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7、自然科学的力量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is and Mary Leakey)一直在非洲肯尼亚和坦噶尼喀(后来的坦桑尼亚)挖掘,但是没发现什么特别有价值的东西。他们还在奥杜威峡谷(Olduvai Gorge)附近挖掘过。那是塞伦盖蒂平原上的一个300英尺深、30英里长的深坑,也是由北向南横跨非洲东部的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学界一般认为这是两大构造板块的接壤处。[2200]自1911年被发现以来,奥杜威峡谷一直备受科学家的关注。当时,一位名叫威廉· 卡特温克尔的德国昆虫学家因为追赶蝴蝶差点掉了下去,才发现了这个地方。[2201]他爬下这个峡谷,穿过很多层沉积物,发现了无数骨骼化石。他将这些化石带回德国后,引起了轰动,因为其中包括一种已经灭绝的马的骨头化石。后期的探险发掘又发现了一些现代人的骨骼,由此,一些科学家得出结论,认为奥杜威是研究灭绝生命形态(可能包括人类的祖先)的理想之地。

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1959年,李奇夫妇都在奥杜威挖掘,但一直没有找到他们期望的重大发现,这本身就足以说明李奇夫妇品格坚韧。[2202]前面几章已经提过,直到那时,人们仍然认为早期人类起源于亚洲。路易斯· 李奇出身肯尼亚的一个传教士家庭,他12岁的时候第一次发现化石,从此走上这条道路。起初,由于他那种不切实际的性格,在获取科学证据方面似乎显得有些懒散,所以他一直未能获得正式的学术职位。[2203]一方面,在战前的道德氛围中,李奇与第一任妻子势同水火,最终以离婚收场,这也对他的职业十分不利,使他在严谨的剑桥大学谋求学术职位的希望成为泡影。[2204]另一方面,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他在肯尼亚独立运动期间充当英国间谍,并现身法庭指证独立党领导人乔莫· 肯雅塔,即后来的肯尼亚首任总统。[2205](肯雅塔似乎并未对此耿耿于怀。)另外,李奇本人还不断地拈花惹草。李奇不是单维度的,他的性格对他的发现和他取得的研究成果至关重要。

20世纪30年代,大多数发掘工作由于战争而中断,李奇夫妇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奥杜威挖掘。他们最著名的成就是发现了一大批早期的人造工具。路易斯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玛丽首先意识到,在非洲的那个地方不可能发现燧石工具,而欧洲全境都能发现,也就是说,非洲东部缺乏燧石。但是,他们发现了大量的“砾石工具”,特别是玄武岩和石英岩工具。[2206]这使李奇确信他们发现了一个“生命层”,即一种史前生活空间,早期的人类在那里制作工具,以便食用已经灭绝的物种,这些物种的化石在奥杜威及其邻近地区已经被发现。战后,他和玛丽直到1951年的肯雅塔审判后才重返奥杜威,并且50年代大部分时间都在那儿挖掘。在这十年里,他们发现了数千件石斧和很多灭绝了的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如类似猪、水牛、羚羊的物种,有些动物的体积比今天的物种大得多,令人产生巨型原始动物在非洲生活的美好想象。他们将这个“生命层”重新命名为“屠宰场”。[2207]李奇夫妇的传记作家弗吉尼亚· 莫莱尔说,当时,他们以为峡谷最低的河床应该有大约40万年的历史,而最高的河床则有1.5万年的历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探索,路易斯已经人到中年,虽然没有发现任何人类踪迹,但他的热情丝毫未减。1953年,他继续忘我地挖掘,由于长时间在非洲阳光下暴晒,他的中暑情况严重,头发“简直是一夜之间从棕色变成了白色”。 [2208]李奇夫妇继续挖掘着,偶尔会发现原始人的牙齿(由于牙齿很坚硬,所以要比人体其他部分更容易保存下来),所以路易斯相信他们终有一天会找到重要的头盖骨。

