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七百九十三章 人心可鉴(两章合一)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

    夫人听闻宋知县的娘亲得大长公主看重,一直想找机会见上一见,最好能多多联络。



    然后真是出于好心,知晓宋知县的娘亲在寻门面,提出府里有一门面正空着,倒是可以一起做些什么,宋知县的娘亲却婉拒了。



    陶府尹对这事一无所知,最近缴税太忙,这是头回听说:



    “噢?”



    是的,拒绝了,且那老太太的态度……



    当晚,陶大人特意歇在夫人房间。



    要不然他只有初一和十五才会歇在夫人这里。



    陶夫人详细地告诉夫君:



    说那老太太给她个软钉子。



    她这面还没有说出什么,那面就话里话外,点心买卖和宋知县无关。



    说什么无非就是以前穷苦出身,干活干惯了闲着难受,趁着还能动,才弄出点心买卖想挣点养老钱,给孙女挣个出嫁买卖傍身,变着法的说,这是闹着玩的,无所谓干大干小,更无所谓铺面大还是小。



    那不就明白了吗?



    什么不在意买卖干大干小。真不在意,来府城做什么,只在会宁开一家店不就可以啦?



    就是不想合伙。



    陶大人听完后,心里越发的不舒服了。



    下级比本官靠山硬。



    本官做决策时,要防着下级别越级奏报。



    本官这个上级,竟要私下分析,一个官阶比本官低几级的知县是否心存不满。



    长此以往,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



    看来宋知县有陆家做后盾,又有柳将军的配合,是真不将他这位上级放在眼中了。



    两日后。



    就在宋福生身穿大棉袄,站在一群村民中间笑着说:“这石锅真不赖,买不起铁锅的就买它”时,皇宫织造办的官员也将黄龙贡单呈了上去。



    皇上就命杨明远找出会宁奏折。



    杨明远找完呈上,“回皇上,微臣没有寻到会宁奏折,只寻到黄龙府的折子。”



    同样伴在皇上身边的丁坚,闻言笔尖一顿,心想:



    呵呵,有人要倒霉啊。



    黄龙府的折子,要是直抒是会宁呈上的贡单,是会宁知县如何,哪怕是只提一嘴,黄龙府发现会宁如何如何,那一切都好说。



    但要是不提,就有意思了。



    要知道那位杨状元,早就将这事在皇上那里捅开了。



    应试赌约赢铺子,当初都成为京城官员间的笑谈了。



    过后皇上也知晓了,听说有询问过缘由,得知杨状元钱钱钱的不是为自家,这才将杨状元召用。



    丁坚眼神闪了闪。



    果然,他听见皇上被气笑的声音了。



    且皇上还将折子递给那位杨状元,让看看这折子的书写方式熟不熟悉。



    丁坚一听,偷偷挑下眉,心想:



    难不成,黄龙那位邀功的官员,是对照着宋知县的折子抄写的?



    那也太懒啦。



    你倒是改改词再说是自己的呀,怎么能如此不小心?



    那位官员,你不知晓宋福生乃天子门生?



    你当天子门生是空话?



    你当皇上不了解自己学生的叙事方式?



    你当皇上要是没见过宋知县的文章,能随随便便就下诏称为门生?



    到底是你太懒,还是你认为皇上很忙会注意不到这些“小事”?



    杨明远看完奏折,看到陶府尹的名字,没有提及宋福生,脸上波澜不惊。



    还告诉皇上他熟悉,这是宋知县的叙事风格。



    宋知县那人是什么风格呢。



    皇上,杨明远,丁坚,见过宋福生文章的人多少都有些了解。



    宋福生其人讲实际。



    例如奏折中漂亮的松花石,他用大量的篇幅,不是讲这种石头摆宫里有多赏心悦目。



    而是讲经过多少次试验,发现磨刀有多快。



    又有亲身上战场的经历,更是能讲明白磨刀石有多么能提高单兵作战能力。



    那一看就是还有一肚子话没说完的样子。



    估摸是连制造、采买,朝廷该怎么给会宁百姓干活钱,分发、配备那一套都想抒发见解来着,就是篇幅不能过长,也或许是不敢直接在问安的折子里提实际问题在罢了。



    和那份贡试卷差不太多的写法。



    黄龙的那些官员有哪个去过前线?有几个亲眼见过士兵手中的钝刀?



    没有此种经历,都写不出来这一套一套的。



    皇上看眼杨明远,心中想着宋福生。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