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在皇上身边的时候,一般的侍卫都是安于现状的,他们都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整日唯唯诺诺、小心谨慎、唯恐因一时出现的差错而招来杀身之祸。但和|并不赞同这些侍卫们的做法。
历史似乎正是为了印证和|的与众不同是正确的,所以历史才给予了与众不同的和|以很多迅速崛起的机会;历史似乎也正是为了再次印证“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道理,所以历史才给予了学问渊博的和|以很多展示才能的舞台。
关于和|发迹的具体过程,我们现在所能够看得到的正史如《清史稿》等著作里面没有任何的记载―毕竟,和|在正史如《清史稿》等著作里面是个贪官的形象,具体描述贪官的发迹过程,是有损于乾隆皇帝形象的。因此,关于和|发迹的具体过程,我们只能在一般不被人重视的野史中去查阅。
野史中关于和|发迹的具体过程,主要有以下四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
清人陈康祺在《郎潜记闻》中的记录:
一天,乾隆正在颐和园里面,坐在车舆中游赏春光。忽然,一名侍卫急匆匆地走到驾前,奏道:“云南急呈奏本,缅甸要犯逃脱。”乾隆接过奏章,细细读过后,眉头一皱,龙颜大怒,说道:“虎兕(sì)出于押,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这话出自《论语》,兕指雌犀牛。大意是说,动物园里的动物们跑出来了,珍藏的上好的东西被毁坏了,是谁的责任?
可侍卫们不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啊,他们只知道皇上生气了,谁还敢说话呀。这时,和|说了:“是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和|的大意是说,是守卫的责任。
乾隆不料有人应声答话,就问和|道:“想你一个仪卫差役,却也知道《论语》,你念过书吗?”和|恭恭敬敬地回复皇上,说自己曾经是咸安宫官学的学生。
乾隆一听大喜,眼见和|不仅长得一表人材,而且还曾经是官学的学生,有心考他一考,就说:“你且说说《季氏将伐颛臾》一章的意思?”
这正是和|梦寐以求的进身之阶,他平日的攻读,此刻终将派上用场了。于是,他不慌不忙地说道:“重教化,修文德以怀人,不起则都分崩离析,祸起萧墙,此后圣人之见也。然,世易时移,如今之世,远方多顽固不化之人,仅以教化化之,不示之以威势,则反易生妾心。如此,于国于都,应首重教化,修文德以服人,使远者来之,来者安之,且加之以威力,防微在渐,不然,就真正是‘虎兕出于押,龟玉毁于椟中’了。”
又一日,乾隆在圆明园的水榭上读书,和|随侍在侧。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乾隆不久看不清手中的《孟子》上朱熹的注解了。因为朱熹的注解是用小字排在《孟子》的原文之下的。乾隆就对和|说:“和|,去拿灯来,这行字,朕看不清了。”
和|躬身道:“不知皇上看的是哪一句?”
乾隆又说道:“人之道也,饮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了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
和|不假思索,朗声背道:“吉水土平,然后得以教稼穑;衣食足,然后得以施教化。后稷。树,亦种也。艺,殖也。契,音薜,亦舜臣名也。司徒,官名也。人之有道,言其皆有秉彝之性也,然无教,则亦放逸怠惰而失之。故圣人设官而教以人伦,亦因其固有者而道之耳。《书》曰:‘天叙有典,敕我王典到哉!’世之谓也。”和|一口气将朱子的注疏背了下来。
乾隆等他背完,说:“不知爱卿竟有如此的造诣。”
于是,乾隆背文,和|背注,君臣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背了许久。
乾隆一见,和|这样的文武双全的人才在朝中所有的大臣中间,尤其是在所有的满大臣中间,简直太不可多得了。
您想想,当时的满洲人入关已经一百多年了,真实的说,他们已经不再是马上民族了,但是,他们又不喜欢学习汉民族的东西,像和|这样如此精通汉人文化的满洲人简直太少了,太不可多得了。
而当时的汉人呢,他们在文学修养上似乎略胜满洲人一筹,但是,在武功征战上还是要差一些。
在同等条件下,满洲人建立的大清朝的皇帝能不重用和|这样文武双全、工作能力极高、聪明且胆识过人的满洲人么?
于是乾隆立即升和|为御前侍卫(贴身保镖)。
第二种说法:
薛福成在《庸Q笔记》中记载:
有一次,乾隆帝准备出外巡视,叫侍从官员准备仪仗。官员一下子找不到仪仗用的伞盖。急得不知道怎么才好。乾隆帝非常生气,眉头一皱,龙颜大怒,说道:“虎兕(sì)出于押,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官员们听到皇帝责问,吓得张口结舌。这时和|说了:“是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和|的大意是说,是守卫的责任。后面的故事,与前面第一种说法相同。
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林汉达先生在他所著的《上下五千年》中持这种说法。
第三种说法:
《归云室见闻杂记》中记载:
和|一生的转折点是在乾隆四十年(1775年),这一年乾隆皇帝巡幸山东,和|扈从。乾隆皇帝喜欢乘坐一种骡子驾御的小车,“行十里,一更换,其快如飞。”有一天,碰巧和|跟这种小车随从侍卫,于是有了君臣二人的下面一段对话:
上问:是何出身?
对曰:文员。
问:汝下场乎?
对曰:庚寅曾赴举。
问:何题?
对曰:孟公绰一节。
上曰:能背汝文乎?
随行随背,矫捷异常。
上曰:汝文亦可中得也。
其知遇之恩实由于此。
这段话的意思很简单。说的是乾隆皇帝问和|是什么出身,和|回答说是学生。乾隆皇帝又问和|是否参加过科举考试,和|又回答说曾经参加庚寅年(1768年)的科举考试。乾隆皇帝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