1959年7月17日早晨,路易斯醒来时发着低烧。玛丽坚持让他待在营地。他们新近发现了一块已经灭绝的长颈鹿的头盖骨,因此有很多工作要做。[2209]玛丽一个人开着路虎车离开营地,车上还带着两条名叫萨利和维多利亚的狗。那天早上,她检查了最低、最古老的1号河床(即弗里达· 李奇峡谷,弗里达· 李奇是路易斯的第一任妻子)。天气酷热难挨,大约11点,玛丽无意间发现了一片骨头,“不是松散地堆在地表,而是从地底探出来的,像是头盖骨的一部分……看起来像是原始人的头盖骨,但是这块骨头似乎很厚,无疑,不是一般地厚”,后来她在传记里这样写道。[2210]拂去表面的泥土,她发现“颚部嵌有两颗大牙齿”。终于,经过几十年辛苦挖掘之后,他们成功了。毫无疑问,那是原始人的头盖骨。[2211]她带着两只狗跳上汽车,冲回营地,喊着“我找到他了!我找到他了!”她激动地向路易斯说明一切。路易斯后来回忆说,那一瞬间他“神奇地好了”。[2212]

路易斯一见到这块头盖骨,立即根据牙齿形态判断出这不是早期的原始人,而很有可能是南方古猿,因为它比原始人更接近猿类。他们清理掉周围土壤时,这块头盖骨的形状显露出来了,很大,颚部坚固,脸型扁平,颧弓较大(或颧骨凸起),上面本该有大块的咀嚼肌。更重要的是,这是李奇夫妇发现的第三块南方古猿的头盖骨,旁边还有一堆工具。路易斯一直认为南方古猿是被原始人杀死的。但是现在路易斯改变想法了,他琢磨会不会制造工具的是南方古猿。制造工具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的特征,但是现在看来,南方古猿似乎也具备这一人类特征。

不久,路易斯认为这块新发现的头盖骨实际上介于南方古猿和现代智人之间,因此他称之为Zinjanthropus boisei(“东非人”)——Zinj是古代语,指东非,anthropos表示化石的类人特点,而boisei则来自查尔斯· 博伊斯的名字,这位美国人为他们的考察资助了很多钱。[2213]由于“东非人”很完整、古老又特别,李奇夫妇因此成名。这一发现成了全世界的头条新闻,路易斯也成了欧洲、北美和非洲各大学术会议上的明星。在这些学术会议上,李奇对“东非人”的解释遭到了一些学者的否定,他们认为李奇发现的这块头盖骨,除了块头更大,与其他地方发现的南方古猿并无多大差异,并且说,时间会证明这些批评家是对的,而李奇是错的。就在李奇等人就这块巨大扁平的头盖骨的意义展开辩论时,两位跨领域的科学家出乎意料地扭转了整个局面。“东非人”的头盖骨被发现一年后,李奇为《国家地理》杂志写了一篇文章《发现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并在文中指出,他认为“东非人”大约生活在60万年前。[2214]事实证明,他错了。

直到20世纪中期,测定化石年代的主要技术还是传统的地层学手段,即分析沉积层。李奇运用这一技术,计算出奥杜威可以上溯到更新世早期,一般认为这一时期猛犸象等巨型动物与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大约是60万年前到大约1万年前。1947年以后推出了一种新的测定年代的方法,即碳—14(carbon—14)技术。碳—14测定法的实际依据是: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其中一小部分二氧化碳遭到太空宇宙光的轰击,具有放射性;光合作用再将这种CO2转换成放射性的植物组织,并保持固定比例,直到这种植物(或食用这种植物的生物)死亡,放射性碳的摄入才会停止。放射性碳的半衰期大约是5700年,那么将古生物所含的放射性碳的比例与现代生物所含的放射性碳的比例相比较,就可以计算出该生物的死亡年代。但是,由于半衰期相对较短,碳—14仅用于测试大约4万年以内的人工制品。李奇的文章在《国家地理》上刊出之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