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9、希特勒的礼物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除了文学兴趣之外,柯尔斯坦还是一位芭蕾舞迷:他认为美国需要在现代舞领域得到提振,而只有一个人恰好能够满足这一要求。

柯尔斯坦身材高大,非常富有,也非常早熟。他出生在纽约罗切斯特的一个犹太家庭,从10岁起就开始收藏艺术品,12岁时第一次观赏芭蕾舞剧(由帕夫洛娃主演),不到14岁时出版了一部以西藏为背景的剧本,同年夏天在伦敦避暑时遇到了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结识了利顿·斯特雷奇、约翰·梅纳德·凯恩斯、E. M.福斯特以及西特韦尔一家人。但是,给柯尔斯坦的生活带来改变的是芭蕾。[1607]他从9岁开始就深深迷上了这种舞蹈形式,当时他父母不让他去波士顿观看佳吉列夫的剧团演出的芭蕾舞剧《天方夜谭》。后来,22岁的他前往威尼斯参观时,巧遇了一场东正教教堂举办的葬礼。一艘船体涂满黑色和金色、富有异国情调的驳船停靠在教堂的台阶下,等候将死者的遗体送往“圣伊拉兹马斯”,即潟湖中央的死亡之岛。在教堂里面,柯尔斯坦的目光越过哀悼的人群看到了棺材,“覆盖着一朵朵鲜花,停放在一个巨大铮亮的青铜圣障之下”。[1608]在哀悼仪式结束后,人们走出教堂来到阳光下,其中一些面孔柯尔斯坦觉得似曾相识,但不能肯定。三天后,根据他的传记作者伯纳德·泰普尔的说法,他偶然间读到了一份《泰晤士报》,并从中发现他之前溜进的教堂是希腊圣乔治堂,而这场葬礼正是谢尔盖·佳吉列夫的葬礼。

第二年,柯尔斯坦从哈佛大学毕业,此时他的父亲问他:“听着,我会留给你一大笔钱。你现在就要还是等我死后再给你?”柯尔斯坦选择当即就接受了这笔钱,因为虽然他仍然只有20岁出头,但他对芭蕾的热情已经成熟,变成了明确的抱负。美国的芭蕾不应当仅仅依赖“巡回演出的俄国人”,或者巡回演出的任何团体。柯尔斯坦的天职是把芭蕾带到美国,使之成为一种本土艺术形式。[1609]30年代初,音乐剧刚刚被搬上银幕,它向全美国证明了美国人民是会跳舞的,但需要假以一定的舞蹈形式。对于柯尔斯坦来说,芭蕾是舞蹈的最高形式,而他本能地感觉到,只要抓住机会,美国将在这个领域大放异彩。

柯尔斯坦自己也尝试过学习芭蕾,曾在纽约师从伟大的俄罗斯编舞家米哈伊尔·福金(Mikhail Fokine)。[1610]他还曾帮助萝莫拉·尼金斯卡(Romola Nijinska)整理出版她丈夫(著名芭蕾舞演员瓦斯拉夫·尼金斯基)的传记,并潜心研读芭蕾历史。这一切都没有让他满足,但对于舞蹈历史的学习让他明白,自法国皇帝特许成立第一家芭蕾舞团以来的三百年中,芭蕾只被成功地移植到少数几个国家。这让柯尔斯坦在1933年下定决心,在许多艺术难民开始涌入美国之时前往欧洲。他先到了巴黎,后来他说自己在那里表现得“就像一个追星族”。[1611]乔治·巴兰钦(George Balanchine)就住在巴黎,柯尔斯坦知道,巴兰钦是在世的最好的芭蕾舞编舞家。他遇到的每个人都对巴兰钦所取得的成就表示钦佩,但他们的热情也仅限于此。柯尔斯坦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巴兰钦的健康状况不佳。萝莫拉·尼金斯卡曾告诉柯尔斯坦,她觉得这位编舞家“可能活不过三年”,甚至还有个算命师给出了他的确切死期。再有就是他喜怒无常的个性以及他在某些领域出了名的缺乏品位,比如穿着(他常戴着一枚蝶形领结)。柯尔斯坦没有望而却步。所有真正的大师都很难相处,他自己就在两个人身上深有体会,至于巴兰钦的健康状况……好吧,他在日记中透露的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在三年内完成”。[1612]尽管经历了这些踌躇,他没能在巴黎见到巴兰钦,因此被迫跟随巴兰钦去了伦敦,即他舞蹈团的下一个演出地点。当他们终于在柯尔斯坦下榻的酒店见面时,柯尔斯坦用法语讲述了他来到欧洲的原因。[1613]两人的这次见面颇为不协调。柯尔斯坦身材高大,富有且态度诚恳,而巴兰钦则身份低微,身无分文且天生对一本正经的人和事抱有怀疑(他常说:“芭蕾就像咖啡,闻起来的味道要好过实际品尝。”)。[1614]柯尔斯坦精心准备了他的说辞,口齿伶俐且充满激情地赞美巴兰钦的编舞,歌颂美国精神,并承诺巴兰钦能够在并不遥远的将来拥有芭蕾舞团和剧院。巴兰钦也适时地回应说他将很高兴能够前往造就了金吉·罗杰斯的国度。柯尔斯坦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就是这位编舞大师表示同意的方式。[1615]

