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6、E=mc2,∩/≡/v+C7H38O43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热就会变软,其他的只有在苯酚里煮沸加热才会变软。但混合物D却令他兴奋不已。[415]他发现,这种混合物“不溶于所有溶剂,也不会软化。我管它叫酚醛树脂,它是通过在密闭容器中加热A或B或C制备的”。[416]在接下来的四天里,贝克兰几乎没合过眼,他潦草地书写了超过三十三页的笔记。在这段时间里,他确认为制备出混合物D,需要将产物A、B和C在密闭容器中(保证反应所需的压强条件)加热到远高于100℃。但是,只要物质D出现,就会呈现出“漂亮光滑的象牙状团块”。[417]酚醛树脂的专利申请在1907年7月13日提交。贝克兰立即为他的新产品构思了各种用途——绝缘材料、成型材料、新型油毡、具有冬季保暖功能的弹性砖片等。但实际上第一批用酚醛树脂制作的物品是台球,它们于当年年底开始销售,但销量并不尽如人意,因为球体过重且弹性不足。接下来的1908年1月,一位来自新泽西州布恩顿罗安多公司的代表造访了贝克兰,表示有兴趣将酚醛树脂用于制造精密绕线管的两端,因为此前使用石棉橡胶化合物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418]从此,那本一开始由贝克兰妻子保管的账簿(虽然当时的他们已是百万富翁)记录了1908年酚醛树脂销量的缓慢增长,另外两家公司也成了他们的客户。然而,销量在1909年突然大幅增长。有一件事的发生有助于解释这一现象:当年2月的第一个星期五,贝克兰向美国化学学会纽约分会所做了一场报告,地点就在该学会位于第十四大街和第五大道街角的一栋大楼里。[419]这场报告颇似卢瑟福概述原子结构的曼彻斯特会议的翻版,因为会议直到晚饭后才开始,而贝克兰的报告被排在议程的第三项。他告诉所有与会者,物质D是聚合态的氧苄基亚甲基乙二醇酐,或称n(C7H38O43)。等他展示完各种样品,演示完酚醛树脂的性质之后,时间已经过了晚上10点,但即便如此,在座的化学家仍为他起立鼓掌。就像聆听了卢瑟福演讲的查德威克一样,这些化学家也意识到他们见证了一项重要的发现。而贝克兰则兴奋得难以入睡,在自家书房里熬夜撰写了一份长达十页的会议纪要。第二天,三家纽约报纸刊登了关于这次会议的报道,而那篇著名的头条新闻也就此诞生。[420]

第一块塑料(plastic)的出现恰好为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一些变化带去了福音。电气工业正在快速发展,汽车行业也不遑多让。[421]这两个领域都迫切需要绝缘材料。电气照明和电话服务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展,留声机也比预期的更受欢迎。1910年春天,一份旨在创办酚醛树脂公司的企划书起草就绪,而公司也于六个月后的10月5日在纽约开设了办事处。[422]与莱特兄弟飞机的曲折历程不同,酚醛树脂在商业领域堪称马到成功。

酚醛树脂演变成了塑料,而如果没有它,我们今天所知的电脑很可能将不会存在。就在现代社会的“硬件”逐步形成的过程中,重要的“软件”元素也在孕育之中,尤其是对数学的逻辑基础的探索。这一领域的先驱者当数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和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

在奥古斯塔斯·约翰为罗素所作的肖像画中,他身材瘦小、一丝不苟、骨骼清奇,犹如“一只贵族麻雀”,他还有着锐利而充满怀疑的眼睛、滑稽的眉毛和一张挑剔的嘴。作为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的外孙,罗素出生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中期的1872年,并在近一个世纪之后去世,而在他去世之时,对他和其他许多人来说,核武器已经成为人类最大的威胁所在。他曾经写道:“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无法遏制的怜悯之情以及对爱的渴望”是支配他一生的三种激情。“我觉得生命值得一活,”他总结道,“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愿意再活一次。”[423]

我们不难发现,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并不是唯一与罗素有关的名人,因为T. S.艾略特、利顿·斯特雷奇、G. E.摩尔、约瑟夫·康拉德、D. H.劳伦斯、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和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等人也都在他的社交圈子里。罗素曾数次参选议员(但从未当选),他拥护苏联,于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被至少六部小说作为角色刻画(这有时让他非常反感),而这些小说的作者包括罗伊·坎贝尔、T. S.艾略特、阿道斯·赫胥黎、D. H.劳伦斯和西格弗里德·萨松。1970年,在罗素以97岁高龄去世之时,他的作品仍有超过六十部还在印行。[424]

但在其所有作品中,最具独创性的当数最早诞生于1910年的一本大部头著作,与艾萨克·牛顿的名作《数学原理》同名。罗素的《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堪称20世纪读者最少的伟大著作之一。首要原因在于它是关于数学的,而数学并不是一个人见人爱的题材。原因之二在于这本书过于冗长(三卷本的总页数超过两千页)。但真正将这本书(它间接导致了电脑的诞生)的读者群锁定在极少数人身上的是第三个原因:它所包含的大多数组织严密的论证并不是通过日常语言,而是通过一套专门发明的符号进行阐释的。一根弯横线代表“非”;一个加粗的字母v代表“或”;一个方形的点代表“和”,而其他逻辑关系则是通过一些图标来表示的,比如一个躺倒的字母U(∩)代表“包含”,而有三根线的等号(≡)则代表了“恒等于”。这部作品的酝酿耗时十年之久,其目的在于阐释数学的逻辑基础。

这样的壮举显然只有非凡的作者才能完成。而罗素接受的教育的确从一开始就非同寻常。他小时候的家庭教师就有着不可知论者的特别身份,如果说这还不够大胆的话,这位老师还给罗素介绍了欧几里得,后来在他的少年时期更介绍了马克思的学说。1889年12月,时年17岁的罗素进入剑桥大学学习。选择剑桥的原因显而易见,因为这个年轻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唯一热情就是数学,而剑桥在数学领域的造诣可谓登峰造极。罗素热爱数学的确定性和明确性。他觉得数学就像诗歌、浪漫的爱情或自然的荣耀一样令人“动容”。他热爱这片完全没有受到人类情感污染的净土。“我喜欢数学,”他写道,“因为它不属于人类,与这个星球以及整个附带的宇宙也没有特别关联。因为,就像斯宾诺莎的上帝一样,它不会回报我们对它的爱。”他将莱布尼茨和斯宾诺莎尊为“先贤”。[425]

在剑桥,罗素就读于圣三一学院,并参加了学院的奖学金考试。在这次考试中他可谓吉星高照,因为他的考官正是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当时29岁的怀特海是一位和善的人(在剑桥人称“小天使”),但年纪轻轻已经显现出了日后众所周知的健忘迹象。他对数学的热情不输罗素,但他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有点不太正规。在奖学金考试中,罗素名列第二。一个名叫布谢尔的年轻人获得了更高的分数。尽管如此,怀特海却深信罗素更有才华,于是在和其他考官见面之前,他将所有的答卷和自己打出的分数付之一炬,然后将罗素推举为奖学金获得者。[426]怀特海很高兴能成为这位年轻的大一新生的导师,而罗素也为另一位哲学家G. E.摩尔的才识所折服。摩尔被同时代的人誉为“美男子”,他并不如罗素般诙谐幽默,却是一位很有耐心且令人印象深刻的辩手,正如罗素曾经对他的描述,摩尔是“集牛顿和撒旦于一身”的人。一位学者将罗素与摩尔之间的会谈誉为“现代伦理哲学发展的里程碑”。[427]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