑洞之间,在由中子或许还有夸克构成的液态内核之外有坚固的铁质外壳。物理学家约翰· 格里宾算出,中子星的密度相当于水密度的1000万亿倍,也就是说每立方厘米这种恒星的重量为1亿吨。[2553]证实脉冲星是中子星的意义在于,它大致完成了恒星演变(stellar evolution)的顺序。气体冷却时形成了恒星;在收缩过程中产生热量,最终导致核反应发生;这就是形成恒星的“主要顺序”(main sequence)。在此之后,视其体积,伴随必要的温度,量子进程引发相当稳定的微膨胀——此时的恒星是红巨星(red giants)。在恒星生命走向终结时,它会脱去外层,留下致密内核——其中所有的核反应都已停止,现在,它成了一颗白矮星(white dwarfs),冷却过程将持续数百万年,最终变成一颗黑矮星,除非它非常巨大,最终出现超新星爆炸,爆炸所发出的光芒十分明亮而短暂,重元素则散落在太空中,形成其他天体,而没有这些重元素,生命也不可能存在。[2554]正是这些超新星爆炸产生了中子星,在某些情况下,形成了黑洞。因此,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联姻将类星体和夸克、脉冲星和粒子、相对论、元素的形成、恒星的生命等都整合到一个一致而连贯的情节中了。[2555]一旦人们不再计较与宇宙有关的一切惊人数字,并且接受十分离奇的粒子以及天体,他们就要面对宇宙中其实有相当多的部分并不适合人类居住的事实:那里有着极度炽热、极度寒冷、放射性强、不可想象的超密度。我们设想的生命无法在这浩瀚无边的外太空中存在。自从人类开始观测太阳和恒星以来,太空一直令人叹为观止。但是如果天国与天堂同义的话,那么太空已经不再是天国了。

1968年底,“阿波罗8号”全体人员完成危险的环月任务返回地球,他们通过广播与世人分享了《圣经》中的片段。弗兰克· 博尔曼引用《创世记》说:“地是空虚混沌。”[2556]比尔· 安德斯继续道:“渊面黑暗。”人们对此感到不悦,无数观众致电美国电视网,投诉说那一刻不该出现宗教。即使你不是哲学家,也应该明白,无论是在卫星出现之前或是之后,太空研究领域发生的革命与众多观测发现和理论鲜少能与传统宗教思想一致。人类是进化而来的,宇宙也是。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等现代科学并非现代世界中给宗教信仰带来最多变化的学科。不过二者也并非毫不相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主要宗教经历了三次发展。其中两次关乎基督教,第三次则涉及东方的宗教,特别是印度。(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问题主要是政治问题,源于1948年以色列建国。)西方人对东方宗教的兴趣日益高涨将在下一章探讨。这里,我们将考察批评基督教的两大思想领域。

简而言之,这两大领域便是存在主义和科学的新发现,特别是在所谓圣地的中东地区的考古发现。在以色列建国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