巴兰钦于同年10月抵达曼哈顿。对这样一次大胆的冒险来说,当时的前景颇为黯淡。大萧条正处在最深的低谷之中,人们也希望艺术能够顺应形势,或者至少不要因为票价过高或毫无意义而增加人们的烦恼。柯尔斯坦一直希望将芭蕾舞团设在康涅狄格州安静的偏僻角落,巴兰钦可以在那里训练舞者。但巴兰钦完全不接受这样的想法。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城里人,对于圣彼得堡、巴黎和伦敦等大城市都如鱼得水。他从没听说过柯尔斯坦计划中的小镇,并表示他宁可重返欧洲,也强过“在这个叫哈特福德的地方失去自我”。[1616]所以柯尔斯坦只得在纽约麦迪逊大街和第59街交会处的一栋老房子里找了一间教室。1934年1月1日,美国芭蕾舞学校正式开业。首批招录了25名学生,其中只有3名女生。教学方式让这些美国青年大吃一惊。一般情况下,舞蹈老师绝不会动手打学生,但巴兰钦永远对学生“打着、推着、拉着、敲着、戳着”。[1617]通过这种方式,他让学生做出了他们从未想过能够完成的动作。

巴兰钦在新大陆的首部芭蕾舞剧《小夜曲》于1934年6月10日首演,立刻成为经典之作。[1618]作为一名天生的表演者,他意识到要让自己的第一部芭蕾舞剧一炮打响,这部戏必须是关于美国和舞蹈本身的。他需要向美国观众展示的是,尽管有着不断传承的经典,但芭蕾是一门不断变化的重要当代艺术,不是亘古不变的,也不仅仅只有《吉赛尔》和《胡桃夹子》这样的剧目。所以巴兰钦进行了即兴创作。“排练的第一天晚上,一共有17名年轻的女性舞者到场,于是他按照17人的规模编排了开场。有一次,一名舞者摔倒哭泣,后来这成了剧中的一幕。另一天晚上有几名舞者迟到了,所以那也成了该剧的一部分。”[1619]《小夜曲》中蕴含的故事是关于缺乏经验的年轻舞者如何实现对技艺的掌握,以及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她们在此过程中是如何完善自己并赢得尊重的。他所展示的是艺术的高贵力量,以及为什么因此有必要首先建立一个芭蕾舞团。[1620]对于芭蕾舞评论家爱德华·邓比来说,《小夜曲》的关键是所有年轻舞者之间齐心协力的“甜蜜”。邓比认为,美国人与身上流淌着芭蕾舞血液的俄国人不同。美国文化更加偏重个人主义和理性,缺少一些感性,也更加缺乏共同的文化遗产。因此,感情可以借由芭蕾舞团的成员来创造。邓比认为,这正是巴兰钦有争议的做法的基础(这也是他始终坚持的做法),即在现代舞蹈中,舞蹈团队比任何个人舞者都更加重要,不应该存在舞蹈明星这种说法。[1621]《小夜曲》的首演只限受到邀请的观众。搭建舞台的草坪“不曾从震惊中回过神来”。[1622]第一次公开演出安排在阿德尔菲剧院从1935年3月1日开始为期两周的演出季上。这个芭蕾舞团由芭蕾学校的26名舞者加上两位客座艺术家——塔玛拉·杰瓦(巴兰钦的第一任妻子)和保罗·哈康——组成,被称为“美国芭蕾舞团”。[1623]他们演出的剧目包括《小夜曲》、《回忆》和《超越》。柯尔斯坦当然兴奋不已,因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