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3章 轻松生活自己做主(13)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别人说的、书上写的、媒体报道的,甚至你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那些事情,你都相信吗?你感到怀疑的时候,想过要证实自己的怀疑吗?

在《吕氏春秋》里面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孔子与众弟子们在陈、蔡的地方连续被困了七天,没有食物可以吃。颜回从外面弄了一些米回来,做给大家吃。孔子经过厨房,看见颜回在煮饭的时候,用手抓甑子里头的饭吃。

等饭熟后,颜回请大家吃饭,孔子假装什么都没看到,但对刚才看到颜回在偷吃米饭的那一幕耿耿于怀,觉得颜回不应该有这种行为。

孔子起身说:“我今天梦见了父亲,要用这些干净的饭来祭他。”颜回说:“不行,刚才煤渣掉进了甑子里头,但扔掉这些带有煤渣的饭不吉利,我就抓来吃了。这些饭并不干净。”

孔子顿时觉得自己错怪了弟子,他说,人们都相信自己看到的事情,但自己看到的事情不一定可信。

从小到大,我们所知道的很多信息,都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的。无论是你主动地去了解,还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我们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受到他人的影响。

对于这些信息,我们需要有选择、有主见地接受。若存在疑问,或者有不确定的情况,必须通过获得追加的信息来检查自己的认知,必须懂得真实性检验,否则我们就会被大量的错误信息、偏差信息所蒙蔽,继而做出错误的选择和举动。

比如,在你小时候,你问母亲:“天为什么会黑?”妈妈亲切地告诉你:“因为太阳公公要睡觉了!”

懂事一点了,你问父亲:“被抓的邻居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爸爸认真告诉你:“被警察叔叔抓走的,肯定是个大坏蛋!”

后来,上学了,你问老师:“这道题只有一个解答方法吗?”老师严肃地告诉你:“对,只有一个答案!”

再后来,你看书的时候,发现书上写的很多东西都是自己不了解的,书上的东西都是权威的,你当然以书本为准。

等到长大了,你发现天黑并不是太阳公公要睡觉了,警察也有错抓好人的时候,更让你感到吃惊的是,一直以为权威的书本居然出现了很多常识性的错误。从此,你发现别人告诉你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是真实的。

要对事物进行真实性检验,首先要求我们有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指的是评价、对比、分析、判断和综合信息的能力。养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应付复杂多变的世界是必要的。

也就是说,我们对于一些事件,不要过早地做出结论,不要偏听偏信。凡事不妨多问问自己:“我为什么相信它”,“它有什么值得我相信的理由”。比如,很多广告商和推销人员都会千方百计地试图说服你,那些你所看到的报刊和图书中的信息也鱼龙混杂。你常常对他们深信不疑,但很多时候你被他们所提供的信息所欺骗。又比如,我们经常会在报刊上看到“研究表明……”“据调查……”的字眼,你是否问过自己,是谁的研究表明,谁进行过调查,这些调查数据背后是否受到了文化背景、科学家们的偏好的影响。

我们不仅要对外来信息保持批判性思维,还要经常审查和反省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对自己的意见和坚持的理由做出客观、深入的认知评价。要判断自己的思维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知识不足或老套、偏见、情感以及其他任何压制一个人的客观性或理性的因素的影响。

有一个女孩,手镯弄丢了,她怀疑是自己的同屋偷走了。通过自己的分析——平时放的地方如抽屉和床上都没有找到,而且没有其他的陌生人进过寝室。所以她越想就越觉得是室友偷的。她没有把话挑明,但她对室友的不信任和愤怒使得她对室友的关系疏远了。

室友对她的行为有点莫名其妙,于是,就主动问她为什么突然变得冷漠。她才把自己的怀疑说出来,并斥责室友道德有问题。室友立刻表示自己是清白的,并决定跟她一起寻找镯子。

最后,她们在学校的失物招领处找到了镯子。原来是她在洗澡的时候,把手镯放在澡堂的柜子里忘记拿出来了,被别的同学看到并交到了失物招领处。

两人遂重交友好。试想如果不是她的室友主动问起缘由,她会一直怀疑下去,她们的关系也就会莫名其妙地变坏了,她们之间的误会或许永远都不会真相大白。

有时候,我们碰到一些人,总觉得他们看起来很有问题,但他们真的就有问题吗?我们计划的一些事情,想起来总觉得有道理,但它们真的行得通吗?

这个时候,你该做点什么呢?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