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傍晚时分在绘画班大约指导一小时成人班之后,我走进小田原站附近一家网吧,打开谷歌输入“免色”字眼检索。但是,姓免色的人一个——哪怕一个——也没出现。含有“驾照”(1)和“色盲”两个词的报道倒是堆积如山,而关于免色氏的信息似乎全然没有流入社会。看来他所说的“看重匿名性”并非虚言。当然我是说如果“免色”是其真实姓氏的话。不过我的直觉是他不会说谎到这个地步。所住房子的位置都告诉了而不告知实姓,这不合乎逻辑。假如捏造虚假姓名,那么,只要没有极特殊情由,势必选择多少一般些的不显眼姓氏。
(1)日文原文是“運転免許”,因有“免”字而在检索“免色”时出现。
回到家,我给雨田政彦打电话,大致闲聊几句之后,问他是否知道山谷对面住的一个姓免色的人。并且解释住的是建在山上的白色混凝土豪宅。雨田说依稀记得那座房子。
“免色?”政彦问,“到底是怎么个姓氏,那个?”
“免除色彩——写作免色。”
“颇像水墨画。”
“白和黑也是颜色的哟!”我指出。
“从理论上说,那倒是的。免色嘛……我想我没听说过这个姓。说到底,隔一条山谷的对面山上有人住这事我都不可能知道。甚至住在这边山上的人都一无所知。对了,那个人物和你可有什么关系?”
“有了一点关联——像是关联。”我说,“所以才心想你对他是不是知道什么。”
“上网查了?”
“上了谷歌,扑了个空。”
“脸书啦社交网络方面?”
“没有,那方面不熟。”
“你在龙宫和鲷鱼一起睡午觉的时间里,文明向前突飞猛进。啊,也罢,我来查查,查出什么过后再打电话。”
“谢谢!”
而后政彦陡然沉默下去。感觉上似乎在电话另一端盘算什么。
“喂,且慢!你说的是免色吧?”政彦问。
“是是,免色。免税店的免,色彩的色。”
“免色,”他说,“记忆中好像以前在哪里听过这个姓。不过是我的错觉也不一定。”
“少有的姓。一旦听了,不会忘的吧?”
“言之有理!所以才有可能粘在脑袋角落。可那是什么时候、怎么个前因后果,记忆就捋不出来了。就像喉咙有根小鱼刺似的。”
我说想起来告诉我。那自然,政彦道。
放下电话,我简单吃了点东西。正吃着,交往中的人妻来了电话,问明天下午过来碍不碍事,我说不碍事。
“对了,关于免色这个人,你可知道什么?”我试着打探,“倒是住在这附近的人。”
“免色?”她说,“姓免色?”
我解释这两个字。
“听都没听说过。”她说。
“隔这条山谷的对面是有一座白色混凝土房子吧?住在那里的。”
“那房子我记得,从阳台上看得见的极醒目的房子嘛!”
“那就是他的家。”
“免色君住在那里?”
“是的。”
“那,那个人可有什么?”
“没什么。只是想了解你知不知道那个人。”
她的声音顿时没了情绪。“那跟我有什么关系了?”
“哪里,跟你毫无关系。”
她放心似的叹了口气。“那么,明天下午去你那边,大约一点半。”
我说等她。我挂断电话,结束晚饭。
稍后,政彦打来电话。
“姓免色的人,香川县好像有几个。”政彦说,“或者免色氏以某种形式在香川县有根也有可能。至于现今住在小田原一带的免色先生,他的信息哪里也没找到。对了,那人的名字?”
“名字还没请教。职业也不清楚。做的工作,有的部分同IT有关。从生活景况看,商务活动似乎相当成功。知道只有这些。年龄也不详。”
政彦说:“是吗,那一来可就束手无策了。毕竟信息这东西属于商品。只要好好让钱出动,就连自己的足迹都能处理得十全十美。尤其是,如果本人精通IT,就更不在话下。”
“就是说,免色先生以某种方法巧妙地抹消了自己的足迹——是这么回事吧?”
“啊,有此可能。我花时间到处查了很多很多网页,结果一枪也没打中。那么突出少见的姓氏,却什么都浮不出水面。说奇怪也够奇怪。不谙世事的你也许不知道,对于从事某种程度活动的人来说,要想在这个世界上围堵个人信息的扩散,那是相当艰难的。无论你的信息还是我的信息,全都像模像样到处流窜,关于我所不知道的我的信息泛滥成灾。——就连我们这样微不足道的小人物都这样。大人物隐姓埋名简直比登天还难。我们便是生活在这样的人世上,情愿也罢不情愿也罢。喏,你可曾实际看过自己的信息?”
“没有,一次也没有。”
“那么,就这样别看为好。”
我说没有看的打算。
高效获取各种信息,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我从事那样的商务活动。这是免色口中的话。假如能够自动获取信息,那么将其巧妙消除也未必不可能。
“那么说来,免色这个人上网查看了我画的几幅肖像画。”我说。
“结果?”
“结果来求我画自己的肖像,说看中了我画的肖像。”
“可你不是说不再做肖像画这个买卖了吗,对吧?”
我默然。
“莫非不是这样的?”他问。
“说实话,没有拒绝。”
“为什么?决定不是相当坚定的吗?”
“因为报酬相当可观。所以心想再画一次肖像画也未尝不可。”富爸爸穷爸爸
“为了钱?”
“那无疑是主要理由。前些日子开始就几乎断了收入途径,生活上的事也差不多得考虑了。眼下倒是不怎么花生活费,可这个那个的总有开销。”
“唔。那么,多少报酬?”
我道出金额。政彦在听筒里吹响口哨。
“这家伙厉害!”他说,“的确,若是这样,接受的价值想必是有的。听得金额,你也吓一跳吧?”
“啊,吓得不轻。”
“这么说你别见怪——肯为你画的肖像画出这个价的好事者,人世间此外怕是没有的哟!”
“知道。”
“误解了不好办,不是说你缺乏作为画家的才华。作为肖像画专家,你干得相当不赖,也受到相应评价。美大同届的,如今能好歹靠画油画吃口饭的,也就只有你。吃的是怎样档次的饭自是不得而知,总之可圈可点。不过恕我直言,你不是伦勃朗(2),不是德拉克洛瓦(3),甚至不是安迪·沃霍尔(4)。”
(2)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HarmenszoonvanRijn,1606—1669),荷兰画家,巴洛克时期代表画家之一。擅长运用明暗对比,讲究构图的完美,尤善于表现人物的神情和性格特征。
(3)欧仁·德拉克洛瓦(EugèneDelacroin,1798—1863),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对印象派和后期印象派均有影响。
(4)安迪·沃霍尔(AndyWarhol,1928—1987),美国画家、版画家、艺术家,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同时还是电影制片人、摇滚乐作曲者、作家、出版商,是位明星式艺术家。
“那我当然知道。”
“如果知道,从常识性考虑,对方所提报酬的金额就是出格离谱的——这你当然能理解吧?”
“当然能。”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