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登舞台(15)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印地语

印度的两种官方语言之一。属印欧语系中印度-伊朗语族印度语支, 是由古梵语发展而来的一种现代印度-雅利安语言。分布于印度中部和北部的中央直辖德里特区、北方邦、中央邦、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哈里亚纳邦等地区。印度语是印度国内最为通行的一种语言。

同印度北部的大多数语言一样,印地语是由梵语派生出来的。印地语和作为巴基斯坦官方语言的乌尔都语实际上是同一种语言,虽然前者用梵文字母书写,而后者用波斯-阿拉伯文手写体书写。纯粹印地语的大部分词汇来源于梵语,而乌尔都语却有许多从波斯语和阿拉伯语来源的词。印地语和乌尔都语的基础都是印度斯坦语(Hindustani),它是一种口语, 曾经在印度许多地方作为交际语言使用,长达四个世纪以上。当一九四七年印度获得独立时,印地语便被选作民族共同语,但是由于它没能赢得印度讲其他语言的人的承认,因此只好与英语分享官方语言的地位。

除了数量众多的解放军学员外,剩下的工农兵学员都是由各地革委会推荐上来的。这是一批有别于以往的学员。他们年龄差异大,文化参差不齐,而且他们肩负着以往的学生所不承担的使命:“上大学、管大学和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

杨东平:当时“上、管、改”这个东西,基本是一个口号。但是它机构设置里面,从校一级的机构,就是学校革命委员会,到各个系革命委员会。它都组成三结合。就是有工人和军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有学校干部、教师和学员代表。这就是它的三结合,在组织结构当中都有三结合的成分。

“上管改”与工农兵学员

在停止招收新生整整四年后,北大于本年6 月4 日开始在北京地区试行招生。6 月27 日,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规定废除考试制度,“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并确定工农兵学员的任务是“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简称“上、管、改”。这一决策迅速得到推广和落实,一直到1977 年方才被高考制度所取代。由于招收的工农兵学员是由各地“革委会”推荐,其学历及素质参差不齐。本年度北大共招生2665 人,其文化程度为:高中171 人,初中2142 人,小学79 人(不包括短训班)。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