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7、血之阶梯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他地方做进一步的调查和发现,但全世界关注的还是马丘比丘。经过精心发掘,这座城市呈现出自己特有的绰约风姿。[512]其独有之美部分是因为这么多建筑物都采用环环相扣的印加石工技术构建,一方面是由于古城的保存惊人的完好,连屋顶轮廓都原封未动。而另一方面则源自整个古城的整体规划:住宅区被整齐的梯田环绕着,其间由数以百计的小径和阶梯组成的交通网络相连通。透过这样的规划,印加时代的日常生活也就不难想象了。马丘比丘的地理位置也得天独厚:在清除了周围的丛林之后,人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座古城坐落在孤立而狭窄的山脊之上,周围环绕着深深的发卡状峡谷。精美绝伦的古代文明在原始丛林中遗世独立,宛如桃源仙境。[513]

宾厄姆对马丘比丘就是比尔卡班巴深信不疑。一大原因在于,他在古城外部发现了不下135具骷髅,其中大多数为女性,且许多头骨上都有孔洞,在城内却没有发现。宾厄姆推断这些带孔的头骨来自异族战士。他们被城市拒之门外,因为显然这里是一座圣城。(但不是每个人都认同这种解释。)第二个激动人心而奇妙的发现也为这种论断添砖加瓦:人们发现了一根空心的管子,而宾厄姆认为这是用来吸入药剂的。他认为这根管子有可能是某种复杂宗教仪式的一部分,而吸入的药剂可能是一种麻醉剂,比如当地出产的胡利卡树的黄色种子。因此,推而广之,这根管子可以用来解释比尔卡班巴(Vilcabamba)名字的由来:胡利卡的平原(bamba of Hulica)。宾厄姆确定这里就是比尔卡班巴的最终论据是基于马丘比丘的规模大小。大约一百座房屋的规模让这里成为该地区最重要的废墟,而古代西班牙人的资料将比尔卡班巴描述为这一地区最大的城市——因此曼科·印卡在皮萨罗的骑兵围剿下寻找避难所时,退守这座坚固的城池,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514]马丘比丘因此被确定为比尔卡班巴。而在半个世纪中,大多数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者都认为这座城市确实是曼科·印卡最后的避难所,同时也是他的妻子惨遭酷刑致死之地。[515]

宾厄姆的观点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但在当时,他的发现与博厄斯和摩根的研究成果一道,对种族生物学家的过激行为进行了谨慎的纠正,因为这些生物学家都一意孤行,试图贸然定论:按照达尔文思想,世界上的种族都能通过一棵简单的进化树进行归类。遥远的印加文明以其巧夺天工的艺术,还有建筑和道路网络的辉煌成就(其道路总长绵延超过19000英里,在某些方面甚至优于同时期的欧洲道路系统)将种族生物学草率论断的错误展露无遗。对于那些乐意倾听各个领域的证据的人们来说,进化是一个远比社会达尔文主义复杂得多的过程。

进化论思想的日益普及已是不可辩驳的事实。然而,同样也不能否认,杜波依斯、摩根、博厄斯和宾厄姆等人的研究成果在普遍意义上形成了一股合力,为动物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种群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的证据。事实上,社会达尔文主义受到热烈追捧本身就表明了进化论思想的强大。此外,在1914年,一股来自全新领域的力量同样对进化思想产生了强烈的推动作用。地质学开始为地球的演变进程提供令人大跌眼镜的全新解释。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是一位德国气象学家。其著作《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算不上完全独创,因为书中的构想,即世界六大洲起源于同一块超级大陆,已经在1908年由美国的F. B.泰勒率先提出了。但魏格纳收集了更多且令人印象深刻的证据来佐证这一构想,其研究的卓越程度远非前人可比。1912年1月,在法兰克福的一场德国地质协会会议上,魏格纳阐述了自己的想法。[516]事实上,用事后的眼光来看,人们可能会问,为什么科学家没有更早地得出魏格纳的结论。到了19世纪末,为理解和弄清自然界及全球各地的物种分布,一些知识上的解释显然已经亟待给出。物种分布的证据主要包括化石及相关种类岩石的奇特分布。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激发了人们对化石的兴趣,因为人们意识到如果能够推断它们产生的年代,那么化石就能为生命在过去的发展,乃至生命的起源本身提供线索。与此同时,人们对岩石已经知之甚详,包括地球从大量气态物质凝结为液态再到固态的形成过程中各种岩石的形成方式。核心问题在于某种岩石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以及它们与化石间的相互联系。例如,一条山脉从挪威延伸至英国北部,应当在爱尔兰与其他贯穿德国北部和英国南部的山脉相交会。事实上,在魏格纳看来,其交会点似乎位于北美海岸附近,就好像两个北大西洋的海岸地区曾是相连的一样。[517]与此相似的是,动植物化石在全球的分布方式也只能这样解释,即现在已经远隔重洋的地区之间曾经有陆地相连。[518]19世纪的科学家把这叫作“大陆桥”,它被认为是横跨于水域之间的便捷连接通道,连通了诸如非洲和南美,或是欧洲和北美地区。但如果这些大陆桥曾经存在过,它们到哪儿去了呢?是什么为大陆桥的升起和沉没提供了能量?海水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魏格纳给出的答案非常大胆。他说,不存在所谓的大陆桥。恰恰相反,现存的六块大陆(非洲、澳洲、南美洲、北美洲、欧亚大陆和南极洲)曾是一块超级大陆。他将这块广袤无垠的大陆叫作联合古陆(Pangaea,这个称谓来自希腊语中对“所有陆地”的总称)。大陆通过“漂移”的方式来到它们现在的位置,类似巨大的冰山。他的理论还解释了大陆中央山脉的成因,是由远古陆块的碰撞产生的。[519]这是一个需要花一定时间来理解的想法。整块的大陆是如何“漂移”的?是通过什么实现的?如果大陆确实移动了,是怎样的巨大能量让它们移动的呢?在魏格纳的时代,人们对地球的基本结构已有了解。地质学家曾通过分析地震波,推断地球由地壳、地幔、外地核及内地核组成。首要的基本发现是,地球上的所有大陆都由同一种岩石,即由长石和石英组成的花岗岩(或由在高温下生成的粒状火成岩)构成。在花岗岩大陆的周围分布着另一种岩石(更加致密和坚硬的玄武岩)。玄武岩的存在形式分为两种:固态和熔融态(因为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就是半熔融态的玄武岩)。这表明,地球内外结构之间的关系显然与地球从一团气态物质冷却为液态再到固态的方式密切相关。

人们认为,构成大陆的巨大花岗岩块厚达50公里,但其下约3000公里的厚度都由所谓的“弹性固体”,即半熔融态的玄武岩构成。再往下直到地核(半径约6000公里)则包裹着液态铁。[519-0]当然,数百万年前的地球比现在要热得多,那时的玄武岩可能更偏向液态,因而各大陆的整体情况可能更类似于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山。从这一观点来看,大陆的漂移就容易理解得多了。

魏格纳和其他科学家试图弄清这些实际的陆块曾经是如何聚集在一起的,他的理论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验证。大陆当然不仅仅包括我们如今所能见到的海平面以上的部分。经历地质年代的变迁,海平面也随之起伏。冰河时代水位降低,在更为温暖的时期则上涨,所以大陆架(大陆位于海平面下较浅的部分,尚未到达陡然下降数千英尺的区域)很可能充当了这其中的“缓冲带”。随着这块巨大的地球拼图成功组合,各种非同寻常的地质特征也逐渐为人所知。例如,南非西海岸与阿根廷和乌拉圭的东海岸存在着形态完全相同的二叠纪冰川沉积物(即形成于2亿年前的远古森林,也就是现在的煤田)。而远隔南大西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